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五哥读书。今天我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叫《人物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作者刘劭,他是古代三国时期的人物,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当时的名臣,历任曹魏尚书郎、散骑常侍、陈留太守等官职。刘劭其人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曾经执经讲学,也是推动汉学向魏晋玄学过渡的重要力量,曾著有多部古书,但大多已经失传,目前仅存的只有《赵都赋》、《上都考官课疏》等著作,而《人物志》作为一本识人选才的经典,被历代君臣所关注,才得以流传至今。

本书带有一定的玄学性质,其中也融入了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对研究魏晋学术思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本书的主要价值还在于,总结出了一套识人选才的理论,这为后来帝王的品德定位、量材授官提供了方法论,也可以说是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学的基础理论。

关于玄学,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易经》,而且很多人也都认为,易经就是一本教人算命的书。的确,易经里面包含着非常深奥的玄学理论,我们不能单方面的否认它具有算命的功能,虽然时下也有很多所谓的大师,顶着易经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易经仅仅是一本算命的书,它又怎么配得上群经之首这个名头呢?事实上,易经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通过对自然规律的分析,总结出的一套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理论,当然,还有一些我们暂时还无法理解的玄学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之所以在这里谈到易经,是不希望大家对现在要解读的《人物志》产生误解,从而陷入到算命的怪圈。

在本书中,作者所表达出来的基本思想是综核名实,核是考核的核,也就是全面考察人物是否跟他表露在外,或者传说的相符,作者综合易经的理论,将人的筋、骨、血、气、肌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再通过人们外在的表现,最后衍生出九种不同的气质,也就是古代常说的九征。当然,想要综合评判一个人并没有这么简单,作者还依照不同的才性,将人物分为兼德、兼才和偏才三大类,最后再通过所到达的层面给出评判,并给出一套系统的全面的选才方略。

我们都知道当今社会的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老板用对了人,就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如果用错了人,将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为了选拔合适的人才,后来就弄出了一套人力资源学,而《人物志》在我国古代就相当于现在的人力资源学,两者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区别。

现在的企业,一般都会通过面试来筛选人才,面试官一般会要求面试者填写一份简历,并且细述曾经的工作经历,以及家庭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情况,甚至是一些个人的隐私,而面试者也会询问一些关于公司的情况,当然也会很直接地讨论薪水的高低。总之,在双方交涉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拿到台面上来谈。而在古代呢,双方想要了解的情况跟现在差不多,但做法却完全不一样,我国的古代人是比较含蓄的一类人,很多事情是不方便直接去谈论的。因此,双方只能通过对方外在的表现去猜测。当然了,猜测也要有一定的依据,绝对不能想当然地瞎胡猜,而《人物志》就给我国古人提供了这样的依据。

话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既然现在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还有必要去研究古人的这套理论吗?我要说是,非常有必要,特别是中国人。因为,我们中国人自始至终都有含蓄的一面,在有些场合还是有很多问题不能直接谈。在这里,我们就不过多赘述,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有体会。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很好地研习这本古代的经典名作呢?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多说一点。根据历史的一般规律,每一件事物的产生都有着特殊的背景和历史必然性,而想要全面地了解一件事物,就很有必要去了解它背后的成因。因此,我们本期内容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人物志》成书的背景和历史,接着再讲解这本书的内容。

首先,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人物志》会产生于三国时期?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唐朝时期韩愈的故事。他最有名的诗句当属“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根据前面的内容,以及我们的常识,我们已经知道了人才对于每一个王朝的重要性。每一个当朝者,都应该抱着求贤若渴的态度,去寻找和挖掘有用的人才,况且那时候已经有了选拔人才的理论依据,而韩愈为什么还会发出这样的悲叹呢?难道说唐朝的当朝者都是昏庸的君王吗?或者说当朝者没有悟透这套理论的精髓,以至于让韩愈这位大贤流失在外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正地说,这种说法在理论上说得通,但在现实中完全站不住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时的韩愈可是相当出名的人物,而唐朝的皇帝也并不傻,他肯定对韩愈进行过全面的了解,也知道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但是,韩愈为什么就没有得到重用呢?其实并不是皇帝不想用,而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或者可以说,韩愈当年可以做的事,还有更好的人选。韩愈所处的年代是一个比较和平的年代,社会没有太大的动乱,时局也比较稳定,当时的唐朝社会制度以及官僚体系都比较完善,每一个职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也就是说,重要的位置别人已经占下了,而且也没什么不妥的地方。

在皇帝看来,韩愈再怎么有能耐,但用不用他,也没有什么损失。既然是这样,又何必为了用他而得罪其他人呢?就拿现在的企业来举例,在企业刚起步阶段,往往都会大批量招人,门槛也比较低,很多人也被放在重要的位子上,但等到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后,不仅招人的门槛提高了,而且大量的人才也会被放在基层的位置。这并不是说企业壮大后就不重视人才了,而是到这个阶段确实不需要再进行大的人事调动,之所以还在不停的招人,只是为企业入新鲜血液而已。虽然现在的企业也有一些空降兵,但毕竟还是少数,这就是当年韩愈得不到重用的原因。

但是,对于人才的选拔,三国时期就呈现了完全不一样的情况。三国时期群雄四起,各地争据,战火纷飞,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既然战事增加了,那么肯定就要有带兵打仗的人,但军队的组成部分又非常复杂,比如说,每一支军队都要有统帅,统帅之下还要有出谋划策的军师,当然还需要军需官、文书、各级的将领等等,在军队的背后又需要有强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也就是说方方面面都需要人。除此之外,每一方诸侯也都不止有一支军队。人员的需求量可想而知。

其次,由于当时三国鼎立的局面,导致了人才的分散。当时的人才如果集中到其中的一方,或许是足够的,但分散到三个诸侯国就显得有些顾此失彼。

再来,由于战乱的缘故,一大批能人志士都选择了消极遁世的态度,比如说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以及当时的大贤司马徽等人。从表面上看,徐庶只是为了保全名节,但事实上真的这么简单吗?并不是,徐庶是一个聪明人,他不愿为曹营出谋划策不是因为他恨曹操,而是他对时局看得更透彻,根据曹操的所作所为,他清晰地认识到,这三方的势力谁都不能帮,因为帮助了这一方就会得罪另一方,而这一方最终失败的话,他必定不会有好下场,但当时的他又看不透到底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哪方都不帮才是最佳的选择。

总之,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人才就成了当时非常稀缺的资源,然而,人才虽然稀缺,但事情还总得办,这该如何是好呢?那就只能从瞎子里面挑将军了,只能降低录用的门槛。那么,在这种前提下,各方诸侯必然会下大气力吸引天下的人才投入到自己的阵营中。但是这中间也有点问题,那就是,吸引了这么多人过来,总不能白养,好歹也要让他们发挥点作用。但是,这里面难免有一些浑水摸鱼的人,该怎么去甄别和加以利用呢?这时候就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选才方案,于是就催生出了像《人物志》这样看人识人的理论。但是,由于当时人才的稀缺,必是很难选出各方面都称心如意的人才,只能是根据这些人才各自的长处,然后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加以利用。比如说,猛张飞出谋划策不在行,但上阵杀敌是一把好手,那么就让他去领兵打仗。再比如,神笔马良出谋划策和打仗样样不行,但他擅长画画,那就让他去绘制地图。

讲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三国时期的确有产生《人物志》这种理论的大环境,但春秋战国时期以及秦末农民起义的那段时间,不也是群雄四起,天下动乱的时代吗?为什么那个时候就没有催生出这种理论呢?这里面当然是有原因的。了解过先秦以前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那些年代,人们的士族观念特别重,特别看重出身和名望,一般都采用的世袭制,而到了汉朝后,又开始推行荐举制,因此,这种科学合理选拔人才的理论,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但到了三国时,由于制度和观念彻底被打破,再加上动乱的时间跨度又比较长,所以这种理论就会被派上用场。

但不管怎么说,《人物志》产生于三国时期,必定会带着那个时期的缩影,我们在研习本书时,还是要避免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

下面我们再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人物志》会出自曹魏,而不是其他两个诸侯国?

说到三国的曹魏,就必定绕不开曹操,本书之所以能够编著完成,也离不开曹操的影响。曹操的雄才大略我们不多做赘述,今天只谈他对人才的态度,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当属于他对关羽的挽留。当年关羽流落曹营时,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悉心关照,为的就是感化关羽的心,留住关羽的人。甚至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杀掉他的六员大将时,曹操仍旧不死心,最后还以战袍相赠,为的就是关羽日后能够重回他的阵营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曹操对于人才的包容度。当然,根源还在于他的惜才。曹操的惜才,从他对待司马懿、许攸以及庞德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事实上,在曹操眼里,只要是人才,即便他有致命的缺陷,也能很好的为己所用,这也给本书作者刘劭思想带来很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说刘备和孙权不重视人才,三顾茅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人物志》之所以能够出于曹魏,还有一个原因就在于,曹魏的势力最强大。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疑惑,这怎么能跟势力的强弱联系起来呢?事实上,这里面有很大的关系。曹魏的势力大,就意味着它有强大的力量来保护生活在这里的子民,而人们的生活也就更加安定,有了安定的生活,人们才会有多余的精力去考虑其它事情。拿当今社会来举例子,国防力量过硬的国家就不会受到外敌的入侵,在这里的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也可以安心地做着科研或者其他方面的研究,但生活在战乱国家的人民,他们每天都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哪还有心思去考虑这些事情呢?再看看三国时期的情况,大部分文学作品不都是来自曹魏吗?因此,曹魏实力的强大也为《人物志》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当然,任何一本著作的问世,主要功劳还需归属于作者本人。

本书的作者刘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精通经学、法学、文学、天文学和人才考察学等。由此可见,刘劭其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思想型人才,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他跟随了曹操。在刘劭年轻时,他就在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手下任职,再加上他善于思考和总结的特点,所以,他对曹操的思想和人才观非常了解。

而在魏明帝曹睿时期,他又亲自参与了全国官吏考察标准的制定,这又促成了他选才理论的形成。然而,虽然刘劭当年是曹魏官员,并且也是从事与选才相关的工作,但由于《人物志》并非奉命而作,因此,本书所表达的观点就少了许多政治因素的影响,更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作者原本的思想,因此就有了更高的参考价值。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本书的作者毕竟生活在非常久远的时代,在思想上也会受到历史因素的制约。比如,在书中,他就认为:人的本质来自于阴阳和五行。因此,人的本质是不可改变的,虽然他也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但总体还是认为,人们的先天资质才是决定人才属性的根本。

但,世事无绝对。关于这一点,连易经也没有否认变数的重要性,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好了,以上就是本书关于著作成书的历史背景。为什么要先讲本书的历史背景呢?这是因为,在面对古书时,只有了解了它成书的背景,才能更加客观的分析它。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下本书的内容。

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以上是作者自序中的第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讲,能够被圣贤们称赞的就是人们的聪明才智,而聪明才智中最可贵的就是知人之明,能够做到量材适用,就能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这样以来,各行各业都能够兴旺发达。这也是作者的人才观。本书主要讲的内容就是如何给人才分类,如何发现人才,以及如何合理地使用人才。

但是,作者在讨论这些问题时,首先排除了两类人,君主和圣人。我们来看看作者为什么要排除这两类人。

首先说君主。作者认为,君主的职责是洞察各种人才的能力,然后合理的使用,君主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倾听和赏罚,而给出建议和执行命令的则是臣子们需要做的事。作者表达的总体意思就是,作为当朝的君主,他是制定规则的人,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因此,臣下也就没有资格对他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当然,作者之所以要表达出这种观点,还是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毕竟他是生活在一个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的年代。

再来看圣人。作者认为,圣人是在各方面能力都达到超凡脱俗境界的人,他们和天地一样,完全调和了阴阳之气,那是一种至高至伟的境界,是凡夫俗子无法理解的,因此也就谈不上去分类和比较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对人才的分类。前面我们讲,刘劭在对人才分类时,主要的依据是根据阴阳五行的不同特质划分出来的九征,分别是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这个怎么来理解呢?也就是通过这九种人类固有本质的不同外在表现来划分。这话看起来不太好理解,我们举一个直观的例子来说明,比如说,我们想把一堆衣物分出个好坏,但首先要把上衣分一堆,裤子分一堆,再把鞋子分一堆,这样的目的是便于下一步在相同类别中作对比,而作者分出来的九征也就起到这样的作用,这并不是人才类型的分类,而是进一步比较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作者又根据不同的才性,将人物分为兼德、兼才和偏才三大类,又通过德、法、术三个层面,依其偏向,又将人物分为十二才,分别是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雄杰。

我们先来解释兼德、兼才和偏才。其实这种分类方法大家很容易理解,兼德就是指德才兼备的那类人,他们既有经天纬地的治国才能,又有高尚的品德,放在古代来说的话,就是丞相的最佳人选,如:姜子牙、诸葛亮、房玄龄、张居正、王安石、魏征等人。那兼才呢?就是指有多种突出才能的人,比如说三国时期的姜维、陆逊、周瑜、司马懿等人,不仅善于出谋划策,也能够冲锋陷阵领兵打仗,而且也有顾全大局的一面,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一定的包容度,因此就能担任军队的统帅。而偏才呢?其实就是指某一项才能特别突出的人,比如说周泰、张飞等人,虽然勇力过人,但身上的缺点也不少,像这样的人,其他的事情不必过多地考虑,只要能够打好每一仗,也算是人尽其才。总之,只要加以约束,也是可以派上用场的。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十二才。

先来说清节家,清是清正廉洁的清,节是气节的节,这类人的特点是道德比较高尚,也属于那种有点清高的人。总之,这类人满腹经纶,但又不善俗务,要让他们把满腹经纶去付诸实践,他们是放不下架子的,但要是执经讲道,教书育人,他们又是滔滔不绝的。因此,他们比较适合从事礼法教育一类的工作。

关于法家,这个其实就非常容易理解了,他们这一类主张的思想跟法家学派的思想差不多,总体来说就是始终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他们的关注点大部分也都在当时的律法上。因此,这类人就比较适合从事与律法相关的工作,比如说,修订法律条文,拟定一些制度等。

关于术家,他们是一群善于出谋划策的人,让他们真刀真枪地干,他们可能不行,但却可以躲在幕后出一些出其不意的计谋。

关于国体。古语云,大臣辅佐国君,犹人之有股肱,故称之为国体,在古代,国体一般指的是大夫这一类人。

关于器能。器能的本意是才能,而在本书中的意思指的是有一定的能力。这一类人,他们在某些方面可以独当一面,但还不足以统筹全局。在这里,并不指他们只有某一项或者几项偏才,而是说他们的能力水平还不是很高,格局也不是很大,不能担任太高的职位,但做一个地方的官员,治理一方水土,管理一方百姓还是可以的。

关于臧否,其本意略带贬义,有批评、评比等释义,但在本书中并不是这个意思,它指的是明辨是非。这类人有一个特点,气量狭小,胸襟不够宽阔,容易产生嫉妒心理,也容易看不惯别人,属于是特立独行的一类人,他们有自己的长处,但做某一个团队的一把手那却是万万不可。

关于伎俩。在这里,它并不是指我们现在常说的小伎俩,也没有贬损的意思,而是指这类人只有一种单纯的技能,其他就别无所长,就比如说像马良这种人,打仗不行,出谋划策也不在行,但画画却画的非常棒,而且工作起来也不嫌累,那么就让他去描绘地形图好了。放到现在来说的话,就像那种技术工,或者是工程师一类的从业人员。

关于智意,智是智慧的智,意是意思的意,这类人相对来说,就属于那种很厉害的一类人。他们既有很高的智商,也有缜密的心思,这样的人出谋划策肯定是没问题,而且也能通过细枝末梢判断出情况的变化,也随时都能够对自己的决策做出合理的调整,简单理解,就是随机应变能力比较强的一类人。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曹魏的荀彧、和司马懿等人。

关于文章。这个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文笔流畅的,善于舞文弄墨的一类人,这其中著名的人物就很多了,像三国时期的建安七子,南唐后主李重光等。

关于儒学。我们这里所说的儒学并不是指孔子的儒家学说,而是指那类擅长学术研究的人才,这里的学术研究就不单指文学方面的,它包括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对比现代来理解,比如说研究电气的、研究化学的、研究天文学的,他们不一定能够制造出量产的产品,但在某一个领域上还是能做出巨大贡献的。比如爱因斯坦,我们都知道之后的原子弹是基于他的相对论发明出来的,但他自己却没有付诸实施。也就是说,他们永远停留在研究这个层面上。

关于口辩。这一类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思路清晰,能言善辩。诸葛亮的舌战群儒我们都非常熟悉,那些如他一样,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人就属于这一类。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例子,比如说春秋战国时期涌现的一大批说客,还有三国时期的马谡。当然,马谡虽然失街亭,但他绝不是仅仅能言善辩这么简单,我们只是拿他的善辩做个案例来说明。

关于雄杰。这类人就属于那种杰出的军事人才,他们一般都表现的比较沉着和冷静,对军事和战争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根据整体的战争情况作出英明的战略抉择,他们有时候虽然也会打败仗,但绝不会被一城一池的得失扰乱整体的思路。三国时期陆逊在夷陵之战的表现就可以看出端倪,我国近代的朱德和林彪等人也是杰出的代表。

好了,以上内容就是我们对十二才的一个简单的介绍,听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根据才性分出的兼德、兼才和偏才这三类,似乎跟十二才有很多重复的地方,其实这也没什么值得惊奇的地方,因为这只是一个粗分和细分的区别,我们还得拿衣物分类来举例,不同于上衣、裤子、鞋子这种分类,我们本次按照颜色来分,那么相同的颜色中肯定会出现同样的上衣和裤子,或者和鞋子混在一起的情况。这就是三类才性和十二才的区别,关于如何分类更好,其实取决于个人习惯。

说完了人才的分类,下面就要讲一讲如何选才了。

事实上,从上面讲解的内容看,《人物志》对人才的分类还是比较细致的,有了这个分类标准后,选才者就很容易把候选人分门别类进行对比了。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本书给出的方法是八观,因为原文相对晦涩难懂,所以,我们在这里直接讲翻译后的核心。

第一观,以观察一个人的心地和性情,来判断一个是善还是恶。第二观,观察一个人变动状态下的反应,从而去判断他稳定状态下的性格。第三观,观察一个人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状态的表现,从而去判定他的某一种才能和性格。第四观,观察一个人做一件事时的来龙去脉,从而去判断他某些方面的薄弱。第五观,观察一个人爱与敬两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他人际交往的情况。第六观,观察一个人情欲的变化,从而去判断他是否具有高尚的品行。第七观,观察一个人在某些方面的缺陷和短处,从而去判断他另一方面的强项和优势。第八观,观察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从而去判断他的通达程度。

那么,这个“八观”选人的方法到底有效吗?在这里,我们不敢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率,但以现在的眼光看,通过一个人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以及着装仪表等情况,确实能够判断出一个人在某些方面的特质,而且现在也有很多科学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在现实中我们也能看到大量的实例。

三国时期的刘备在第一眼看到马谡时,就觉得他言过其实,不堪大用,最后果然就栽了跟头。还有曾国藩,当年李鸿章带了三个人去找曾国藩,让他给他们安排职务。李鸿章的本意是让曾国藩对三人进行一段时间考察之后再做决定,结果曾国藩当场就做出了安排。他是怎么快速的做出决断的呢?其他二人暂不多说,只说其中的一位。曾国藩在看见此人自始至终挺拔而立,他器宇轩昂,不卑不亢,而且在跟曾国藩对视时,丝毫没有表现出卑躬屈膝的样子。因此,曾国藩就认为,此人日后必定能成为一名杰出的将领。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后来那个大名鼎鼎的刘铭传。事实上,曾国藩在识人选才上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而且也很少有看走眼的时候。再后来,他还专门编纂了一本相人识人的书,就是那本被奉为人才学教科书的《冰鉴》,而本书的基本理论正是来自本期主讲的《人物志》。

至此,本书的核心内容就为大家讲解完毕,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我们知道,每一件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特殊的背景和历史必然性,《人物志》这本古书也不例外,它之所以会产生于三国时期,主要在于当时诸侯纷争的局面,以及各诸侯国对人才的需求。而本书的价值就在于,教会选才者如何选拔人才,如何将人才分类,以及如何合理地使用人才。

那么,在当今社会,我们研习这部古书有什么意义呢?除了识人选才的功能外,它更是一部为人处世的哲学经典,他教会我们如何趋吉避凶,并且不断地完善自我。

五哥读书,每天一本好书精读。和我一起,精进学习,自我迭代。

本文由董浩读书app创始人、《粉丝经济学》作者吴高远先生(网名五哥)原创撰稿。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