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定资料

总体来说,近三年遴选题目中给定资料的数量不多,每道大题约有1-3则材料,材料内容类型主要有理论政策描述、地方具体案例、公文节选等。其中理论政策多是中央层面的宏观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紧跟时代热点;地方具体案例中的对象层级一般较低,县市一级出现频率较大,当然也会有部委中的直属单位。

2.主题选择

主题选择紧扣时代脉搏,容易命中,不刻意规避热点,且选择的主题较为宏观,不像公务员题目般抽象,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生态环境保护、2017年年中的精准扶贫、十八届六中全会、秸秆焚烧;2016年中的食品安全(毒草莓、网络订餐)、两学一做等都是当年度最赤手可热的话题。

前两道大题的主题一般为社会民生类话题,素材表现出以下特点:

关注三农问题。基本每年都会为三农专门设置一道题目,如2020年最后一题提到了第一书记与脱贫攻坚、2019年第二题的立体停车库、2017年第一题“精准扶贫”和第二题“秸秆焚烧”、2016年第一题“毒草莓”、2015年第二题“农村环境污染”2014年第一题2-3小问“扶贫工作”、2013年第三题“帮扶调研”......都紧扣三农主题,体现对最基层的人文关怀。

重视百姓民生。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话题都是考试的重点。例如,食品安全是近几年民生话题中最为敏感和热门的话题,也是百姓最为关注的内容。中央遴选的题目中多次出现食品安全相关的内容,2016年第一题和第二题都是此话题内容,总共分值为35分。此外,民众出行问题、教育问题都分别出现在2015年和2011年中央遴选题目试卷中。

存在话题重复现象。以往题目中涉及过的话题,在未来的题目试卷中仍然有出现的可能。扶贫工作在2013、2014、2017、2019、2020年中均出现过,只是出题维度不同。

第三道大题其涉及的话题多为党风党建内容,多从公文完善、改错等角度进行性质题目,紧扣政府机关学习内容,例如2020年第一书记与脱贫攻坚、2017年“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2016年“两学一做”、2015年“诚信建设”、2014年“群众路线学习”。此部分内容命中概率最大,在授课过程中要提醒学员关注单位内部定期组织的党风建设学习活动,争取在日常工作中提升自己对理论政策的理解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