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神秘的三星堆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世人关注,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出土的一系列文明总是能够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在一、二号坑发现35年后三星堆考古再次受到了全球的瞩目。

三星堆的未解之谜

迄今为止,三星堆文明还存在着很多未解之谜。人们都非常好奇,5000~3000年前,在古蜀地区到底生活了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相貌几何,又发展出了什么样的文明。

1986年,在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的底部,发现了一种数量巨大的文物——贝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家们经过清理,累计出土了4600多枚贝壳,它们大小均匀,有的还经过了加工,可见每一枚贝壳都是古蜀人精挑细选出来的。

后来,专家们经过鉴定,这些贝壳主要有三种品类,数量最大的是虎斑贝,其次是卷壳贝,最少的是环纹贝。

不过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它们产于印度洋北部地区(主要是孟加拉国湾和阿拉伯海之间的地区)。地处内陆盆地的三星堆,为何会出现如此之多的齿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海贝又是如何输送入蜀?对此,学界还没有答案,目前关于三星堆与世界文明的交流,都只是学者的科学推测和假说,更多问题还需要等待进一步的考古研究。

有专家推测古蜀国当时已经开辟了对外贸易的通道,而这些海贝就是他们交易的货币。

从考古发现来看,用海贝充当货币并不奇怪,在中原地区也曾出土过大量的海贝,比如仰韶文化遗址,商周遗址和贾湖遗址等,而且中亚和欧洲的原始货币也是海贝,因此对当时的古人来说,海贝是最珍贵的东西。

青岛贝壳博物馆馆藏 商代 贝币

贯穿整个华夏历史的贝币

“海贝”是一种天然贝类的壳,最早是被古人作为饰品使用的。

在古代贝壳还被赋予了“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女性怀孕之后就会佩戴贝壳,古人认为贝壳可以帮助孕妇顺产、多产。

慢慢的“海贝”因其便于携带、便于计数的特点,逐渐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也就是最早期的货币,史称“贝币”。

贝币是钱币的“始祖”,产生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因此“贝币”极具历史价值。

贝币的种类有很多,包括海贝、骨、石、陶类贝币、玉贝币、铜贝币、鎏金、包金贝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公元前19世纪到16世纪,大约3500年前,在河南殷墟妇好墓等地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海贝,这是中国人用海贝加工制成的贝币。

经加工的天然贝币形体一面有槽齿,贝币表面光滑美观,小巧玲珑,结实耐磨,便于携带,这种贝币主要出产于东海、南海等海域,反映了当时商界的交流情况。

因为海贝的价值极高,所以也成为当时君王赏赐群臣的首选之物,而人们也以得到君王赏赐的海贝为荣。

在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叔德簋上有一行铭文:“王益叔德臣姪十人,贝十朋,羊百。用作寶尊彝。”专家们经过研究,确定铭文记载的是周成王曾在成周举行祭祀,结束之后赏赐给这位叫德的人十朋海贝和一百只羊。其中,朋是货币单位,1朋约为10枚小海贝。

在西周时期,铸造青铜器是一种礼制,而“德”铸造青铜器记录被赏海贝一事,说明他对此极为重视,虽然我们现在看来只有100枚海贝,但在当时或许能让他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随着三星堆新坑的挖掘相信当8个坑的面貌,全部展现在我们面前时,这些未解之谜就会有相应的答案像考古剥去地层一样逐渐接近历史和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