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早上照镜子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瞬间发现自己不像自己。我观察了一下,镜子中的自己怎么像个陌生人?镜子中的我怎样长成这样?为什么我一直没发现?

我意识到,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和现实世界的自我,应该是不一样的。

我到底是谁?

我的定义是大脑给出的,大脑怎么形容我,我就是怎样的我。而大脑是根据现实世界的反馈,经过思维、意识、观念等的加工再定义了自我。

很多低端的动物是不能认出自己的,因为他们没有自我的概念。一岁之前的婴儿也不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因为他们也没有自我意识。

我们的大脑发育也是需要社会的信息输入才能成熟,如果没有与人的交互,就会对正常的社会行为造成影响。

简单来说,我们对自己的自我意识,依赖于别人如何看待我们。我们就是社会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问题是,这是真实的自己吗?也许不是。

你看到一个苹果,光线反射给眼睛,再把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给了你反馈,说这是苹果,这也是大脑给你的反馈。

这不是真实的。

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仅仅是二维视觉效果,但经过大脑加工,我们以为我们看到的是三维世界。

我们的一切认知,都需要经过大脑神经系统的生理印证的,但大脑完成可以造假。

让我想到骇客帝国中的矩阵,肉身在真实世界,但矩阵给你幻觉,奴役你的人生,矩阵就是替代了你的大脑。

现实中大脑是在奴役我吗?还是为了我的进化吗?不得而知!

而大脑通过构建各种模型和故事,让我感觉到了人生的意义。我猜马斯克为什么说,我们生活中有一个虚拟世界,可能是这个意思。

总之,我的大脑让我明白,是它塑造了我,而我认为的我,可能是一种幻觉。

我,就是大脑控制自己的一个容器,自我可能就不存在。

细思极恐!

虽然暂时让我知道了自我是一种幻觉,我也会很快忘记。但了解这个自我的认知,可以让我意识到自己可以少被其他人影响,虽然很难,因为很多行为是基因或者潜意识决定的。

而根据佛教的逻辑,因为我们自己不能控制自己,所以自我也是不存在的,也就是公元前六世纪,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顿悟到了“无我”。

苏格兰的哲学家休谟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自我是一种感觉、知觉、思想相互堆积捆绑的整体。

那么镜子中的人到底是谁?

每个人都有基因自带的面部识别功能,由大脑的梭状神经回路支持,当我们看到一幅面孔时,这片区域被激活,如果你正好这部位受损,也就可能患上面孔失认症,也就认不出自己。

还有一种神经方面的疾病,叫做“镜子错认”,类似面孔失认症,自己无法完整的记录镜子中的自己脸部特征,也就觉得镜子中的自己不是自己。

很显然,我没有这种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我近期发生紧张的事情,我的大脑就会失调,就会扭曲自我的个人经历,让我觉得自己是不真实的,此时我的意识与身体是分离的。

这也是很多迷信的人说,大晚上不要照镜子,因为这个时候大脑的控制力比较弱,你的意识和你的身体是分离的,也就无法识别镜子中的自己就是自己,以为是陌生人。

OK,这就明白了,因为我前阵子发生了一大堆事情,搞的我失眠焦虑,我怀疑这不是真实发生了,我怎么可能做了这件事,我怀疑过去的我,也就是我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了扭曲。

镜子中的我,还是原来的我,但和前面的自我认知不一致,导致我认为镜子中的我是陌生人。

进一步说,我以为的自我,和镜子中的自我没有联系,正常情况下,我以为的自我和镜子中的自我会很快匹配上,但今天早上的一瞬间并没有,也就是大脑短暂的短路。

大家有兴趣可以仔细看看镜子中的自己,可能有时候并不像自己。

2021年3月20日

原创内容 · 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