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这门传统民间曲艺从无到有,已走过160余年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历代相声艺人将民间流传的小笑话加工整理成了相声段子;将评书“八大棍”融入包袱笑料,使之演化为独立成篇的中长篇单口相声;更有大批相声艺人和曲艺作家源源不断地给相声门里置下新产业,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相声发展史上,但凡是功成名就的艺人,无一例外都有独具代表性的新作品。比如提到马三立先生,绝大多数观众最先想到的相声不是登峰造极的《黄鹤楼》,也不是被推崇为“无与伦比”版的《扒马褂》,而是《买猴》《十点钟开始》《家传秘方》《逗你玩》。正是这些作品和表演的不断探索创新,推动着相声行业向前发展。但也有少数创新,或是从问世之初就遭到强烈质疑,或是在经过舞台和观众检验后不了了之。

三年前的夏天,“公式相声”引发的舆论争议至今仍未平息。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曲艺爱好者几乎一边倒地对此持反对意见,甚至认为李宏烨的创新违背了相声创作的规律,说到底其本质不是相声。其实像“公式相声”的所谓创新在相声界早有先例,十多年前冯巩的两位爱徒也提出过类似标新立异的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第一位就是早已转型成为喜剧演员的贾玲。2003年的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上,她和搭档王彤以一段创编相声《怎么了》力压郭德纲、于谦的《北京你好》,从此一战成名。紧接着迎来艺术上升期的贾玲,和白凯南结成捧逗搭档。两人的合作以表演子母哏的新相声居多,也正是在那时,贾玲给自己的相声贴上了一个崭新的标签——“酷口相声”。这个概念一出,随即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当时,贾玲对此的解释是“酷口相声更注重表演,更活跃,更搞笑。它和传统相声或者将传统相声翻新、改革都不一样,而是融入很多符合时代潮流的东西,将各种合理的手段融入到相声当中为相声服务,而其本质仍然是相声!”

客观来说,贾玲提出的“酷口相声”其本质确实是相声。在她的作品里同样有铺有垫,同样运用了传统相声组织包袱的手法,只是更多地融入了时尚潮流的新元素。然而,这样的创新却没能得到大多数观众的认可,更没能成为广为流传的作品。无论是她和白凯南合作的《大话捧逗》还是《爱拼才会赢》,其演出平台都无可挑剔,但和当初参赛时的《怎么了》相比,又都显得生命力不够旺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声推陈出新是必然之举,但创新算不算成功,还得经过观众和时间的检验。随着贾玲演艺生涯的转型,当年的“酷口相声”已经销声匿迹,那些表演过的酷口新作品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观众们逐渐淡忘。

再来看冯巩的另外一位爱徒李鸣宇,也曾语出惊人地提出过“先锋相声”的概念。当时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李鸣宇公开表示:“先锋相声”是一种态度,既代表了作品内容紧跟潮流,也代表了相声创作的速度远超别人。

在他看来,用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去打磨一段新相声完全不符合现代媒体的要求。为此,李鸣宇还给自己定下了“十五段的底线”,即一年之内要出五个能在网络广泛传播的作品,五个能上电视录像的作品,五个备战大型晚会的作品。

把创作相声当成制造快消品,李鸣宇的确做到了“十五段的底线”。然而,说了十多年相声,能让观众记得住、笑得真、包袱响、有回味的创编相声又有几段呢?作为观众,除了记住了他那张英俊的脸和颇为励志的从艺奋斗经历外,对他的相声作品几乎毫无印象。也许在李鸣宇眼中“先锋相声”被广大观众接受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正如当年他参加相声大赛时,作为点评嘉宾的石富宽所说的,“你这个不一定非叫相声,叫脱口秀也挺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底不管相声从业者、观众、还是曲艺理论家,当面对相声被各种形式创新时,没必要急于否定它。若干年后,这种新的表演形式能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可,新的相声作品能被更多观众津津乐道,那它就是成功的。反之,即便没有负面舆论的批评质疑,也会悄无声息地被历史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