近日,沈阳贺女士的女儿产生了厌学情绪,贺女士和她聊过天,但是没有用,便带着孩子去捡破烂,告诉孩子:“你不学习又不捡破烂,将来去乞讨啊?”这个方法起了一定的作用,现在孩子会主动写卷子,要求家长讲解自己不明白的题目,贺女士和孩子之间达成了共识,要是下次考试能考到前三名,就不去捡破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网友认为贺女士这是在歧视捡破烂的人,沈女士回应道,这不是歧视,只是让孩子提前了解生活的艰辛而已。

虽然应试教育一直被人们诟病,但在当下的环境中,我们不能否认对于家境普通的孩子来说,读书考试考大学,成为“做题家”,才是改变命运、拥有光明未来的可靠途径,那种博士生给小学生打工的案例实在是太少了,不具备普适性。很多人因为没有学历,大多数只是从事体力劳动,活得十分艰辛,沈女士的做法,从表面上看可能有点不尊重拾荒者,但对孩子来说,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蜜罐中,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捧在手心里长大,不知道生活有多苦,也不知道物质匮乏是什么感觉,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要什么玩具家长立马会买来。这会让他们对生活产生错误的认识,以为自己可以轻轻松松度过一辈子,其实这只不过是父母在承担生活的重压,为他们开辟了一片舒适的小天地而已。让孩子对生活的真相和本质有所了解,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河南开封陈女士家的女儿今年7岁,也不想学习,被陈女士带去放羊,陈女士告诉女儿,一只羊都不能丢,结果女儿因为数不清楚羊的数量,崩溃大哭。陈女士表示,回家后女儿十分听话,会自己写作业了。

现代社会不同于以前,以前有力气、会种地基本上就饿不死了,而现在就算一些很基础的岗位,也对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要求。那些纯粹不需要动脑的岗位,在未来很有可能会被机器彻底取代,就算能保留,也只能拿到很少的薪酬,让孩子了解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

面对不想学习的孩子,家长要因材施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说有的孩子可能觉得读书太累了,想去养鱼养猪,这时候家长可以带他们去现代化的养殖场参观,告诉他们,只有对动物营养学、疾病学、防疫学相关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才能以更低的成本,养出市场价格更高的猪,毫无科学知识的话,可能连猪仔的健康都无法保证,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从而勾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实践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有的家长想让孩子了解生活的艰辛,但总是停留在言语的层面,对孩子说:“你知道我为了供你上学有多累吗?”这样只会让孩子活在巨大的歉疚感之下,他们会觉得自己是罪人,拖累了父母,让父母的生活质量下降了,很小的时候就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长大后要么急着逃离父母,寻找自己的生活,要么过于急切地用金钱回报父母,却不幸走上了不归路。

丹东胡先生家的孩子今年14岁,产生了严重的厌学和叛逆情绪,胡先生为了陪伴儿子,专门辞职,开着房车,带孩子出去旅游,他们计划用一年的时间,从丹东开到新疆。试图让孩子在旅行的过程中接触更多的人和事物,对人生有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改变对学习的态度。

胡先生家的孩子经过这一年的旅行后,是否会爱上学习,还是一个未知数。但胡先生在孩子出现厌学情绪后,没有一味地打压辱骂孩子,而是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相信孩子长大后,会了解父亲的苦衷,由衷地感谢他。

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一新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