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愿相爱,死却要并葬荒丘”爱的这样让人心碎,这段如同梁祝般的爱情

1902年初秋,山西平定县一座深宅大院里,一个女婴的哭声持续不断的传出来,46岁清末老举人石铭听着哭声坐立不安,中年得女,本来是高兴的事,可女孩子下生以来,就一直哭个不停,连奶也不吃一口,能不叫人心焦吗?

这时候,石家老太太颤巍巍地走过来对石铭说:“儿啊,隔壁的算命先生都说了,这个孩子命硬,是石家的克星,溺死她,全家就安生了。”

石铭脸上变了变色,仍旧好言好语把母亲劝回屋,自己冷静了一下,想起从前有人说过“书可以压邪”,便从书架上抽出《论语》、《孟子》等书,拿到卧室,轻轻地放在婴儿的枕边,说来也怪,女孩的哭声慢慢停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铭望着惊喜的妻子说:“这孩子将来肯定是个读书人!”

夫妻两个看着粉嘟嘟的女儿,越看越爱,这不就是自己心头的宝贝吗?于是给女儿取了小名“心珠”,周岁的时候又取了学名“汝璧”,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珠越发聪慧可人,而且和父亲一样喜欢梅花的高洁,后来索性把名字改作“石评梅”。

虽然父亲石铭是前清举人,但思想并不守旧,教授她《诗经》等书的同时,也把她送进了新式小学读书。

父亲没有看错,石评梅确实是块读书的料,她顺顺当当地读了小学、中学,在父亲的鼓励下,又报考了北京女子师范高等学校。

不过,这次北京之行,成就了她,也害了她。

在去北京的火车上,石评梅一边沉浸在离开父母故园的伤感之中,一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她没有注意到,对过有一双眼睛正痴痴地望着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天放是北大才子,才子遇见佳人必然有故事要发生,而才子追求佳人有的是办法。他望着清纯飘逸的石评梅,内心如同小鹿乱撞,因为是同乡,他很快取得石评梅的信任。他细心的发现,石评梅的手绢上绣着梅花,那么,这也是一个浪漫的妹子,最好骗的也就是这样的妹子了吧?

回到北京,吴天放也开始了他追求石评梅的浪漫之旅,喜欢梅花,那相处的时候,我就给你背关于梅花的诗:“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诗词里包含的深意,自小沉浸诗书里的石评梅哪能不懂,少女的心动了,但她仍旧矜持着。

吴天放有的是浪漫的招数,他花钱找人做了印着梅花的信笺,另题“评梅用笺”四个字,几十张信笺,张张不同,石评梅感动的眼泪都出来了,她明知故问:“你怎么想到送我梅花啊?”

吴天放抓住石评梅的手,深情款款地说:“因为我爱梅!”

一语双关,这才是真正的知音啊,石评梅乖乖地投入了吴天放的怀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获爱情的同时,石评梅也收获了友情,她与另外两个才女庐隐和陆晶清,惺惺相惜,一起写诗作文,参加学生运动,编辑进步刊物,出版自己的诗集,她们三人被同学们戏称为“三剑客”。

后来,石评梅与吴天放牵手,经常缺席“三剑客”的行动,庐隐与陆晶清一边调侃石评梅“重色轻友”,一边努力为他们俩制造独处的机会,完全是妥妥的中国好闺蜜。

情到浓时,恋人们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个礼拜天,吴天放没有按时到来,陆晶清怂恿着石评梅去吴天放家里,来个突然袭击。

吴天放家门口的小巷子里,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正在独自在玩耍,石评梅走过去问道:“你知道吴天放住在哪间屋子里吗?“”

小男孩站起身,对着院子大喊:“爹爹,有位漂亮姐姐找你。”

吴天放应声而出,紧跟着出来的还有一位大着肚子的妇人,石评梅当时就呆住了,平日总是侃侃而谈吴天放一时也说不出话来,石评梅转身离开。

美丽浪漫的梦就这样破碎了,一直信奉爱情至上纯洁的石评梅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从此就关闭了心门,把那些想要追求的男人统统关在门外。

石评梅没有想到,这世上有薄幸郎,也有痴情汉,一直在旁边默默守护着她的高君宇就是这样一个痴情汉。

高君宇也是石评梅同乡,和文艺青年吴天放不同的是,他不仅有才华还有理想,他是五四运动的健将,是中国青年团发起人之一,也是山西省第一个共产dang员,但他依旧有他的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3年秋天,石评梅收到一封信,信中是一枚红艳艳的红叶,上面有两句话:“满园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

石评梅心里动了动,但过往受到的伤害还未能愈合,确切的说,她从未主动去疗伤,任凭受伤的心就这样流着血,更何况高君宇家里也有一个包办的妻子。

她在红叶的背后写了一句话:“枯萎的花篮不能承受这样红的叶儿。”然后又寄回给高君宇。

她的拒绝,并没有让高君宇退缩,他想尽办法退掉了家里的亲事,一如既往的给石评梅写信,倾诉自己的心事。

有一次,高君宇执行任务差点遇刺,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买了一对象牙戒指,大的戴在自己手上,小的寄给了石评梅,在信中,高君宇写道:“昨天,我忽然很早起来跑到店里购买了两个象牙戒指,一个大点的我自己戴在手上,一个小的我寄给你,愿你接受了它,或许你会不忍再令它交红叶一样的命运吧。”

石评梅收到信后,百感交集,她犹豫片刻,便写了回信:“我可以做你唯一的知己,做以事业为伴共度此生的同志,让我们保持‘冰雪友谊’吧,去建筑一个富丽堂皇的生命吧。”

是不是所有的凄美爱情都是这样,在错的时候遇见对的人?是不是在受到伤害之后,不肯再去相信深情与长情,从而错过而遗憾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高君宇石评梅一直保持着“冰雪友谊”,直到高君宇积劳成疾住进医院。

住院的时光竟然是高君宇此生最幸福的时光,因为石评梅每天都会带着一束梅花来看他,而且他发现石评梅的手上竟然戴着他送的那枚象牙戒指,高君宇竟然欣喜若狂了,原来,她心里终究有了他。

面对高君宇火热的爱,石评梅好像又退缩了,在陶然亭公园,她说:“宇哥,我此生是注定孤独终老的,我不想让你跟着我沉沦。”

高君宇心头的火苗就这么被浇灭了,其实,不是石评梅反复无常,而是她总怕自己这颗受伤的心给不了高君宇完整的爱,怕自己配不上这样的深情,因此,太过于完美主义的女生,虐的是别人,伤的却是自己。

没过多久,高君宇因为急性阑尾炎再次入院,从手术室出来的他拉着石评梅的手说:“心珠,放心,至死我也理解你,我现在不希望得到你的怜悯与同情,我只是让你知道世界有我是最爱你的。”

石评梅流泪了,她在高君宇耳边轻轻地说:“宇哥,你好好养病,等你好了,我给你答案。”

这辈子是注定要错过了。高君宇病情突然恶化,1925年3月9日病逝,他终究没能等到他想要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去的都是最好的,永远不能相见才知道,他就是全部

看到高君宇的遗物中珍藏着的那片红叶,石评梅失声痛哭,这一刻,她才真正懂得了这个才子的深情,但为时晚矣。

按照高君宇的遗愿,把他安葬在陶然亭,这个地方有他和石评梅的足迹,有美好的回忆,石评梅忍痛写下了碑文:“……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能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从此以后,石评梅像枯萎的花朵,一天天憔悴下去,一有空闲,她便会呆在高君宇的墓前无声哭泣,一年后,她写下了那篇著名的《墓畔哀歌》:

……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
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的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心……

字字血泪,却也唤不回痴情人。

三年后,石评梅郁郁而终,时年26岁,去世前她写下自己的遗愿:“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

朋友们将石评梅葬在高君宇的墓旁,墓碑上刻着四个字——“青风青冢”,生前不能牵手,死后却能相依,高君宇泉下有知,亦能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