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阿联酋和美国NASA的火星探测器,几乎同时进入火星轨道!这也掀开了,人类在宇宙探索航行的新篇章。不难想象,随着太空飞行技术的日益提升,人类对于太空资源开发利用,有更深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茫茫宇宙的一次新航海时代,已徐徐为我们展开了!可关乎星际间旅行,我们也急迫地解决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在,茫茫宇宙中,为我们的航天器导航。

正如,16~17世纪时,哥伦布为代表的航海家们,从不怕旅途的遥远,但最怕在茫茫海路上迷失坐标、失去方向,不知道自己究竟到达了哪里?所以,对于任何一个身在旅途中的旅行者来说,准确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并找到回家的方向与路线,这是一切的希望所在。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如今的宇宙之中的航行。虽然,我们人类目前还只能在月地之间穿梭航行,但事实上,我们发发射的航天器,比如,旅行者1号(2012年)、旅行者2号(2018年),它们越过了太阳系的太阳风顶层,试图突破我们太阳系的束缚,真正地进入遥远的星际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显然,更广阔的视野,对它们来说,仅仅是时间问题。这次对于它们来说,是一次不归路,但对于其他航天器呢?或许,我们并不一定需要要求它们都最终返回地球或者我们的太阳系,但最起码的一点,人类还是希望收到它们信息的时候,能在我们的星图上,精准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同样很有意义。特别是它们离地球、离我们太阳,越来越远时,光来回的通讯,可能都会折腾上几十个小时。

所以,尽快开发出,能应用于宇宙中的导航系统,如今就变得很重要了!甚至,在我们未来的宇航器上、星舰上,我们甚至不需要与地球通信,直接通过通用版本的星际地图,识别自己的位置,并按预定的轨迹,不断修正调整自己的角度方向与速度,飞抵我们的目的地。

而人类的第一套宇宙中的导航坐标系统,如今由天文学家——科林·贝勒·琼斯(Coryn a.l. Bailer-Jones),第一次提出!他利用人类所测定发现的恒星,在宇宙中不同位置远近距离,再结合恒星的位置和不断移动的光线信息,尝试论证开发这套导航系统的可行性。

德国人琼斯教授,很显然,不是第一个想用这样的方式,给我们的宇航飞行器定位。比如,美国的NASA,就一直在研究恒星中的特定个体——脉冲星,利用这种进入恒星寿命末期的天体,其自身会很有规律地发出脉动信号,这种特定的信号作为太空的GPS,形成定位导航系统。

不过,这样的办法,也有其巨大的缺陷,比如,星际物质信号的失真,若遭受不同天体影响时,或许航天器在更远距离时,所收到的信号会不会失真,这些都会导致导航系统的精准度和效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德国人,在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工作的琼斯教授,就不指望着一颗两颗的恒星了,他更大胆地想用整整一套恒星目录。然后,根据从航天器的角度,去看这些恒星的位置变化的方式,再计算出航天器在六个维度(包括了:三个空间维度和三个速度维度),然后核算出自己的具体坐标,对比地球所在的位置,从而最终达到较高精度。

对于自己定义的这套恒星目录,德国人考虑很周密:我会让航天器,从离开太阳时开始,就会依据视差、像差和多普勒效应,测算自己所观测到的不同恒星的位置和速度,与地球的对应的目录恒星信息,相比较,计算其变化值。

接着,还会通过测量成对恒星之间的角距离,也将其与地球的目录,相比较,最终通过迭代修正,计算机繁杂的计算,最终推断航天器的坐标。

通俗点理解,不同于地球上,我们定位的GPS,基本都是一个固定值,而在宇宙中,几乎万物都在变化,甚至包括了宇宙空间和时间,所以这个坐标参照物,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中,涉及了几个常见的测量概念:

第一,视差和像差,这是由于我们地球的运动,以致引起的恒星位置的明显变化。同样,对于航天器本身也一样如此,所以,这个视差和像差,就必然要进行合理修正!

第二,多普勒效应,是指宇宙中最常见的测距方法。会根据恒星发出的光波波长的变化,特别是这种变化,会受恒星与运动观测者更近、或更远时,会发生波长变化的特性,从而记录探知自己坐标的变化状态。

第三,两个天体的相对位置,比如我们的地球,还有远离地球的航天器,它们会分别看到处于不同位置的恒星排列.......

当然,这些科学原理,还有具体的困难细节,并非一两句话就能完全表达清楚,但不管再难、精准度是否还是有一定偏差。人们都已经开始执行编制第一套三维的银河系地图,通过这个地图各主要恒星位置的描绘,天文学家们,或许会给人们提供一份迄今为止最精确的银河系地图。

当然,这套系统要精确使用,当然是要有一套精密的算法。而贝勒-琼斯教授,则已经开始尝试利用模拟星表,测试了他的系统。第一套数据,他利用了1997年编制的依巴谷星表,以它附近的恒星,作为参照物,模拟测试了相对宇宙飞船的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计算机的模拟计算,虽没有直接在宇宙航行的卫星计算那样精确,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判断这个方法的通用性。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测试导航系统是否能够工作。

这次测试中,编入系统中的恒星标的物,有20颗恒星,用以计算和锁定宇宙航天器的位置和速度,如今的测算精度,大约在3个天文单位左右,以及航天器2公里/秒以内的移动速度时。

他们认为,这种系统的精确度,应该是与恒星数目,成平方根成反比。换言之,录入系统中的恒星数量越多,精确度会越高,比如录入系统有100颗恒星时,他们的精准度可到达1.3个天文单位和0.7公里/秒。

当然,这套系统还是在理论设计和模拟阶段,还未正式实际应用!从某些细节上考虑,比如,该系统没有考虑恒星细微变化值,还有仪器的所能承载的计算能力。特别是在未来,若他们还能结合NASA最新研究的脉冲星导航同时使用,这样的话,这两个系统还能相互取长补短,尽量减少彼此的缺陷。

很显然,距离未来的宇宙航海时代,我们已经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