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在日本国民眼中的地位极高,尤其是近些年来“登顶富士山”活动的推广,使得富士山或而磅礴,或而优美的形象深深的刻在他们心中。可就是这样一座大自然赠予的精神图腾,竟然是私人财产,而且日本政府每年因为开发及旅游项目,需要交纳数十亿的租金,让人不禁感叹,“出租一年,吃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士山

历史上的富士山

富士山作为日本的国家象征之一,深受世界各国游客的钟爱,有“芙蓉峰”、“富岳”、“不二的高岭”等美誉。富士山也是日本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源泉,古往今来为日本的众多艺术家提供了无穷的创作题材。对于富士山的史料记载,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这样写道:

天地形成之初,高天原(即天界)上诞生了十二代天神。前七代为独身神,后五代为偶生神,第十二代是伊邪那岐神与其妹伊邪那美神。二神立于天浮桥上,向大海投一长矛,然后搅动海水。提起矛时,矛尖滴盐成岛。二神降于岛上,树起“天之御柱”,建起“八寻殿”。此后二神合卺繁衍,日本民族由此而来。

由此可见富士山在日本国民心中,被视为“通向天神的阶梯”,是国家的始源根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士山

富士山“私有化”之路

其实富士山一直是无主之地,或者说是国有土地,直到江户时代,日本天皇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而全国大部分的土地都是由德川幕府控制,但在1606年的时候,德川家康将富士山捐赠给富士山下的浅间神社。在古代,日本对神灵是十分的推崇,浅间神社主祭神,是木花之佐久夜比卖命(浅间大神),德川认为供奉神灵,有助于维护阶级的统治,也有助于推崇武士精神。虽然后来明治维新,富士山于1871年被国有化。太平洋战争之后,全国被国有化的土地纷纷归还给寺院与神社,可日本政府不甘心,这事就从1974年一直让他们拖到了2004年,实在拖不住了,日本政府便给了最终的方案,富士山海拔3360米以上的土地,归浅间神社所有;其余土地,归日本政府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川家康

不过正是有了双方的妥协,才让现在富士山的旅游环境持续提升,而这座大自然的馈赠,也让更多的游客一饱眼福。对于日本富士山私有化的事情,您有什么见解呢?欢迎大家积极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