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技战略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发布《中国计划:跨大西洋战略竞争蓝图》

据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官网3月22日消息,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发布《中国计划:跨大西洋战略竞争蓝图》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日益激进和果断的国际行动、美国两党对中国威胁的共识,以及欧洲各国对中国经济和人权等问题上的怀疑和谴责态度为跨大西洋合作提供机遇。报告划分出跨大西洋对华政策合作潜力不同的三个区域,一是合作潜力较大的对华态度趋同区,包括人权、“强制性外交”和全球影响力问题;二是有较小合作潜力的发散区,包括面对“掠夺性经济行为”、技术主导权等;三是各国优先事项不同的不对称区,包括如何面对来自中国的军事和安全挑战等。报告为制定跨大西洋战略提出10条建议,包括制定统一政策;建立“跨大西洋中国协调委员会”;建立针对中国的国际情报联盟;通过D10等组织、废除与香港引渡条约、限制监视技术出口等应对人权和专制问题;通过对单个国家受到胁迫做出集体回应等应对“强制性外交”;通过供应链“去中国化”、替代华为5G技术、在气候和健康等领域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等应对“掠夺性经济行为”;通过增强在技术标准制定机构、技术阻断等对抗中国的技术主导权;通过增强欧洲军事能力等应对中国军事挑战等。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发布评论文章《技术合作联盟:机遇与挑战》

据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官网3月23日消息,CSIS发布评论文章《技术合作联盟:机遇与挑战》。3月12日,美澳日印四国领导人在“四方联盟”视频峰会上表示,四国将在关键技术领域建立合作联盟,以保护、规范和发展战略技术。文章就此分析了四方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包括四个重要方面。一是建立技术联盟的动力和基础包括四国的技术研发合作传统、对中国新兴技术发展的共同担忧以及对供应链安全的共同追求;二是建立技术联盟的政策支持包括美国的《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待推进的《民主技术合作法案》,以及欧盟的《新欧盟-美国全球变化议程》等;三是四国的主要分歧表现在提案的合作范围存在差异,涉及技术保护、标准制定、竞争政策协调等;四是深化合作的障碍与挑战体现在对“中国挑战”的理解不同、四方联盟之间现存摩擦、盟友间的经济竞争关系。报告强调,克服联盟挑战的关键在于各国对中国的看法走向趋同,并在双边摩擦中做出妥协。

美国国家反情报与安全中心发布《减轻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的内部威胁:情报视角指南》文件

据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官网3月23日消息,美国国家反情报与安全中心(NCSC)发布《减轻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的内部威胁:情报视角指南》文件。文件指出,外国对手已将情报工作从渗透美国政府拓展至关键基础设施部门。该文件强调了美国电网、金融、制造、运输等16个关键基础设施部门受到的内部威胁(利用组织内部受信任个体的设施和信息访问权实施破坏的人为风险);阐述了情报风险和威胁环境的变化、新冠疫情对内部威胁的加剧以及安全状况评估的重要性。文件提出了应对关键基础设施部门中内部威胁的9个要素,一是认识到内部威胁是需要人为解决的人为挑战;二是需要专门的内部威胁计划;三是需要强调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四是组织利益相关者共同识别和评估;五是任命负责监督内部威胁计划执行的高级官员;六是重点保护关键材料和有访问权的员工;七是增强员工的信息反馈传递机制;八是利用技术标记系统中的异常行为;九是进行内部威胁挑战和应对演习等。

《战争困境》杂志刊文《军事技术革命中的正确方向指导》

据《战争困境》杂志官网3月23日消息,《战争困境》刊文《军事技术革命中的正确方向指导》。文章指出,中国将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结合大数据、群智能、自主无人系统和机器人技术的“智能化作战行动”视为在新兴军事技术革命中超越美国的关键。文章为美国加强整合国防部、情报共同体和国家安全部门的力量提出若干建议,包括发展新作战概念;建立新兴技术指导委员会;重点开发与新技术相适应的作战方式;在新《国防战略》《国家情报战略》的规划中为技术开发和部署制定清晰路线、投资数据和网络基础架构、完善人机操作流程和界面、考虑与盟友的互操作性和数据共享;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强调快速、交互式、现场试验的技术开发方法,扩大国家安全创新基地等。

信息

三星和Marvell宣布推出新的节能SoC,推动5G网络发展

据环球网3月26日消息,韩国三星和美国Marvell宣布联合开发一款新的系统级芯片(SoC),旨在提高5G网络性能。据三星介绍,新的SoC可以同时支持5G和4G网络,与之前的解决方案相比,它的能源使用量最多可节省70%。该SoC旨在通过提高容量和覆盖范围来改善蜂窝无线电,同时降低功耗和尺寸。该芯片将用于三星的Massive MIMO和其他先进的无线电局端通信方案中,目标将在2021年第二季度向一级运营商推出。

中外科学家实现量子纠错“完美编码”

据科技日报3月25日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以及牛津大学科学家团队用超导量子比特,对五量子比特纠错码进行了实验探索,在超导量子系统上验证了用超导量子比特实现量子纠错码的可行性。研究人员首先对超导量子比特进行专门的实验优化,实现了100多个量子门。研究人员仅通过使用单量子比特旋转门和两量子比特受控相位门,实现了对逻辑态进行编码和解码。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在理论上编译和优化了编码过程,使最邻近受控相位门的数量减少到8个,最终实现了功能齐全的五比特纠错码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将通用逻辑量子比特编码为纠错码。随后,研究人员对纠错码的关键特征进行了验证,包括识别任意单比特错误、逻辑态的逻辑门操作等,从而实现所谓“完美编码”。

生物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微创脑机接口技术,可在解码大脑活动的同时降低对大脑的伤害

据cnBeta网3月24日消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微创脑机接口技术“功能性超声(FUS)”,可降低对大脑的入侵性,并高效读出与规划运动相对应的大脑活动。该技术可在不伤害脑组织的情况下捕捉与规划身体运动有关的大脑信号,并准确绘制出大脑活动图,且其灵敏度和分辨率比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高10倍。与现有高分辨率脑机接口需通过脑部手术植入电极阵列相比,该技术使用的超声波信号能无创穿过硬膜和大脑,只需在颅骨中植入一个小的超声透明窗口,大大降低对大脑的创伤。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神经元》期刊。

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创造出“基因手术刀”,可将微藻最小化以增强生物燃料的定制生产

据Science科学公众号3月24日消息,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QIBEBT)的科学家从微藻中剥离出大量基因组,并敲除其发挥作用所必需的基因,从而创造出“基因组手术刀”,可快速修剪微藻基因组。微藻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以可再生和可持续的方式生产生物燃料、生物材料和其他平台化学品,具有巨大应用潜力。通过“基因手术刀”去掉其所有重复或无用的基因组生产出的“最小基因组”微藻,或可用于增强生物燃料或生物塑料等生物大分子的定制生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植物杂志》期刊。

能源

英国勘察公司HydroSurv推出无人自主水面船,用于海上风电勘察

据风电头条3月25日消息,在英国可再生能源孵化中心(ORE Catapult)的支持下,英国勘察公司HydroSurv开发了两艘无人自主水面船,可使海上风电勘察和检查工作成本降低60%以上。这两艘船命名为REAV-16和REAV-40,它们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和以任务为导向的有效载荷对海上风电开展必要的检查和勘测任务。

丰田、五十铃、日野三家汽车公司宣布合作开发电池和燃料电池卡车

据氢能观察3月25日消息,日本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日野汽车有限公司和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将成立新的伙伴关系开发以电池和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小型商用卡车。具体来看,三家公司计划将丰田的 CASE(互联、自动化、共享和电动汽车) 技术与五十铃和日野培育的商用车基础结合起来,开发电池电动汽车(BEVs)、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s) 、新的自动驾驶技术,以及以小型商用卡车为中心的电子平台。此外,三家公司还计划将他们的相关技术平台连接起来,为商用车建立一个平台,提供各种物流解决方案。

海洋

智利将建连通南极的气候变化观测网

据中国海洋信息网3月26日消息,近日,智利外交部、科学技术与知识创新部、环境部、国防运输部、电信部联合启动气候变化观测站建设。据悉,该项目将通过建设气候变化观测站,搭建起一个连通南极的气候变化观测网,覆盖范围从智利北部城市维斯维里到南极洲,可为智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参考。智利科学技术与知识创新部部长安德烈斯·库夫表示,此举旨在获取标准化的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温度、降水、海平面上升量、海冰数量、风速、风向等信息,获取的数据将面向公众开放。

航空

英国政府将在未来4年向“未来空战系统”投资20亿英镑

据航空简报3月26日消息,英国国防大臣杰里米·奎因(Jeremy Quin)透露,英国将为“暴风”战斗机项目投资20亿英镑,以推动“未来空战系统”建设。“暴风”战机的研制将帮助英国保持作战能力,并与盟国并肩作战。目前,“暴风”项目已在英国300多家公司中创造了1800多个新的科学和技术工作岗位。

航天

美国导弹防御局授出“下一代拦截弹”合同

据航天防务3月26日消息,美国导弹防御局宣布,向洛马公司和诺格/雷声公司团队授出“下一代拦截弹”合同。根据合同,两家公司将全面开展拦截弹的研发,包括助推器和弹头中装备的杀伤器,并根据美国防部目前的导弹防御战略,为“下一代拦截弹”进行技术开发并降低其风险,使该系统能够在自然和敌对环境中生存,同时还能应对新出现的威胁。该合同的授出,标志地基中段防御系统自2004年部署后最重大的一次升级正式开始,对地基中段防御系统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美军太空部队开始向盟友提供抗干扰GPS技术

据网电空间战3月26日消息,美国太空部队制定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安排,以让盟国借用和测试使用新的GPS信号导航设备。根据安排,美国盟国将可以租借M码军用GPS用户设备(MGUE)技术的接收卡,用于实验室和实地测试。目前,加拿大已于2月接收首批接收器,法国、德国、英国及韩国也将陆续获得接收器。

新材料

中国研究人员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据材料科学前沿3月26日消息,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研究人员从离子液体甲胺甲酸甲酯(MAFa)中生长出垂直排列的碘化铅薄膜。垂直生长的结构具有丰富的纳米级离子通道,可以促进碘化甲胺渗透到碘化铅薄膜中,无论相对湿度(20%至90%)和温度(25℃至100℃)如何,均可实现稳定的α-FAPbI3钙钛矿薄膜的快速转变及合成。采用该薄膜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具有高达24.1%的功率转换效率,并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未封装的电池在85℃和持续的光应力下,500小时仍然能够保持其初始效率的80%和90%。

中科院团队开发出一种碳纳米管光电传感器阵列,有望打造高性能人工视觉系统

据Carbontech 3月26日消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国内多家单位的科研团队合作,设计并制备了一个1024像素的柔性光电传感器阵列,使用半导体性碳纳米管和钙钛矿量子点的组合作为神经形态视觉系统的有源敏感材料,集成了光传感、信息存储和数据预处理等功能,成功实现了视觉图像强化学习过程。这两类材料都具有优异的柔韧性、稳定性及工艺兼容等特点,通过材料组合为实现兼具生物体灵活性、复杂性和适应性的神经形态人工视觉传感器提供了新策略。

日本东丽发布新款结构预浸料及数据库,并致力于开发T1100碳纤维数据库

据新材料在线3月26日消息,日本东丽复合材料美国公司近期发布消息称,公司最新款结构预浸料CMA 3900已上市,具有广泛的公共允许设计数据库。东丽公司3900预浸料系统通过用复合材料取代金属结构,实现了运输系统设计中的阶跃功能改变。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向复合材料的转变大大降低了结构重量,从而实现了更长的使用寿命、更高的生命周期成本以及更低的碳排放。东丽下一步计划使用下一代T1100/3960预浸料来生成广泛的5批数据集。

日本开发有望应用于5G通信的氮化镓基MEMS谐振器

据新材料快讯3月26日消息,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氮化镓(GaN)基微机电系统(MEMS)谐振器,克服了硅基设备在较高温度下稳定性差的缺陷,即使在600K高温热源下也能通过调节热应变稳定地运行。研究人员使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在硅衬底上制造了高质量的GaN外延膜,并通过GaN和Si衬底之间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来实现应变改善性能,因此无需任何应变消除层即可直接在Si上生长GaN。通过优化MOCVD生长过程中的降温方法,GaN晶体质量与使用超晶格应变消除层的常规方法所获得的晶体质量相当。该设备体积小、灵敏度高、可与CMOS技术集成,有望用于5G通信、IoT定时设备、车载应用和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

先进制造

美国杜克大学开发软体蜻蜓机器人,可检测水中石油泄漏与酸度状况

据NewAtlas网3月25日消息,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一种仿蜻蜓软体机器人DraBot,无需携带任何电子设备即可在水面滑行,以检测漏油、高酸度和其他异常情况。该机器人长约5.7厘米,其内部微通道网络与柔性硅管相连,空气被泵入其翅膀后从后部孔洞逸出,以此推动机器人前进。机器人翅膀上涂有水凝胶,当其进入高酸性水中时,前后翼将黏合,机器人呈现转圈运动模式。此外,DraBot中加入了海绵,翅膀上也掺杂了温度反应材料,遇到油污时机器人可吸收油污,并改变颜色。该机器人可用于检测和清理溢油,以及通过水温变化检测珊瑚礁白化或藻类大量繁殖迹象。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先进智能系统》期刊。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转载请注明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