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0日,天能锂电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深圳召开,行业相关部委、协会、专家学者,就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行业协同发展、重构天能锂电发展战略等内容展开了深入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天能自中国锂电产业总裁私享会、天能锂电技术路线专家研讨会后,在一年内召开的第三场重磅会议。透过这三场会议不难看出,天能锂电已有战略领跑行业未来发展之势。

01东风正当时,顺势大有可为

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包括锂电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足见国家对新能源产业重视程度之高。新国标落地后,新能源汽车普及应用及共享、换电、租赁等电动车运营新模式出现,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步入高增长的新时代。锂电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迎发展新机遇。

天能一直致力于在做强做大做精铅蓄电池的基础上,全面布局锂电产业,坚定不移发展智慧能源、高端锂电、锂电回收等新兴业务,助力新能源行业加速发展。以国家重磅部署“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为契机,天能将抓住全球新能源产业步入高增长新时代这一发展机遇,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锂资源、完善的锂电产业链,以及庞大的人才储备和相对成熟的技术路线,把产业规模利润越做越大,把产品质量越做越好,把业态模式越做越新。

今年,锂电产业上下游企业着手积极布局全球化,而早在2019年,天能就与法国道达尔集团合资成立天能帅福得公司,携手进入高端锂电领域,将SAFT的锂电技术与动力锂电池应用场景相结合,为电动车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动力源。从天能帅福得高能锂电池项目破土奠基,到南太湖锂电产业园加快建设,再到湖州新能源锂电项目最近开工,天能锂电产业发展乘东风之势,正进入快车道。

02技术当创新,掌握核心科技

在短期内,动力锂电池仍是主流动力电池,氢燃料、固态等电池技术日趋成熟,有望在未来实现全面商业化应用。作为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军企业,天能在铅电、锂电与氢电三条产品技术线上持续发力,重构动力能源产能布局,擘画未来发展新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天能在锂电技术层面保持创新宽度与深度,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聚焦锂电应用的安全与可靠。一是通过数字工厂的打造、产品智慧管理系统的应用及全球先进设备的引入,充分保障生产安全;二是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院校的合作,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并举,研发高安全性锂电产品。

以电动两轮车为例,天能锂电的安全系数因技术升级而得到显著提升。首先是航天级锂电池工艺的应用,颠覆行业固有的划分标准,重新定义安全等级;其次是依托全国40万家终端的多元化服务体系搭建完成,能充分满足不同场景的安全需求;最后是产品搭载的BMS智能安全管理系统,实现用户安全保障全天候、无死角。

此外,天能在新能源锂电池、储能用锂电池、工业锂电池上也已全面建立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安全体系,以持续的技术创新助力产品安全保障一直处于最佳状态。

03履行“碳”责任,赋能美好生活

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给中国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天能发源于“两山”理念诞生地湖州,始终致力于以持续生产清洁能源助力构筑绿色世界、赋能美好生活。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向“两会”提交了20余项议案,其中包括了《关于编纂<生态环境法典>的议案》《关于进一步动力锂电池再生利用的议案》等多项关注生态环境的议案。这些议案的背后,是天能几十年如一日为还原绿色地球所做努力的缩影。

天能坚持“资源回收再利用+新材料”双轨驱动战略,2018年起,在浙江长兴规划建设年处理10万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新材料基地。一期项目已经建成,可实现年处理2.3万吨废旧锂电池,与同产能的原矿企业相比,年可减少废水排放125万吨,废渣排放92万吨,废气排放数千吨;年可再生新材料电池级碳酸锂3027.6万吨,电池级硫酸钴5347.6万吨,电池级硫酸镍12453.3吨,电池级硫酸锰4905.3吨,工业硫酸钠16000吨。

04合作与共赢,共谋高速发展

锂电是投资大、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加强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政企与校企间的合作是助推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

面对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天能正全面构建产业合作、人才交流、技术共享的行业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互通有无、协同发展。在集锂电池产、研为一体的功能复合型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园区——南太湖锂电产业园建成后,天能将加速实现锂电池全产业链及其配套服务落地,培育壮大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助力我国新能源产业高速、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动力系统,交通领域也会形成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值此新机遇下,天能将在持续实现产品迭新、科技加持的基础上,与全球伙伴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并根据自身产品发展的市场需求、技术提升需求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寻求更多“强强联合”的合作,以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推动产业持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