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觉得睡觉时呼噜打得响亮,就代表睡得香。

但其实,睡觉打呼噜不仅扰人,可能更伤己。

打呼噜与癌症

睡觉打呼噜不仅影响枕边人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护理学院的研究人员对397人进行了随访,并调整了多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发现,无论男女,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人,患癌的可能性和死于癌症的可能性比安静睡觉的人高很多。

无独有偶,Journal of Cancer 在2019年发布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调整了BMI后发现,睡眠时间短和打呼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男女患食道鳞状细胞癌(ESCC)的可能性大于无上述症状的人群。

打呼噜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在全球较为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主要以睡觉时打鼾伴随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为主要症状。许多病例的发现是由于其伴侣察觉其睡眠时的呼吸异常,进而到医院进行睡眠病史问询和睡眠呼吸监测等检查,从而确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在7小时睡觉时间内,患者会发生不低于30次的呼吸暂停与低通气反复发作。

为什么打呼噜会致癌?

如果说打呼噜会导致心绞痛、心律紊乱甚至高血压可能大家都能理解,可为什么还会致癌呢?

这主要与癌症的发病机制有关:睡眠紊乱、睡眠时间不足以及缺氧都是致癌因素之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这种与打呼噜相关的疾病,就完美踩到了高危区。

1、氧化应激:

很多人一直觉得呼噜打得响是因为睡得香。其实恰恰相反。打呼噜主要是因为呼吸道阻塞出气不流畅,这种感觉应该就像是睡觉时有人捏你鼻子一样,必然会影响睡眠质量的。

特别是针对重度打呼噜的人,他们会在睡眠时有呼吸不畅、呼吸暂停的现象,这引起夜间间歇低氧。而这种低氧环境会损伤我们的身体,导致我们的正常细胞的DNA受损。

2、睡眠结构紊乱:

打呼噜的人比正常睡觉的人更容易出现睡眠片段化的情况——例如呼吸不畅被闷醒、甚至太吵了被推醒等等。

无法得到长足的高质量的深度睡眠,无疑使人体“生物钟”紊乱。片段化的睡眠会影响我们人体的昼夜节律并破坏相应的生理、代谢系统,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

3、免疫功能改变:

有研究表明较差的睡眠质量可能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导致生物节律的紊乱,这可能会引起食欲降低和各种胃肠道疾病,同时睡眠质量降低是压力和精神紧张的正反馈,而压力也会促进癌症的发展。

打呼噜应该怎么办?

一、减肥:

人胖的同时,咽喉和鼻腔内的软组织也会更为肥厚,挤占呼吸通路,引起呼吸不畅。因此很多“打呼噜”都是由于过度肥胖引起的。只有减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呼吸不畅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睡眠时尽量侧卧

仰卧或趴着睡更易使入睡时松弛的肌肉和软组织堵塞气道,导致夜间呼吸暂停。侧睡时松弛的肌肉会倾向一边,相对不易堵住气道,减轻呼噜响声。因此,伴侣在听到呼噜声时,可以先别急着把人推醒,可以先帮Ta换个睡姿。

三、避免睡前吸烟、饮酒和服用镇静药物

饮酒和镇静药物会让我们的呼吸道肌肉在睡眠时更为松懈,加重气道阻塞。而吸烟会使肺功能下降,加重睡眠时缺氧现象,导致呼噜越大越响,并出现呼吸中断的现象,伤害身体。

四、去医院

如果以上3点还不能缓解打呼噜的问题,依旧有“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可以去医院咨询医生,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这方面治疗往往成本不高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

快转给你亲爱的Ta吧!

参考文献

[1] Marshall, N. S., Wong, K. K., Cullen, S. R., Knuiman, M. W., & Grunstein, R. R. (2014). Sleep apnea and 20-year follow-up for all-cause mortality, stroke, and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the Busselton Health Study cohort. 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 JCSM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10(4), 355–362. https://doi.org/10.5664/jcsm.3600

[2] Chen, P., Wang, C., Song, Q., Chen, T., Jiang, J., Zhang, X., Xu, J., Cui, J., & Cheng, Y. (2019). Impacts of Sleep Duration and Snoring on The Risk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Journal of Cancer, 10(9), 1968–1974. https://doi.org/10.7150/jca.3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