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辣椒酱、花椒油到粮食酒、古法香膏……琳琅的商品,收获颇丰的观展市民,在为期两天的创新创业项目展示暨扶贫车间产品展销对接会上,这些产自川渝各区县扶贫车间的产品受到了重庆市民的热捧。

25-26日,由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四川省人社厅主办的创新创业项目展示暨扶贫车间产品展销对接会亮相观音桥广场。两天内,对接会共吸引5万余名市民参与,线上线下销售额达到300余万。

记者了解到,本次对接会以创新创业项目和扶贫车间产品集中亮相的形式,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重点展示川渝就创公共服务在产业发展、群众就业、扶贫增收上取得的社会成效。

现场,来自川渝两地18个重点帮扶县区的37家扶贫车间带来百余种特色产品,涵盖农特食品、手工艺品、鞋靴服饰等,吸引了不少市民品尝体验。而种类繁多的产品背后,实则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真实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销会售卖的产品涵盖农特食品、手工艺品

“今天我带来了6款我们黔江产的辣椒酱,销量很不错,远超我的预计哟。”48岁的蒲克艳是重庆深耕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记者采访时,她也不忘热情地邀请路过展位的市民试吃。“朋友们,你们吃到的酱全部产自我们当地的扶贫车间。不管是原料青菜头、香料还是生姜,都能保证品质,所以才能有这么好的口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蒲克艳在向路过市民介绍辣椒酱

蒲克艳介绍,她的扶贫车间建于2018年,建造之初便开始吸纳当地贫困户就近就业。从一开始的7名贫困户到如今能带动近百名人口就业,公司去年的辣椒酱产值突破1100万。“老百姓都说,收入渠道多了,日子有盼头了!对我来说,今年最大的目标就是通过销售渠道的拓宽,让产值破2000万。”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本次参加展示的创新创业项目共40个,项目内容涵盖大足剪纸艺术、全自动医疗废水处理系统、超快速血型检测卡等诸多领域。从文化到科学,从化学到医学,从生产制造到生产管理,所涉学科门类丰富,所涉内容多元,让重庆市民一饱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盛宴。

近年来,重庆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扶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目前,重庆共建成扶贫车间461个,吸纳就业近万人,其中脱贫人口400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扶贫车间产品展销会现场

“本次展销对接会利用展示与交流相结合、展销与产销洽谈相结合、产品展示与品牌宣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开拓市场。既是产业发展的助力,也能推动困难群众增收致富。”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重庆将坚持产业化带动、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高效化利用,加快推动扶贫车间转型升级,将扶贫车间打造成为发展车间、致富车间,建设成为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载体,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大引擎。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周荞 文 市人社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