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绿色金融如何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近段时间以来,中央多个会议密集释放强烈信号,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支持政策将全面升级。

2020年中国郑重承诺“30·60目标”后,绿色金融发展进入快车道。随着金融监管部门推动绿色金融力度持续加大,政策设计日趋完善并细化。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已初步确立“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政策、强制披露、绿色评价、行业自律、产品创新等,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碳捕集与封存等绿色创新项目倾斜。

业内分析,央行已经把绿色金融确定为今年和“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未来或将不断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以持续加码对碳中和以及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

绿色金融市场快速增长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绿色复苏的重要手段。

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同时指出,加大对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

截至目前,我国绿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远低于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绿色债券更无违约案例。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其中,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项目的贷款余额及增幅规模均位居前列,这为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随着中央多项会议的陆续召开,金融监管部门已敲定绿色金融发展方向,绿色金融迎来重磅政策支持。

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直接融资,有序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双向开放。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央行表示,已初步确立“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银保监会也提出,将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

截至目前,多项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已取得重大进展,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领域相关制度短板正在补齐。

据央行透露,目前新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即将完成修订,下一步还将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贴息奖补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绿色资产配置,强化环境风险管理,提升金融业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市场稳健发展。

支持工具有望进一步完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近日,央行发布消息称,将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的支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绿色金融标准,创新产业和服务,强化信息披露,及时调整信贷资源配置。

事实上,截至目前,已有不少商业银行将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层面,在积极落实绿色发展政策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服务绿色金融的工具。

工商银行行长廖林日前在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工行将不断打造绿色金融发展新优势,持续扩大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投融资规模,为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金融服务。交通银行不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通过对客户群规划与分类,重点聚焦产业链、商圈物流、科技双创等绿色产业,开发出“科创快贷”“专精特新”“起点贷”等信贷产品,为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金融支持。

近日,国家开发银行发行首单200亿元“碳中和”专题绿色金融债券,包括浦发银行、中金公司、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14家银行参与其中。有统计显示,作为绿色债券的创新品种,首批碳中和债券自今年2月发行以来,已有24只碳中和债券发行,规模合计达459亿元,涉及电力、热力、交通运输、金融、采矿等行业。分析指出,2020年推出的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在今年会部分转向绿色金融领域。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央行行长易纲指出,我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利率水平适中,需要珍惜和用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完善支持碳中和的绿色金融体系。他透露,央行正在研究通过优惠利率、绿色专项再贷款等支持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

业内人士分析,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提升金融机构积极性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为央行绿色金融“五大支柱”之一的“完善政策激励约束机制”,其内涵正在逐步细化和明晰,预计具体的激励约束政策工具将会很快推出。

视觉中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