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九江银行上市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像前几天这样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官方媒体、财经新闻、社会新闻、吃瓜网友,各处都在讨论九江银行那个来不及推出的“彩礼贷”。

事件的起因是来自一张贷款产品的营销海报,海报上写着江西九江银行推出彩礼贷的贷款业务,宣传语是:彩礼开销不用愁,“贷”来稳稳的幸福。这款彩礼贷最高可贷30万元,年利率为4.9%,这比动辄5%以上的房贷利率要低了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的彩礼陋习让许多家庭苦不堪言,导致一些人不得不借钱筹集彩礼钱,从这个角度看九江银行推出的这款产品真可谓是精准抓住了“用户痛点”。可30万能不能贷来问问的幸福我们不知道,但很可能会给那些本来就拿不出30万彩礼的贫穷家庭雪上加霜。

在彩礼贷惹来网友炮轰后,从彩礼贷海报的二维码扫码进去,已经看不到彩礼贷的相关信息,取而代之的是九江银行另一款贷款产品的页面。

彩礼贷为什么会引起众怒?原本在国内一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重男轻女严重的地方,认为嫁女就是“卖女儿”索要天价彩礼的现象已经很严重,连中央一号文件都要对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可一个地方上市银行却突发奇想,想以设立产品、发放贷款的形式帮助本地单身汉“贷”出一个彩礼娶老婆。

我们知道,用低息房贷可以刺激楼市,低息经营贷可以刺激实体经济,低息消费贷可以刺激居民消费,而这个比房贷利率还低的彩礼贷,要是银行真的以此介入彩礼市场,不敢想象以后彩礼会高涨到什么地步。在江西、山西、河南、湖南省份的农村地区向来是天价彩礼的重灾区,彩礼攀比之风也愈发强盛,彩礼市场里面莫名其妙、异常顽固的攀比心理不知道是根据什么原理诞生。

而国内对于天价彩礼的争论少说也有十年以上,至今也没有争论出什么结果,虽然中国民法典1042条已经明确规定,“禁止借结婚索取财物”,这里主要指的就是借婚姻索取彩礼。而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指出,本条针对常见的索要彩礼现象,表达了法律对这种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可即便如此,各地的彩礼金额依旧不断拔高,没有一点回落的意思。

总之,有的地方娶妻必备的车、房、彩礼等新三大件,有的人即便把六个钱包掏个一干二净,也娶不起老婆,已有无数单身汉体验过女方在彩礼这件事上的攀比心理,原本说好,婚礼前又变卦嫌少的事无数次上演。

当然,彩礼贷还不算是最奇葩的,在江西的彩礼贷引发关注后,云南昆明的“墓地贷”很快被曝光了出来。3月16日,有媒体报道称,昆明某陵园与当地银行联合推出“墓地按揭贷”的金融服务项目,该贷款产品不设抵押物、贷款期限长达十年、最高能贷款20万元。

墓地也能按揭?这贷款难道是要“住进去”以后继续还么?显然银行在这款贷款产品推出之前就已经替贷款人想好了。该陵园的市场部经理表示,由于行业特殊,该业务不需要抵押,信用达的到就可以贷了。如果客户是五六十岁来购买,那么他的子女可以作为贷款人。

祖辈长眠、子孙还贷,这才是真正的传宗接“贷”。

九江银行的彩礼贷,终于在大地之南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战友”,再不用独自承受舆论的火力。如果仔细查询国内的新闻,其实会发现,彩礼贷、墓地贷等银行推出的特色贷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例如,2020年12月底,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某银行就与某公墓陵园合作,推出了针对购买墓地的贷款产品,还有厦门、安顺等地银行也曾被曝与当地陵园合作推出公墓按揭产品;2016年,江苏的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农业银行又与南京婚庆公司结婚乐推出“结婚贷”,最高可贷30万元,可分36期付款;此外还有个“二胎贷”,2016年,邮储银行、中邮消费金融携手家庭消费企业发布“二胎贷”,“只要一张亲子照和出生证明”最高可贷20万元。

无论是以前的婚庆贷还是彩礼贷,包括宣称自己是按揭贷,却没有任何抵押物的墓地贷,这些贷款的名字五花八门,但本质上都是银行面向特定人群发行的消费贷。

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主要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信用卡贷款四大块。近年来,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业务监管趋严,增长空间逐渐被压缩,那么个人消费贷款就成为银行发力点。

而柒财智库高级研究员毕研广认为,彩礼贷没有指定用途,可能用于婚前婚后买房、买车、投资、蜜月旅行、日常消费等任意一种花销,是一种“万能消费贷”。而没有标的清晰的消费贷款,甚至能够轻易变成“首付贷”,从而流入楼市。他认为:“‘彩礼贷’是以结婚为噱头进行宣传,小两口婚前买房也成为了当下‘刚需’,从这个逻辑上来讲,‘彩礼贷’也蕴含着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彩礼贷最高价格30万,差不多就是三四线城市一套刚需户型的商品房首付的价格。而推出这些奇葩贷款背后的银行,似乎没有动力做好资金流向监管和执行严格的风险管理。昆明“墓地贷”虽然宣称是为了实现“金融为民、金融便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实际上,央视网评论认为,“墓地贷”是无需抵押的贷款,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信用贷,不符合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的原则,也不符合监管机构严禁金融产品过度营销的导向。

其实,过度包装宣传背后,折射出了中小银行普遍面临线上消费贷产品的场景开拓无序、风控手段单一等深层次的行业困境。九江银行已经是上市城商行尚且如此,而其他没有上市,隐没在各个县城村镇的小微银行、民营银行,在线上消费场景拓展方面,可能会更没有底线。

同时,这些城商行、中小银行,普遍都面临着贷款区域限制的红线。2月2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直接提出“地方法人银行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监管认为,区域性中小银行被批准设立重要的动机在于服务区域性市场,但通过互联网贷款背离了服务本地市场的初衷,风险又完全无法控制。

不让跨区域放贷,这些中小银行便开始钻研下沉市场。原本,下沉消费贷增长势头十分可观。但是2020年的疫情减少了银行的线下柜台交易,据中银协报告,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达3708.72亿笔,同比增长14.59%;银行业平均电子渠道分流率首次突破90%,达到90.8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地方银行、中小银行相对的,是大型银行。但是,大型银行这些年几乎都在实行下沉策略,其社区金融中心已成遍地开花之势,早就开始与中小银行正面争夺有限的下沉市场资源。特别是在消费贷领域,大型银行天然的品牌效应对这些中小银行的碾压打击,让他们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一个地区内的人口总量和贷款需求是有限的。这意味着,这些中小地方银行能够赚取的息差规模十分受限,在大型银行加入竞争后,如果银行想要得到更多的放贷息差,就要多开发贷款产品。业务压力下,2021年,“彩礼贷”“墓地贷”等这些明知有争议、假消费场景之名、行过度消费和过度借贷之实的产品集中开始冒头。

不管是真想推出彩礼贷或者只是银行的营销手段,各种“奇葩贷款”的产生,已经足以说明企业生存压力之下银行为了放贷和营销只会不断突破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