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自然需要双方父母都协商好,所以婚前家长之间的会面,也是结婚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婚礼自然会涉及到彩礼和嫁妆,本来纯洁的感情一旦涉及到金钱,大家似乎都变得很慎重多虑了起来。

婆婆要求“先领证再办婚礼”,准儿媳看出婆婆的“小心机”,直接翻脸

彩玉和男友相恋3年,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俩人就先商量结婚的事情,彩玉和男友打算先和双方父母说好,再让他们再见面商讨。

跟婆婆说这件事的时候,婆婆很高兴,还跟男友说:“彩玉是个好姑娘,你俩结婚我同意。你们具体想怎么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彩玉说:“我想先办婚礼再领证,我家那边都是这样的,彩礼嫁妆多少过几天再商量。”婆婆却有些犹豫:“要不你们先领证吧,这样我也放心。”

“先领证?我之前也没听说这边这有这个习俗啊?”彩玉不明白,婆婆只好明说:“哎呀,这不是为以后做打算吗,你们先领证,到时候万一出点啥事,也不用费那么多手续。”

彩玉这才明白,原来是打着自己嫁妆的心思呢,领证之后再办婚礼,嫁妆和彩礼就算是共同财产了,彩玉气笑了,还没结婚呢就惦记着自己嫁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姨,您这么说可真有意思,既然您已经开始打算离婚,这婚我也不想结了,省得到时候离婚麻烦!”彩玉起身走了,两家不欢而散。

儿媳和婆婆产生争执的时候,才能看出丈夫的态度

虽说婚后是两个人关起门过日子,但是难免会在面对婆婆的时候发生一些矛盾,这时候看丈夫的态度,就能知道这男人适不适合嫁。

丈夫是否会维护妻子

两个人要想好好过日子,最好不要互相藏着心眼,彩礼和嫁妆就应该按照当地习俗或者是之前商量好的来。

如果婆婆在这时候“耍小心机”,而男方默不作声不维护妻子,这样的男性是没有责任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丈夫是否是“妈宝男”

从小丈夫被家里“娇惯”着长大,被灌输的思想也是“家务就应该女人做、长大了一定要孝顺妈妈”等。

婚后如果婆婆和儿媳意见不统一,那丈夫一定是“帮亲不帮理”站在自己亲妈那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丈夫会不会“顶锅”,情商高不高

在一起相处难免会发生矛盾,如果婆婆和媳妇意见不合,丈夫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夫妻俩共同买一件衣服,最好说“这是儿媳特意给你买的”;想提什么要求最好是儿子提出来,总的来说就是“好事都是媳妇做的,难题都是儿子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婆媳之间是否能相处好,对于家庭和谐有很大影响

婆媳之间没有天生的恨,也没有天生的爱,但是这两种身份似乎总是会产生一些矛盾。

要想婆媳关系融洽,儿媳最好在婆婆面前对丈夫好

婆媳之间关系的产生,基本上是因为丈夫的存在,所以在婆婆面前不指使丈夫,做一个善解人意的儿媳,让婆婆知道自己儿子被照顾的很好,才会让这个家更和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媳要记住,法律意义上的“妈”和亲妈不同

虽然婚后多了一个妈,但是对待婆婆还是要保持尊敬,不能像对待自己亲妈一样胡闹生气。婆婆如果不对自己好也不强求,双方保持距离才是最舒服的相处模式。

婆婆对儿媳不要存有敌意

很多女性成为婆婆之后,有一种“媳妇终于熬成婆”的感觉,面对儿媳的时候就总是会“多加刁难”,这种“报复性心理”是一个恶性循环,只会让家庭生活鸡飞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