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诸子的哲学家中,庄子是最冷静、思索最深刻,也是文笔最好的一个,要是在先秦诸子的散文中,选一个文学大奖的话,肯定花落庄子之家。虽然得奖并非庄子的本意,因为他蔑视功名富贵、傲视王侯。但是他文章如汪洋大海纵横卑阖,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他经常能用一些小故事,抒发出人意表的思想。庄子喜欢在讲故事中,表达自己深邃的思想。大概庄子在做漆园小吏的时候,顺便办了一个动物园,他的动物园里,可能有猴子、鱼、马、牛、猪、蝴蝶、乌龟等可爱的动物,这些动物大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这在庄子看来就是有天机,就是自由,就是无为的自然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庄子在文章中,带领着他的动物们,为我们讲了一个个神奇的充满哲理思考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说的是动物,但何尝不是在影射人类呢?在庄子看来,其实动物和人都是生于自然而归于自然,人的身上有动物的影子,我们可以从动物的身上,学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下面有请哲学大师、动物园园长和著名寓言家,庄子先生带着他的动物朋友,第一期嘉宾是两只猴子,让它们讲讲庄子的哲学吧!

朝三暮四的猴子。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猕猴,养的猕猴成群,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猕猴们的食物,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要理解庄子的这个寓言,需要我们了解庄子的齐物思想。庄子认为世界的万事万物其实没有区别,自然山川风雨雷电不过是大自然的一种表现,生死贫穷富贵得失也是平常的生活,你要是把立足点放高一点,把格局放大一点,你就会发现,其实生活的荣辱得失富贵利禄,就像是猴子手中的朝三与暮四一样,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欣喜若狂去怅然若失。我们其实就是猴子,上帝才是全能的狙公,他用人生的荣辱得失戏弄我们,看得清楚的,得不喜失不忧,看不清楚的人,才会患得患失甚至焦虑至死,在庄子看来,这就是和那些朝三暮四的猴子一样傻!

炫技被射死的猴子。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逃,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

吴王坐船在大江里游玩,攀登上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见了,都惊慌地四散逃跑,躲在荆棘丛中了;唯独有一只猴子,却洋洋得意地跳来跳去,故意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吴王拿起弓箭向它射去,那猴子敏捷地把飞箭接住了。吴王下令左右的侍从一齐放箭,那只猴子被射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扬了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庄子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他的哲学体系主要包括齐物、逍遥、养生等思想。在庄子的哲学看来,人应该是清心寡欲的,应该是清静无为的,人的心应该同一潭清水不起波澜,有了成就不炫耀,有了挫折不沮丧,一切都是按照自然而然的样子,这样才能保持人的天机。寓言中的老猴子身手了得,高调炫技,但当吴王下令万箭齐发的时候,老猴子就死于非命了。庄子思想告诉我们炫技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