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通讯员 张可夫 浏阳报道

在生态养殖这条路上,周康红走得有点艰辛:在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上冲组,这里四面环山、交通闭塞,同组的十几户人家搬出去后,她坚守开办生态养殖场;在创业之初,因为投入大又缺销路,她一度负债超过50万元。

在最艰难的时刻,浏阳市妇联、关口街道办事处等单位伸出了援手,引起众多爱心人士纷纷认购,滞销的土鸡和鸡蛋成了抢手货。到2020年,养殖场纯收入达100万元。

“当初别人帮了我,今后我也会一直帮助他人。”2018年起,周康红的合作社加入了村上的扶贫项目,帮助村民发展养鸡产业,累计带动224户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余元。今年,她又在村上建起了电商综合服务站和直播间,成了“村播”达人,为村民“带货”,助力增收致富。

从负债50万到年入1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康红每天在山里都要走上几公里的路,山路陡峭,她已坚持走了15年。

"啰啰啰啰……"3月18日上午,周康红担着玉米粉喂山上的土鸡和土猪。从基地到养殖场,要走两里的山路,山坡陡峭难行,雨后泥土湿滑,但周康红健步如飞。这条路,她已经坚持走了15年。2006年,在同组的十几户村民相继搬出大山后,周康红就萌生了用荒山荒坡养鸡的想法。

那时,因为家底薄,养殖风险又大,但她坚信这条路走得通,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贷到了1万元,顶着压力买回了2000只鸡苗。

育雏是养鸡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养鸡成败的关键。由于没钱购买保温灯,周康红用上了烧柴的土办法。冬天夜晚寒风刺骨,每晚12点和凌晨5点,周康红都要到鸡棚生一次火。

历尽了千辛万苦,到了销售的时候,令周康红没想到的是,由于信息闭塞,土鸡根本无人问津。就这样养了两年多时间,还是靠着村上帮忙,周康红才将2千多只鸡卖出去,还了债,扣除掉成本仅赚了1万元。

2009年,她又购买了3000只鸡苗。但不幸的是,因为低温阴雨天气,鸡接连患病。由于没钱买药,那一年,她饲养的3000只鸡,最终只有900只活了下来。“那时每天连夜将死鸡填埋处理,真是欲哭无泪。”

尽管历经曲折,但周康红从没想过放弃,而是不断完善养殖基地内部的硬件设施,做好疫病治疗与防治工作,养殖场慢慢地走上了正轨。在2012年,周康红与人合作成立了浏阳市康鑫养殖专业合作社。

因为要扩大养殖规模、拓宽道路等,周康红最多曾负债50多万元,“借钱都是瞒着家里,不敢让家人担心。”凭借优质的生态产品,周康红的养殖场销路越来越广。到2018年,养殖场纯收入就超过了30万元,她也还清了贷款。

2018年8月,中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确诊。“当时住在大山,一心忙于养殖,并没有太关心这条外界传来的消息。”年底,她购入了100只仔猪。四面环山成为了天然的屏障,加上周康红加强疫情防控措施,养殖场没有受到疫情影响,2019年纯收入增加至50万元,陆续流转了3000亩的山林开办生态养殖场。

2019年,随着浩吉铁路开通运营,原来通往养殖场的泥巴路升级成了水泥路,养殖场的交通条件更加便利。到2020年,周康红的养殖场出栏肥猪200头,土鸡8000只,再加上黑山羊、土鸭等销售,纯收入超过了100万元。

从一人致富到带领百人脱贫

“她把我当成亲姐妹一样帮助。”在脱贫户黄忠华房子后面的小山坡上,成群的土鸡正在啄食。2018年,周康红的合作社加入了浏阳市的产业扶贫项目,免费为贫困户提供能下蛋的土鸡,传授养殖技术,并承诺以保底价格回收。今年50岁的黄忠华就是第一批帮扶对象。

由于女儿治病开销大,黄忠华一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她在花炮厂务工,但在工厂关闭后,没有了收入来源,令她十分焦急。“刚加入了扶贫产业项目时,因为没有技术,一开始对于养鸡没有信心。”

第一次带领这么多村民养鸡,周康红的压力前所未有,回想起自己走过的弯路,她心想,“万一贫困户养鸡失败了,对于发展产业信心将受到重挫。”

总结自己养殖的经验教训后,周康红认为发展养殖业要因地制宜,新手第一年只能小规模试养,她一家家上门考察,统一开展技术培训。为了帮助贫困户少走弯路,她白天忙完自己养鸡场后,就到村民家进行技术指导,经常要忙到深夜。

黄忠华勤学好问,周康红也倾囊相助。“她帮我们搭鸡棚、打疫苗,帮助很大。”黄忠华养殖的30多只土鸡长势良好,很快销售一空。如今,黄忠华不仅成了养殖土鸡的行家,还学会了育苗技术,去年养殖纯收入超过了5万元。

随着养殖规模扩大,周康红在自家建立了扶贫基地,聘请了5名村民务工。“在基地帮忙做饭,每个月能拿到3000元的工资,还能兼顾家庭,她是很好的一个人,对我们帮助很大”。村民王甘华动情地说。

“因为她是有责任心、有担当,所以我们才选择她加入扶贫产业。”浏阳市关口街道扶贫办主任罗添力介绍,从2018年至2020年,周康红3年累计帮扶关口街道5个村224户贫困户,家庭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阳春三月,在周康红的生态养殖场内,樱花盛开,溪水淙淙,两千多棵红豆杉枝繁叶茂,周康红心中也有了新的蓝图“今年国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这里离城区也不远,将来发展生态旅游一定大有可为。”

搭上“直播快车”,农产品走出大山

村民罗运莲(左)送来刚刚制作好的酸菜等农产品,放在电商综合服务站进行销售。

“康红,又要托你帮忙了。”3月18日,浏东公路旁的道源湖电商综合服务站刚刚开门,一辆摩托车停在了门口,村民周康文从后座下来,手上提着两捆扫把。

周康文是一名脱贫户,因为患有脚疾,平时依靠编织扫把和养殖过活。周康红不仅帮助他养殖土鸡,也帮他销售扫把。“总共是20只扫把,这里是300元,你拿好。”周康红每次都会先垫付资金,然后慢慢帮他销售。

不一会儿,脱贫户罗运莲提着篮子来了,寄售几瓶手工制作的酸菜,周康红按20元每瓶的价格的价格结了现金,再按照同样的价格对外销售,“这些都是义务的,不赚钱。”

“农产品销售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如果村民的产品销售不出去,那么生产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道源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英国说,去年8月,村上授权周康红开办了关口街道首个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站,借用网络渠道帮村民带货。

咸香可口的腊肉制品,手工制作的腌咸酸菜,色泽金黄的红薯条……在周康红的“解忧杂货铺”里,村民带着产品过来,带着满心欢喜离开。“去年4个月的时间,大概卖了2万多元的产品,算是一个好的开始。”周康红在电商服务站内搭建了直播间,还聘请了一名村民进行管理。

“我们农村缺的不是产品,而是销路。”如今,周康红在劳作之余,与人合作,每天风雨无阻在养殖场内进行短视频直播,“现在短视频平台这么火,一定要搭上这班顺风车,让更多的好产品走出大山。”

来源:红网

作者:张可夫

编辑:李香枝

本文为扶贫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fupin.rednet.cn/content/2021/03/24/912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