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本 ·

“就那么几页图而已,不值得。”

“孩子几分钟就翻完了,买回去没多久就放着没动过了。”

一本绘本,页数平均在10页左右,文字也不多,概括来说,就是字少图多,又贵又薄。我们为什么要花比故事书更多的钱去买一本很薄的绘本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图画书,绘本本身就极具吸引力。比如画面的颜色、质地、线条,就可以很夸张,非常直接的吸引读者目光,激发兴趣。再配合有趣地讲故事的方式,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会乐在其中。因此,绘本依旧备受追捧,畅销至今。

但如果仅仅只是因为画面的视觉刺激,将一本绘本草草翻几下便算是读了,那真的是太浪费了!孩子又能从中获得多少呢?

满目图画,看似简单,实则大有深意

虽然大部分绘本只有薄薄的页码和满目的图画,但这其中的价值和看点,可完全不输那些厚厚的文字书。绘本“贵得有理”,我们自然也要将它读“厚”,读出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画是一种视觉上的辅助,一种向缺乏经验的听众或读者传达信息的方法。“绘本是通过插画传递信息的书。”而这些信息,就是绘本创作者们想要传递的内容。这些内容,包含了梦想、知识、教养等等。

如果家长善于运用图像,传递给孩子的将会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本绘本的画面,除了要表达出主题外,还有故事情节的发展。画面之间的呼应,文字与画面的排版布局,整个画面的表现手法、配色等,都考验着作者的创作能力。

有时,图画书创作者往往需要花上几个月甚至数年去构思一个故事,把它琢磨透,然后再花上同样多的时间把它慢慢地写出来画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点多面多角度,孩子受益匪浅

绘本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对孩子也有着不一样的作用。

比如,强烈的配色或者有趣的形象可以提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大多绘本画面传达的主题对孩子也有着教育意义;绘本中出现的陌生事物(儿童尚未接触到),能让孩子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和文化;独特的表现手法能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例来说,绘本《我爸爸》,相信大部分家长并不陌生,同样是字少书薄,但是,里面传达的信息非常的多,你们都看出来了吗?

整本书多次使用了太阳的元素,表达爸爸在孩子心中像太阳一样温暖;而爸爸的头上也多次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光环,代表了爸爸的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爸爸是个了不起的歌唱家一幕中,还隐藏了两位非常不得了的人呢,他们就是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和多明戈,仔细看看,是不是和画中跟爸爸同台演唱的人长得一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每个画面中爸爸的表情还有视线出发,不难发现,爸爸的视线基本是看向读者为主,这样可以让读者进入故事,更好地感受、共情。

当然,整本书中还有很多很多的小细节,需要把家长和孩子一点点的去发现,比如爸爸始终贯穿的黄褐色格子睡衣,还有与之呼应的格子面包;用不同的动物借代爸爸,来体现爸爸的各种强大的能力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便能在看似简单的图画中找出很多的知识点和小乐趣。多阅读,并用多角度去发现,那些绘本中隐藏的细节和惊喜,都会一一呈现。

留个小任务:拿出一本曾经看过的绘本,尝试用不同角度再和孩子一起读一次。

再次翻开被冷落已久的绘本,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新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