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的话题一经发布迅速上了微博的热搜榜的前几名,短时间内阅读量高达好几亿,看得出来大家对这个话题也是相当关心了。

热搜一出,迅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很多人连全文都没看就急着跳出来发表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发布的通知针对的就是所有和科技公司合作的小额贷款公司,注意是所有公司,以及“禁止非持牌机构、小贷公司向大学生放贷”。大家了解比较多的就是花呗、借呗, 还有百度、京东和美团之类的也有这种做小额贷款的业务。

上面那位网友提到的小额贷款和网贷当然也在这次需要整改的内容里。自己不懂的东西不要急着出来跳脚,不然只能给大家看个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唧唧歪歪说有影响的基本都是买些有的没的,如果真的是考了大学又没钱上,国家助学贷款了解一下,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是0,这不比网络平台靠谱儿?再加上很多学校报名当日都开通了绿色通道,以及助学金和勤工俭学,足够支撑大部分人读完大学了,如果真的为了上大学学习,这种网络消费贷款不碰才是最机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生这个群体本来就是有特殊性,既是已经可以承担法律责任的成年人了,但是又大多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相比较之前的学生时代,空闲时间又多了很多,心思就从学习上飞到不知哪儿去了。

这几年,网上鼓吹消费主义和即时享乐主义的势头越来越大,在这些言论里,一个包、一块表、一顿昂贵的晚饭,仿佛就能体现出个人价值。

没钱?没钱的话平台可以先借你钱,日息只要几点几,几秒到账,既不要抵押也不要担保,只要把照片信息往上一传就能借下来几千几万块,好像不还钱也没事儿一样。

动脑子想想怎么可能有这种好事,虽然没有实体的抵押物,但是这个代价其实就是个人隐私、人脉、名声,甚至还有未来的信誉。

追债的想要你社会性死亡,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没有消费观念的大学生们,就在这种无良资本的鼓吹下,在虚荣心的诱惑下,乐呵呵地当了韭菜,捎带手欠了一屁股债。

顺便还要在国家想办法管理的时候发表这种失智言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真的无语子,没钱就不买。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不懂,还借钱抢着送,傻吗你。

少点虚荣,多点真诚,读读书长长脑子,别当了韭菜还给铡刀喊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