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在爸妈眼里永远都是“小孩子”,都是家长需要照顾的存在,正是因为这样,父母这个词汇才被叫做“伟大”和“无私”。

一般还在上学的学生,生活费等花销都是父母来拿的,就算是上了大学也是爸爸妈妈养着孩子,勤工俭学的学生只占一小部分。

大学生要生活费的花式聊天记录,不少父母:这就是我家孩子

不少孩子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成年了,他们有的时候囊中羞涩,和父母要生活费也会“不好意思”,于是各种花式要生活费的聊天记录诞生了。

巧用图片和表情包,半暗示半明示

手头没钱了,大学生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发一个空空的钱包,暗示爸爸“我没钱了”,还有更搞笑的直接用一种皮筋把手指绑起来的照片,暗示爸爸“手头有点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生活费的表情包是多种多样的,相信不少父母都收到过自家孩子的“表情包攻势”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忽如其来的“关怀”

上了大学以后,不少孩子都有一种“终于解放了,能自己生活了”的想法,放飞自我的同时,很少联系父母,等到手头紧了觉得应该“关怀”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于是就送去了祝福。

不少父母听到“爸,最近过得怎么样?”这句话一出来,父母就会直截了当地回一句“要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哭穷卖惨,暗示自己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这类同学会把头像换成“没钱吃饭”,言语间透露出自己没钱吃饭:

@潇潇同学:亲爱的妈妈,你的女儿现在喝水连茶叶都放不起了,因为喝水是免费的,茶叶是收费的。

使用俏皮的语言,让父母知道自己没钱了,但是还不会让爸爸妈妈太反感,在俏皮中达到了一个要生活费的目的。

如实交代、理直气壮地要生活费

跟父母分享自己一个月的花销流水,明明白白告诉父母钱都花在了哪里,也间接告诉了父母,自己现在没钱了,理直气壮地要生活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单刀直入的方式只有少部分孩子在用,毕竟大多数孩子都不太好意思和父母开口要钱,都会采用比较含蓄的方式。

和父母要生活费,为什么很多大学生“花式百出”,却不明言呢

相信不少父母看了这些要生活费的方式,都会会心一笑,上面一定有个同款是自己家的,但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诉求呢?

上学了联系少了,和父母关系疏远

不少孩子上大学了以后,都减少了和父母的交流,平时说话少了就感觉会生疏不少,尤其是涉及到了金钱,更是会让孩子觉得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道自己已经成年了,再向父母索取觉得羞涩

更多的年轻人都是这种心理,不少孩子上大学的时候18岁,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纪,他们觉得自己成年了,能够自己生活了,但是却还是不得不像父母伸手索取生活费,他们会觉得不好意思。

财富需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教孩子自立自强才是王道

早晚有一天,孩子是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而大学生活正是一个学校到社会过渡的最好阶段。

鼓励孩子自己打工、赚取生活费

家长不要总觉得孩子是个“小宝宝”,当孩子成年了以后,适当让孩子打打工,这也是获得社会经验的一种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就教孩子理财

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金钱,比学会怎么挣大钱重要,从小就给孩子一些零花钱,教孩子如何存钱 、如何花钱,对他将来的生活会有很大帮助。

不管再怎么委婉的讨要生活费的方式,本质都是向父母索取,学会如何赚钱、理财,才是对未来生活的最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