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孔子也不过是个不得志的普通人

上学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讲《论语》,说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圣人,是特别厉害的教育家。所以孔子在我心里,就是圣人。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很特别,他一定有过人之处。

如今,我读了《史记·孔子世家》,又再次读了《论语》才真正感受到原来孔子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他的伟大更多的是后人给他加上去的。他本人其实也挺普通的,可能和我们很多人一样,一生不得志,想做点什么,结果都做不成。

不过他这个人活着非常真实,也可以说他跟很多人的区别在于,他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做什么样的事,他不在乎人家认不认同,他只想做他自己。

这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要做自己其实很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子出生在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个小地方,他的父亲叫做叔梁纥,叔梁纥有一回外出碰到了一位女子,两个人好上了,结果就有了孔子。孔子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鲁国是周公之后,所以当时很多周朝遗留下来的文物典章等保存得比较多。

“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左传》

孔子是鲁国人,他的先人是宋国人,原本当过官,所以他从小耳濡目染,对周礼制度充满了敬仰。他年少的时候,就喜欢拿着豆子摆弄,陈列礼乐的典礼。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的一生其实很坎坷,他想当官,想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到五十六岁的时候才当上鲁国的大司寇,但不久以后,因为国内局势的不稳定,加上诸侯之间的战乱纠纷,他就被排挤下去了。

由此,他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流浪。

那时,几乎没有人认同孔子的主张,甚至在很多人看来,孔子的学说一文不值。

他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可就是没有落脚的地方,直到他耗尽一生,精疲力尽,他才终于停下来,回到鲁国,度过余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他颠沛流离的一生成就了他自己。

因为即使没有人认可他,他也从不放弃他自己的理想。

一个人面对他所谓的目标,从不放弃,从不怀疑,相信就这一点,这个世界上也很少有几个人做到。

二、

孔子选择了另一条路,来成就自己的理想

那么,既然当官当不了,那就不做了,教书也是挺好的,如果能把学生教育出来,让他们去当官,那也算是实现我的理想了。

所以,这也是孔子自己的选择,他不是个固执和死板的人。

如果要说伟大的话,那么从当时的环境看,他是第一个大规模办私学把贵族的这一套制度文化传授给平民阶层的人。

因为周朝的礼乐文化制度,其实是一套贵族制度,而当官的人呢,其实每天也挺忙的,很多事要做,哪有时间给普通人讲学,就算给普通老百姓讲,也不一定用得上。而且,大伙都忙着干活,种田,谁有空听这个。

另一方面,那时,周朝的整个统治开始瓦解了,人心开始涣散了,诸侯之间尔虞我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从周朝开始,到孔子这个时代,也过去好几百年了,很多东西也改变了。所以,因为社会的动荡,很多的贵族阶级就沦落成了普通人,于是,他们就靠讲这些知识和文化来谋生。

也就是说,当时肯定有不少像孔子一样讲学的人,比如柳下惠。但是孔子应该是最有影响力的,跟随他学习的人是最多的,教出来的学生走上仕途的应该也是最多的,所以他的名气最大。

那么,这就要说到孔子到底讲什么呢?

是讲语文,讲数学,还是讲考试怎么考?哪门课差几分?不是的,他讲的其实就是做人,他自己都说了,咱先把自己做好,自己做好了,你当官,教书,干啥都成。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咱就先不论他的学说目的是啥,咱就说说《论语》里面的谈话,你就知道,他活得很实在,不搞虚的,是啥就是啥。

说实话,人在江湖混,哪个人不需要伪装,今天吹吹牛逼,明天讲讲大道理,大家都多少会把真实的自己隐藏一部分。

可是,读《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他不喜欢伪装,我自己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他是这样做自己的,也是这样教育学生的。

我想这也可能是他跟很多教书人的区别,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几千年,《论语》还那么经典有价值的原因之一。

就不说其他人了,你就说说其他的诸子百家著作,哪个人像孔子这样幽默风趣,你读《老子》,他老是故作高深,“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让你搞不清楚他的意思,庄子也是如此,唠唠叨叨,一大堆,读着读着你就被绕进去了。

只有《论语》,就是很简单的言行记录,哪怕不懂文言文,你稍微思考一下,也能理解他的意思,因为孔子说的就是大白话,我们在生活中,实际工作中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论语》讲得就是最实在的,你要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你活得最自在,然后你再能够遵守一定的社会规章制度,这样就离孔子的标准“仁”不远了。

三、

《论语》中真实的孔子

也就是说,孔子的“仁”说有两个核心内容,第一就是“忠”,注重个人的性情修养。第二,是“恕”,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规章制度。对于那时的社会来说,孔子认为,就是周朝的礼乐制度。

不过呢,周朝的礼乐制度,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肯定是不适合当代的,毕竟时代不一样了,但是孔子对于修养自我的概念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咱来举个简单例子说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没必要说不懂装懂,你这样做,自己累,人家也累,不懂就问,不然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就麻烦了,对吧。

还有,孔子说,

“巧言令色,鲜仁矣”。

就是你说话花里胡哨的,这样的人孔子不喜欢,特别虚伪。说实话,我们自己也不喜欢跟这样的人交往,因为你压根不知道他说的靠不靠谱。

再比如说,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就是说《诗经》里面的句子,抒发的都是人们真实的情感,这样的内容才是真实的,纯正的,那我们做人也是这样的。

还有,孔子教育学生,他知道的,他就会回答,不知道的,他也不会乱说,他不会随随便便给你个许诺。比如,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人乎?””

孔子有个学生叫做司马牛,他有一天就问孔子,老师,到底怎么做才能达到你说的这个“仁”的境界啊。

孔子说,“仁”人嘛,说话要谨慎一点。

大概是司马牛这个学生说话老是口无遮拦的,所以孔子在趁机教育他。

结果,这个司马牛就很沾沾自喜,是不是说我说话谨慎就能做个“仁”人了?

孔子也不正面回答他,只对他说,哪有那么简单啊,你能保证自己不说错话?你能做到吗?

你看,这个跟社会上某些现象是不是特别像,你去网上报一些课,那些所谓的老师就跟你承诺,包你学会,如何如何,但是他们真的能做到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必吧,所以孔子就不会随随便便说,你跟我做你就一定能学会,你就一定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的。

还有一回,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就是说有一位政客,他叫叶公,他很得意地去跟孔子说,我们乡里有一个人的父亲偷了羊,结果这个人就把他父亲给举报了,你看,我们这里的人多么正直,多么遵纪守法。

孔子听了,有点疑惑,第一,叶公可能说的是假话,是来向孔子炫耀的,第二,他也可能说的是真的,但是这样的情况,不符合人之常情。

你想想,一般情况下,比方说你的孩子做了犯了什么错,你会真的当面跟人家说我孩子犯错了,随你们处罚。

肯定不是这样的,你肯定会说这孩子还小不懂事,给你们添麻烦了,我们回去教育他。对吧。人都是有感情的,怎么能说不讲情面就不讲情面了。

所以,孔子就说了,哦,是吗,但是我们这里的人好像跟你们不太一样啊,如果说父亲偷了羊,他儿子肯定会隐瞒的,如果他儿子偷了羊,他父亲肯定也会隐瞒的。

孔子对人性的洞悉非常深刻,所以他不会随便去回答,或者认同这个问题。他就是根据事实情况说话,他不知道的,他就不会乱说。

当然,也不是说孔子就非常完美,不会犯错误,而是说,比如,他犯错误了,他也会承认,毕竟人无完人嘛,就是因为如此,他才对世人那么包容。

这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啊。

因为他知道,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是一种追求,但是这是很难达到的。

人多多少少都会犯错误,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但有错误也不要紧,只要我们经常反省自己,然后改正就可以了,对吧。

如果有时间呢,建议大家也可以读读《论语》,其实它没有我们想得那么枯燥,还是挺有趣的,说不定,也会给你带来很多新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