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的起源一旦谈起来,基本都是指代的成型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黄河文明。因为自20世纪初历史学家们在黄河流域挖掘出来了仰韶文化之后,大多数文明的遗迹文物都出现在黄河流域,因此黄河流域也被陈我给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有许多史料证明我国文明的发展大出现在黄河流域。却很少出现长江文明的声音,一直到宋代以后长江文明的身影才渐渐出现。但是,三星堆文明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个声音。

三星堆位于四川省的广汉市西部,是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的,延续时间最长的古城,古国以及古蜀文化的遗址。自他被发现之后,他就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同时也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三星堆遗址被分为了四期,也分为三个文化,其中一期是宝墩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文化。二期至三期则是三星堆文化,是最神秘的文化,属于青铜文化。四期则为十二桥文化,则是起于商末周初。

整个三星堆遗址群,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商末周初,延续了近2000年的时间。而其中最神秘的,自然就是位于二三期的“三星堆文化”。而这个文化,也是中国考古学和中国文化史学者们的一个研究难点。

首先就是三星堆的祭祀坑内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诡怪相,学者们从来没有在任何的正史著录之中见过,也没有现成的巴蜀文献资料进行对照。二则是因巴蜀地区的文化生态系统过于多样和复杂,人们至今还不能从中理出头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三就是因为三星堆文化的遗物以及实物,直接像学者们展示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城邦体系,但是学者们却无法从文化学之中为他找到定位的坐标。而更重要的是,三星堆文化中的某些文物,竟然和我们一直认为是神异志怪小说的《山海经》连上了。

首先最出名的,自然就是三星堆的那个“青铜神树”了。在《山海经》之中,有这样一个的名为扶桑树的树木。其中的描写是这样的: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在神话传说之中,扶桑树就是太阳栖息得神树。这树一共是分三层,每一层都有三个树枝。在《山海经》中,天上有是个太阳,九个太阳分别站在下面的九个枝头上,一个太阳站在顶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在三星堆文化之中出土的扶桑树,不论是从外形还是从雕刻上,简直与山海经中的描述是一模一样的。而且经过测量,这些神树竟是有将近四米之高。不知以古人的科学技术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但是因为在中原地区我们很少看见太阳崇拜的文物出现,于是有些网友根据这一点。得出了一个这些青铜器的纹样并不符合中原的特征,所以三星堆文化应该并不属于中原文化,不属于华夏文明的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同样在三星堆文化之中,出现了一个纵目铜相面具,其眼球极度的夸张,瞳孔竟然是向前突出了足足9厘米。而在历史记载之中,铸就了古蜀国历史的蚕丛,就是纵目。在《华阳国志》中记载:

“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由此可见,三星堆文化中的纵目铜像很可能就是蚕丛王。而后在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古蜀国就被秦国所灭。他自然算是中华文明中组成部分,如何又算不上中华文明?再有,三星堆祭祀坑之中除了出土了大量本地特有的青铜器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还出土了一系列与同时期的中原,南方地区一致的青铜器,包括尊、罍、瓿等等,并且其中的“三星堆大口尊”与湖南发现的“牺首兽面文尊”还有着惊人的相似。如此种种,又怎能说他不属于中原文化?

三星堆文化神秘的地方有很多,而正是因为他们有着特殊的,中原文化中从未发现过的东西所以他才凸显神秘。但是要将它与中原文化割裂开来,就不得不说时又蠢又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