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孩子上学了,家长就能轻松了,但是没想到宝宝上幼儿园以后,老师留的各种手工作业,成了家长的“噩梦”。

自从宝宝上幼儿园以后,家长也好像“上了个学”,孩子时不时就会带着“手工作业”回家,不少家长都为了这些作业“费尽了心思”。

孩子的作业是“数大米”,宝爸带娃数到深夜,忍不住找老师“质问”

庆周的孩子今年幼儿园中班,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小班还是风平浪静的,老师只是带孩子学学生活常识,玩玩游戏。

到了中班孩子就经常带着老师布置的“亲子作业”回家,有时候是画画、有时候是做手工,庆周看别的家长也都是这么过来的,自己也只能陪着孩子做这些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的作业是数一万粒大米,看看一万粒大米到底有多少,庆周听了有点惊讶,这未免也太多了,但是看孩子已经兴致勃勃地找妈妈要大米去了,他只能跟着数。

数到晚上快11点,孩子眼睛都睁不开了,庆周崩溃了,腰酸背痛地扔下手里的一把大米,直接给老师拨了过去:“老师你睡了吗?”

老师说:“这么晚了,庆周爸爸有什么事情?”庆周很生气:“我大半夜的还在和孩子数大米,怎么自己留的作业自己都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师困顿的声音马上清醒了:“庆周爸爸,您先别生气,这个作业本意不是一个一个数的,今天讲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我就让孩子们学着数大米,只要把一杯米的重量称出来,就能知道一粒米多重了,一万粒也就知道了。”

庆周爸爸这才知道,老师的作业原来是这个意思,自己质问老师反被老师“打脸”,道了个歉这事就尴尬地结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现在老师和家长之间总是感觉隔着一层东西,对方都没有真正地沟通过,所以很多矛盾就产生了。

家长和老师之间总是容易擦出火花,应该怎么解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在不断变化着,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完全把孩子交给老师,打骂都行,孩子学习好才是首要大事,但是现在家长都防着老师,并没有之前那样信任。

由于这种关系和地位的改变,老师和家长的矛盾也逐渐多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现问题冷静沟通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点小问题,爱子心切,不分青红皂白就去幼儿园大闹一场,最后却发现是乌龙,结果两边都没面子。

正确的过程应该是先问清楚孩子是不是出现问题了,因为孩子太小有时候说不清楚真相。其次是找老师问清楚,在过程中仔细观察是不是真的有问题,而不是像个泼妇一样大吵大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互相理解和尊重对方

老师理解家长爱子心切的心情,家长也理解老师一个人带一个班级的辛苦。幼儿园老师其实能在岗位上坚持,很多都是出于对孩子的喜爱,并不会像家长想的那样都“虐待”孩子。

毕竟家长的态度,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和老师和睦相处,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好处。

家长和老师和谐相处,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老师在人们心中都是“自带滤镜”的,因为教书育人真的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家长和老师如果能“统一战线”,对孩子的成长一定是有很大帮助的。

提高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从上幼儿园开始,孩子就开始接受老师的“管教”和引导,学知识和学做人很多都会受到老师的教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诋毁老师,本来应该相信老师的孩子,就会在家长和老师之间犹豫不决,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信心和在学校的表现。

家长老师经常沟通,孩子进步才能更大

父母经常和老师进行有效沟通,才能知道孩子最近的学习状态、心理变化,老师见过的孩子很多,在很大程度上都能给家长提供一个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