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作者:春梅狐狸

十多年前购买汉服与现在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我觉得,既不是那些“爆款”纷纷变成了“时代的眼泪”,也不是价格起伏和审美变化,而是少了它——中衣。

(因为我写着写着发现篇幅太长,所以最终分成两篇来讲,本篇讲汉服中的“中衣”,下篇讲历史与传统中的“中衣”

中衣:曾经汉服的必买之衣

现在大家购买汉服已经很少会将中衣列入必买清单,出警讨伐的对象也往往是所谓山正,但在那时候,不穿中衣则很可能会被揪出来批评。在那个全国加起来穿汉服的人都不过几百上千的年代,每个汉服商家店里都已经会出售中衣,甚至有的店只卖中衣。

在当时的汉服规范里——内衣+中衣+外衣=汉服的正式着装

现代汉服语境下的“中衣”,基本指的就是白色交领短上衣,常见面料是棉质的。

△ 汉服中衣

当时的汉服穿着规范是,必须要穿着中衣,且最好领子能露出一部分来。并且为了配合当时汉服比较受欢迎的广袖(就是大袖子),也有特别开发出喇叭袖型的中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大袖中衣

与中衣相对的是“中裤”与“中裙”,很明显后两个的名字是从中衣推出来的。

裤子有两种,一种就是普通的裤子,裤腰抽绳,一种是少量偏好仿明代款式的商家才会推出的定陵款,穿起来没有抽绳的方便。为了在表达上作区分,后者又常常被写作为“中袴”或“中绔”。

△ 普通款的中衣与中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M商家的中绔

裙子有褶裙和片裙之分,但片裙或褶少摆大的裙子居多,主要是比较好搭配外裙,不容易显得臃肿又可以让裙子呈现伞状的效果,所以购买的时候还会有X片或X米摆的选择。

中裙原本的设定是要穿在中裤的外面,但由于叠穿太麻烦且外人不便“监察”,实际使用里中裙套穿中裤的人很少。

△ T商家的中衣与中裙

中裙与中裤还有一个很大的:当时有很多汉服款式是针对中衣中裙的组合进行设计的,比如当时的披风/褙子、短曲裾、半臂襦裙、围裳等都可以科技直接加在中衣中裙外穿着的,这也大大增加了中衣中裙的使用频率。所以中裙不常用普通棉布,而多用化纤雪纺等比较有垂感的面料

△ T商家的褙子长裙(对襟长袖外衣+中衣+中裙)

△ R商家的短曲裾(短曲裾+中衣+中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H商家的襦裙(交领上衣+围裳+中裙)

甚至于,在这种趋势下,甚至反过来影响了中裙的设计,产生了白色以外甚至带暗花的中裙,使很多中裙更多担负了介于衬裙与外裙之间的作用,其实就是相当于我们熟悉的衬裙。

由于中衣在汉服里的设定是穿在外面的服装之下,不提倡只穿中衣外出,也基本没见到有人这么穿,所以汉服圈整体对于中衣这一类的服饰在形制上的要求很低。比如,中衣是可以不接袖甚至不做中缝的,中衣的袖长也可以比较短(当时的汉服袖子太短会被批评),剪裁上只要基本符合平面是可以引入现代制衣方式的,中裤基本都是用参考现代剪裁方式制作的。但依然还是有一些底线不能破,可以用抽绳,但是不能用拉链、暗扣、皮筋、盘扣等。

由于无须完全显露于人前,各方面要求都被降低了的中衣,为什么还是被逐渐“淘汰”了?

中衣没落之谜

尽管中衣看起来十分常用,但依然有很多地方不如大家之意,首先就是它纯白的设计。所以,最开始中衣显示出了各种彩色款式,但囿于惯性思维,基本都是浅色为主,并且彩色中衣只能为浅色这条后来也被写进了中衣的相关汉服规范里

△ 各种彩色中衣

我还是小白的时候,就因为问了一句齐胸襦裙为什么能不穿中衣被骂了,尽管最终人家也没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类似的疑问也不只有我一个小白有,打开汉服吧十年前的帖子,类似的问题很多,但同样也是无解。

△ 汉服吧帖子截图

齐胸襦裙的设计思路基本参考的是《大明宫词》里的戏服,上身是对襟薄纱,这就注定它不适合在里面穿任何衣服,更别提是棉质的且交领的中衣。而且齐胸襦裙的裙子扎束高度也和中裙不一样,穿了会显得很别扭。

尽管有部分商家推出过可以在里面穿中衣的交领款齐胸襦裙,但这不符合汉服爱好者喜欢齐胸襦裙的初心,销量打不开。

△ 加中衣的齐胸襦裙穿法

△ 加中衣的唐风汉服

随着汉服款式增多,主要是非交领款式的增加,逐渐让大家发现中衣其实不百搭。但是中衣的存在已经摆在那里了,而且面对当时比较多的穿汉服就是穿古装戏服、穿汉服很不方便之类的舆论,汉服爱好者们也迫切需要证明汉服的日常和便利。与现在会努力让汉服拗出白领范儿、学生装的路线不同,当时追求的是平民感。所以,当时汉服圈兴起过要把中衣百搭化以代替衬衫、或代替睡衣家居服的热潮。(是不是很眼熟,现在还是很热衷这么做,只是改造对象不再是“中衣”了)

△ 中衣代替家居服、睡衣的尝试

中衣的改动之所以显得很是限制,是因为它有不能外穿的规则,一旦外穿就会和短打混淆

虽然必须在外衣之下穿中衣的规则本身是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但对于汉服而言却有执行的难度。且不说必须穿中衣约等于每天穿三件套西装,夏天热、冬天冷,可即便气温适合也有很多麻烦之处,尤其大多数人穿汉服的思维还在于“一层皮”的装扮上,所以后来中衣必须穿的规则就改为汉服中礼服必穿“中衣”的规范,但执行情况依旧堪忧。

后来大家还发现,如果穿中衣最终显露在外只能看到领子的话,那直接弄个类似节约领的假领子不就行了吗?既便宜,又方便,还不热,应对圈内“审查”也毫无压力。

△ 汉服义领

但真正让中衣失去市场的,其实还是汉服圈的款式迭代。盘算下来,适合穿中衣的款式其实也就只有曲裾、直裾、杂裾、朱子深衣、交领襦裙、短打等,然而这些当年人手一件的款式如今还有多少幸存呢?中衣虽然没有“时代的眼泪”之称,但它的确是被众多时代的眼泪给拖累了。

新一代的中衣在哪里?

还有就是明制汉服的崛起。

没错,中衣最流行的年代里,是没有如今铺天盖地的明制汉服的,甚至于明制汉服还在争取自己跻身正规汉服的通行证。毕竟在当时汉服主流看来,明制又像韩服又像满服,不利于推广,争取明制的人不讲民族却爱讲出土文物,汉服圈主流视明制的推崇者居心叵测。

明制汉服的交领做得都很高,基本不会露出内层的领子,什么中衣还是假领子统统都不用买了。而原本内搭中衣的对襟外衣披风/褙子后来也很努力地证明应该穿立领。与此同时,立领也逐渐在汉服圈里争取到了通行证,更没有中衣什么事了。

△ M商家的早期商品

△ T商家的早期商品

由于明制的流行,一些商家就开始寻找与明制汉服搭配的中衣,不一定是交领短上衣,于是一种圆领对襟的中衣被推出来了。

但是对襟的衣服和交领不一样,它的门襟闭合系统注定它如果要比较好地闭合就需要多个固定点,比如很多的扣子。扣子对于汉服圈而言是比较忌讳的,尤其在早年,当时汉服爱好者才勉强接受了金属扣,可中衣穿在外衣之下显然不适合使用金属扣,且当时的金属扣并没有开始开模量产,找银匠制作的话价格在200元/对。一般人的思路就会做最常见的布扣/一字扣,有商家这么做了就被攻击了,可又不能使用暗扣拉链等,所以圆领对襟中衣反而使用的是普通钮扣。

△ J商家的圆领对襟中衣(因为使用一字扣而被攻击)

△ T商家的圆领对襟中衣(采用的汉服圈内比较接受的扣子)

△ 汉服圈比较接受的扣子样子

但是这种圆领对襟中衣比原来的交领中衣还没有市场,因为它连露出来的需要都没有,完全可以忽略。不过这种接近无领的设计比较符合现代人的着装体感,所以目前汉服商家会将它做成夏装的单穿外衣来推广

△ 圆领对襟汉服

这个发展走向和交领中衣何其相似!

至此不论是何种中衣,基本已经不再是汉服爱好者的必购清单了,它的销量与如今动辄以亿计的汉服市场格格不入,甚至于可能还没有那些汉服属性不那么明显的交领禅茶服上衣卖得好。

△ 交领禅茶服

中衣的没落,很难说就没有着装视觉导向的原因:能被人看见的才值得穿,看不见的就会市场逐渐萎缩。

本期话题的下篇接着“中衣”聊聊历史和传统中的中衣,敬请期待。

春梅狐狸 传统服饰

脸着地的藏狐,故纸堆里的服饰爱好者

[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 ]

如果喜欢 ❤ 记得关注

传统服饰

由服饰了解曾经的生活,窥见历史真实的模样,不妄自菲薄,亦不固步自傲。

笔者已出版作品《图解中国传统服饰》,请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