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严奇

据媒体报道,3月24日,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谈到有害怕打疫苗的心理时说,这其实不是疫苗问题,而是人性问题。“很多东西你得不到的时候,会一直很盼望;当你可以得到,特别是免费时,你突然又觉得:为什么要给我?”张文宏教授的言论随即在网上引发热议。

趋利避害终究是人之天性。与九价HPV疫苗不同,新冠疫苗属于一类新生的疫苗产品,缺乏数年的临床检验认证,有民众抱有疑虑实属正常。加之,少数民众过去对接种疫苗存有不良体验,恐惧感更强一些。眼下,疫情局势相对缓和,部分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的紧迫性并不强,少数人的个人意愿应当得到尊重和理解。

且从逻辑上看,“盼望的人”与“拒绝的人”不一定属于同一个群体或者同一类人,不该等同看待。众所周知,在社会中,对一类事物,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官体验。受制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经济背景、家庭背景,不同人群担忧新冠疫苗的原因也大相径庭。将问题归属于“人性”缺乏普适性。

对人性问题的讨论需要摆在严肃及严谨的环境之下。言论不当易让部分观众联想至“不打疫苗说明当事人有人性弱点”或者“不打疫苗说明当事人的智商不佳”等等负面评价。若被有心人听见,则容易使得抗拒者更加抗拒。说到底,“打不打疫苗”不是人性问题,不必上纲上线。

作为医学界网红,专家教授公开发言,鼓励民众接种新冠疫苗,其初衷值得肯定。张文宏教授在同一场会议中提出来的“没接种疫苗的人会吃亏”也成了网络金句,引导一些民众化解疑虑。事实上,联系当时的语境和前后文,张文宏教授“人性问题”的言论多少有玩笑或调侃成分。不过,讨论医学问题,还是得注重严谨与细致,公开发言当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惯性。

不打新冠疫苗不是“人性问题”,不是“智商问题”,不是“科学素养问题”,也不是“价值观念问题”,具体问题应当具体分析。只有真正以科学说话,才能全面打消民众疑虑,民众接种疫苗的积极性也就自然提高了。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3/24/9121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