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门客 ,又称食客。从西周到春秋再到战国时期,“门客”逐渐从奴隶阶层脱离,因为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大变革时代。到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门客已经是一种当时非常盛行的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各国贵族为了巩固其地位,都会从社会上专门招收人才。各诸侯为了增强国力在争霸中取得胜利,往往会不在意其出身是否卑微,而招纳至自己门下好生供养,这也就给了那些拥有一技之长,但出身低微的人提供了一个晋升渠道。

当然这些所谓的门客也不会“白吃”,他们会为自己的主人效劳报恩,有才的出谋献计,趋吉避凶等。有武功的出力,也算是现在俗称的“打手”吧。因此贵族们在远行或会见重要人物时,都也随身带着一些自己的门客,以便随时保护自己的安全。

当然这些“门客”的人生目标也并不是只求有口饭吃,他们也是有求富贵、取尊荣、建不朽功业之心的,只不过他们的出身限制了自己的理想,于是便通过依附某个权贵主子,将自身“工具化”,以便来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

这些门客的身份和家奴是不同的,平时没有固定的工作,不必干杂役,照样吃喝领工资。只是主人需要他们办什么事时,才给他们安排工作。

门客也按其作用不同分为若干级,最低一级只到温饱的程度,最高级别的门客则食有鱼,出有车。门客主要作为主人的谋士保镖而发挥其作用,必要的时候也可能发展成雇主的私人武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养门客对于那些权贵们来说,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炫富”。和现在的有钱人喜欢开名车、戴名表、买名牌包包类似,都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因此凡是投奔到他们门下来的,只有认为有点本事的,权贵们都会供养他们。这些门客有着各式各样的本领和才学,当然也有一些是如鱼目混珠、滥竽充数没有真实本领的人。

比如齐国的孟尝君,据说流浪到孟尝君家的门客最多时有3000余人,吃喝穿戴竟然和孟尝君一模一样的,孟尝君完全和他们打成了一片,天天聚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也就是说,孟尝君不仅在物质上给他们好处,精神上也高度尊重他们,给他们面子,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了。

孟尝君当然也不傻,想做他的门客必须得有本事的,哪怕是杀人避仇,亡命江湖之流,他也收,但如果是没有一技之长的,不能帮助他巩固在齐国的专权地位的,这些人他可是一概不要,比如孟尝君就曾经亲自拒绝了一个没用的老大爷。

门客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并不像现在的雇佣关第,很多门客都是有骨气的忠义之士。比如当秦王免去吕不韦的丞相职务后,吕不韦的三千门客并没有因为主人的没落而树倒猢狲散,而是跟随吕不韦去了洛阳。

秦国的一统大业建立后,天下共主,不再有很多诸侯,天下只有皇帝一个主人,要效忠就只能效忠这一个人!于是门客之风逐渐走向衰退。虽然在西汉初年门客之风再次盛行一时,但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门客就彻底走下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