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三五”结束以及“十四五”的到来,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精准扶贫是关键,也是打赢这场战争的根本保证。而作为重要的市场力量,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的工作中来,发挥自身优势,践行社会责任。

何为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彻底告别了过去粗放式或者“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对症下药,精准脱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党中央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从党中央的指示来看,精准扶贫要做到“六个精准”,包括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钟宏武表示,精准扶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向全球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精准扶贫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通过建档立卡确保扶贫不留死角、不漏一户、不错一人,解决了“扶贫对象”问题;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解决了“扶贫方法”问题;建立责任、政策、投入、动员、监督、考核“六大体系”,解决了“扶贫机制”问题。

在精准扶贫这条道路上,离不开扶贫企业的支持。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进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有10.95万家,精准帮扶12.71万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6.89万个;“万企帮万村”累计产业投入915.92亿元,公益投入152.16亿元,安置就业79.9万人,技能培训116.33万人,共带动和惠及1564.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带去的不仅仅有资金、资源、技术,还有上下游产业链,不止是“输血”贫困地区,还帮助他们实现自身“造血”功能,探索培育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可持续脱贫的机制和可持续致富的动力。

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贫困状况等,各大企业也结合自身优势创造出多种扶贫路径和样本。在广西桂北贫困县,碧桂园开展“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帮扶举措。在贵州毕节,中国恒大整县式、参与式、立体式、滴管式进行社会帮扶。万科通过教育扶贫、文化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模式,制定“一村⼀品”策略,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之路。五粮液对口帮扶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甘孜州理塘县、宜宾市屏山县等贫困地区,走出企业优势和地方禀赋相结合的精准扶贫新路径。光明乳液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进行“造血式”扶贫,深度参与乡村建设,进行精准扶贫。

进入“十四五”,我国从脱贫攻坚进入到向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阶段,企业在精准扶贫工作上,又需要如何与时俱进?

钟宏武认为,乡村振兴解决的是多维度贫困问题,强调通过普惠性支持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更加注重整体谋划,更多地强调农业农村区域协同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在大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的同时,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精准扶贫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可持续性强的产业;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将农村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进一步发挥乡风文化建设的作用,积极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钟宏武表示。

新京报记者 段文平 图片来源 /IC photo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刘军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