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说明:今天这篇文章,可能需要一些阅读理解力和耐心,甚至学历,并且相当不建议35岁以下的读者阅读。

之所以提“35”,是因为“35岁歧视”是一个远比“性别歧视”更严重的问题。后者虽然沉疴许久,但仍处于“潜规则”,而前者已经大大方方地成为了印在招聘公告上的“显规则”。如果意识不到“显规则”给自己带来的巨大优势,那就很容易陷入“屁股决定脑袋”“幻想取代实践”的困境中。

在“就业歧视”这个话题上,故意讨好某一方是非常容易的,但如果真要把它从“口号”上摘落下来,可能就需要多个身份的代入。

决策者身份的代入、老板身份的代入、男性身份的代入、女性身份的代入……自己先和自己碰撞一下,把“最糟的可能”和身边的案例做个结合,就不容易被情绪所裹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陪产假”,我之前的文章想表达的无非是两个意思:

一、在带薪休假都存在执行难的当下,男性陪产假在执行层面很容易变成一个“纯叫好”的做法。好比一层楼都没弄好,大家就商量起二楼的装修了——如果大多数上班族已经能用足带薪休假(这时候一般应该有至少15天了),我就会乐观很多。

谁不希望多一些“领工资的假期”呢?

二、男性本身的责任心远比假期重要。部分国家的实践证明,赌博喝酒男对陪产假的渴盼甚至超过了优质奶爸,理由稍微想想就知道。

这件事麻烦在“假期的验证”上:既然叫“陪产假”,那我们必须要求男性在这段时间里,主要参与抚育工作,尽到当爸爸的责任。如果“不可验证”,奇怪的事情就会特别多。

当然,有相当一部分读者理解成了“灰鸽不支持男性带孩子”,骂着粗话取关,我只能说这种“作者说的是A,读者在脑补B,继而举报”的情况也符合互联网的基本特点。

还有一些思考比较深度的读者提醒我说,这些建议的意义,未必是陪产本身,而是减少就业歧视:

那么,如果站在企业的角度,这个变化会影响那个歧视的“潜规则”吗?

2

作为男性,我们必须承认“性别红利”在职场上的真实存在。去否认它,说“现在女性也很强”“你看看董明珠”是不合理的。

之所以我们能记得董明珠、记得默克尔,是因为她们依然属于“特例”,在工作的延续性上,仅仅是生理的天然原因,女性都会处于一个“相对不利”的地位。

在“产假”这个话题上,哪怕我们不讨论42天和四个月谁长谁短,仅仅是孕期和哺乳期的客观存在,都会让原有的潜规则持续存在。在大部分行业,同等工作能力下,男人依然是占便宜的。

事实上,只要你站在企业招工者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发现,指望“男人也休产假”去平衡这个差距,几乎没有可能。

甚至退一万步,假设它真的平衡了,例如,也有读者提到,“可以让男方企业支付女方产假工资,女方企业支付男方产假工资”——如果这个政策落实到位,那企业的用工倾向就会变成“35岁以下,已婚已育(或承诺不育)优先”,而不是大家期待的“男女平权”——也就是说,从性别歧视变成了更加赤裸裸的生育歧视。

哪怕我们再不满,再骂,甚至劳动保障部门一起骂,也很难要求企业放弃利益考量。我们要想:如果我是老板,在什么情况下,会觉得“更需要招女性”?

靠天然解决几乎没有机会,大家依然需要政策杠杆。例如,在一些没有性别要求的行业,思路A是女性员工数量不足的企业会被罚,思路B是女性员工占比较高的企业会被奖。

A的可操作性差一些,我们优选B。比如,女性比例较高的企业,可以减免一定的税收,在招投标时有优先权(有些西方国家也是这么干的)——招工的性别歧视可能就消失了,因为它的用工成本发生了变化,原先的“连续性问题”就不那么重要了。

但大家想想,这个做法能顺利执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答案是很难。因为这条政策本身,就会被攻击成“歧视性政策”。会有无数人认为“这是一种羞辱”“怎么可以和招残疾人一样”——反对者中,有些是追求“平等”的女性,有些是“故意带节奏”的男性——即便它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歧视。

事实上,在社会学的范畴里,只要存在差异,就会产生或大或小的歧视。

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区域,会有地域歧视;我们有着不同的年龄,会有年龄歧视;我们有着不同的学历,会有学历歧视;我们的收入不一样,会有收入歧视……而且它更像是“互相歧视”。

而性别,偏偏又属于原生的、无法更改的差异。

另一个常识是:如果我们在一个存在显著差异的环境里感受不到歧视,并不意味着歧视不存在,只是人们把它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有些在法律法规里,有些在基础共识里(比如某些加分和优先),还有更多的,是还没有遇到利益冲突。

而职场,偏偏又是一个有利益冲突的地方。

3

愿意读到这里,说明你已经明白了:嚷嚷着“反对歧视”,说“占到便宜的男人都是混蛋”是一件特别容易且解气的事,但“平权”靠“解气”,除了制造对立,其实什么用处都没有。

女性还是吃亏的。无非是变成了“愤怒地吃亏”。

如果我们不愿意通过政策杠杆转移歧视,那男女差异依然会造成职场上的不公。事实上中国女性的就业率在全球范围内已经世界第一,它的平权方向,并不是更多女性成为高管、成为打工皇后,把岗位从男性的手里抢过来——

它的平权方向,应该是让更多没有成为高管、晋升受到影响、工作相对弱势的女性,有“被社会需要”的共识,同样收获尊重。

这样说又虚了,我继续举实例:

假设一位女性,因为生育原因,暂时脱离了传统的工作岗位,或者放弃了晋升机会,大家都认可“这是一种付出和牺牲”,但衍生出了两个社会认知:

认知A,一定要脱离这片苦海,不要被拖累,不然就完了;

认知B,这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凡是觉得这件事“没价值”的,才应该被人嘲讽和鄙视。

前者的思考是“怎么可以做家庭妇女!那你就完了!”,后者的思考是“怎么会有人看不起家庭妇女!那这个人完了!”

从“应然”的角度来说,B才是解决歧视的方案,但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选择A。而且A的支持者越多,实现B就越困难。因为A本身就是反对B的。

顺便我想提一下,鼓吹A,有很多趁机挣钱的逻辑,比如理财课,微商课,创业课,诱导她们加班,鼓吹B,几乎没有太好的商业机会。

歧视的底层原因在哪里,大家看出来了吗?

4

你看,一旦使用形式逻辑的思路去拆解问题,发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会更好地看清那些无奈与冲突。

由于男女差异的客观存在,去强调“男性占的便利我也要”或者“男性的便利应该去除”,天天骂企业,骂老板,理解起来会很容易,煽动性也很强,文章也超好写。

它的解决方向是“不接受‘不一样’,从而消除歧视”。

如果致力于“因差异造成的弱势需要得到理解和支持”,扭转“收入决定家庭地位”的单一标准,改变整个社会相对拜金的价值观,通过舆论引导,给歧视者套上社会评价降低的枷锁,虽然很慢很难,但方向很可能是对的。

它的解决方向是“接受‘不一样’,从而消除歧视”。

前者的对话场景是(对女的):“有男的看不起你?艹,你也要和他一样,当总经理!”,装作骂男人,实际上是要求女性改变;

后者的对话场景是(对男的):“因为她当不上总经理你就看不起她?这算什么事啊?你脑子不正常吧!”,装作说女人,实际上是要求男性改变。

到底哪个更符合“反歧视”的内核,或者我们该怎么看那些反歧视的文章,相信你已经有答案了。仔细看,所有相关的内容,都只会倾向于一个。

前者很流行,但它只是一个“很带劲的答案”;

后面那个,如果有机会形成社会共识,可能才是那把开锁的钥匙。

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