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第38节 路易斯安纳与拿破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胎死腹中的印第安国

这场将英、法、美、西、荷等国卷入的战争结束后,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美国,不仅获得了独立,还明确从条约中得到了阿巴拉契亚山脉与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土地。前面的内容曾经解读过,1个世纪前法国探险家在原住民的指引下穿越五大湖,在进入密西西比河上游的俄亥俄河,向南探索至墨西哥湾后,宣布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为法国殖民地,并将之以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之名命名为“路易斯安那”。

英法北美殖民战争结束后,被迫将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割让给英国的同时,法国将西路易斯安那转赠给了西班牙,以继续牵制英国。这样的话,如果沿用路易斯安那这个初始名称的话,此刻我们可以将这一阶段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划分为“西属路易斯安那”及“英属路易斯安那”两部分。

以法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贡献来说,应该是完全有理由重返北美大陆,拿回失去的殖民地的。不过法国也知道,要想把英国彻底逼出北美大陆,几乎是不可能的。英国在北美并非没有群众基础,如果说在北美十三殖民地作战会面临陷入人民战争的泥潭,那么当效忠派集中迁至加拿大后,无论是法国和美国想要染指加拿大都将面临巨大的阻力。

此时的美国已经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独立承诺,并没有动力帮法国拿回加拿大。而如果不能拿回加拿大,单纯逼英国吐出“英属圣路易斯安那”将变得毫无意义。在这片处在英、美、西三国包夹的土地上,过往法国并没有真正进行过殖民,只是通过沿岸设立的贸易据点,经营与当地的原住民部落的贸易关系。

有鉴于此,法国提出的方案是在“英属路易斯安那”设置一个独立的“印第安国”。为了避嫌也为了安抚西班牙,法国建议这个印第安国家置于西班牙的保护之下。西班牙之所以需要安抚,是因为它并没有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还想继续将战争打下去。

西、英两国最大的矛盾点并不在美洲,而在直布罗陀。西班牙与法国一样是一个兼具地中海与大西洋双重海洋属性的国家。从地缘位置上看,既可以透过大西洋向新大陆乃至亚洲扩张,又可以穿越地中海向北非拓展殖民地。基于西班牙的位置和需求,连接大西洋与地中海的直布罗陀海峡将是所有节点中的重中之重。

西班牙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北面,在控制这条海峡上有天然优势。1668年,西班牙从葡萄牙手中得到了海峡南端的“休达”,后者凭借在大航海时代的先发优势,已经控制这个据点长达2个半世纪。悲剧的是,西班牙却在四十多年后(1713年),在战争中把海峡北岸的直布罗陀城输给了英国。

西班牙控制了本应属于摩洛哥的休达城,英国控制着本应归属西班牙的直布罗陀。这种别扭的地缘政治格局一直持续到今天。可以想见,西班牙有多想拔掉这根刺。这次英国陷入空前的孤立状态,让西班牙看到了希望。可惜除了西班牙以外,其它几国都不想再打下去,接受法国方案算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东/西佛罗里达

然而法国的这种安排,却又极大损害了美国的利益。要知道北美十三州之所以与宗主国翻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英国为缓和与原住民的关系,限制了他们向密西西比河扩张的权力。作为欧洲著名的离岸平衡手(通俗的说法是JS棍),英国对美法之间的潜在矛盾洞若观火,更希望通过这次谈判离间这两个盟友的关系。

最终英、美两国决定绕过法国单独议定和平条约。在肯定没有办法保住英属路易斯安那的情况下,英国极其“慷慨”的把这片土地让给了美国。同时将佛罗里达归还给了西班牙。在独立战争期间,佛罗里达也成为了效忠派的避难之处,与魁北克一样没有跟随那些根正苗红的英国殖民地一起闹独立。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佛罗里达”的领地并不完全对应佛罗里达半岛,你会发现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有部分领土延伸至了墨西哥湾北部。而西班牙扩张的佛罗里达殖民地,更是延伸至了密西西比河河口之东。这个略显奇怪的扩张路径,是因为西班牙需要在陆地上,将佛罗里达与法国送给它的“西属路易斯安纳”连接起来。此外还能确保墨西哥湾完全处于西班牙殖民地的包围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英国在西班牙拿到路易斯安那的第二年(1763年),就被英国拿走了整个佛罗里达。为了便于行政管理,英国以阿巴拉契科拉河为界,将佛罗里达分割为了东、西两部分。作为一条与海洋相隔不远的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在东南方向孕育出了数十条虽然短促,却又能独流入海的河流。这当中就包括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最南端的阿巴拉契科拉河。从地理角度来说,这条南流入墨西河湾的河流,完全的将佛罗里达半岛与非半岛属性的部分分割开来。

将东、西佛罗里达还给西班牙,可以让西班牙形成对墨西哥湾的垄断权,补偿在直布罗陀问题上的失落感。此外美国为了自身的发展,不仅需要向北美腹地扩张,更需要为这片腹地寻找出海口。可以想见,把佛罗里达尤其是“西佛罗里达”交给西班牙,势必为日后美、西两国埋下冲突的隐患。在这个世界上,英国如果说自己不是离间高手,那么应该没有国家敢说自己是高手了。

在美、英双方谈妥条件,西班牙也得到利益的情况下,法国不得不接受这一安排。一定要说收获也不是一点没有。位于加勒比海的英国殖民地多巴哥岛,以及英国打入西非的据点塞内加尔,在战争中被法国所占领,后者在和约签署之后正式得到了这两个殖民地。至于已经陷入衰弱状态荷兰,英国所要付出的代价,仅仅是退出在战争中入侵的荷属东印度。

法国大革命

独立之后,美国先后在“英属路易斯安那”建立了:肯塔基州、田纳西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密西西比州、伊利诺伊州、亚拉巴马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西弗吉尼亚州等于11个州,加上在原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上建立的州,总数占比美国现在州级行政区的半数。

这意味着,美国在独立之时就已从英国那里得到了半数国土。接下来如果想得到达到如今的规模,无论向南还是向西扩张,看起来都难免与西班牙发生一场新的战争。当日英国与法国在北美的殖民战争,被称之为“法国-印第安人战争”。考虑到原住民部落时下正饱受美国的压力,在即将发生的战争中极有可能会与西班牙人结盟。

然而“西班牙-印第安人战争”却并没有爆发,原因倒不在北美的力量对比,而是欧洲的局势变化。法国之所以急于结束战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内部出现了颠覆性风险。自英国引领打开工业化的大门之后,工业在各国经济结构中的占比迅速提升。大量工业用品所产生的新消费需求,需要经由商业传输到消费者手中。由此工业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商业紧密捆绑在一起,并形成一个新的阶层。按照阶级划分法,这个新兴阶层被称之为“资产阶级”。

自然经济时代,经济与国力大小取决于土地本身,使得拥有土地的多寡决定了权力的大小。有别于将权力与土地所有权紧密捆绑的传统贵族阶级,以工商业主为表现形态的资产阶级,优势在于能够透过技术的进步获取经济利益,并在社会经济中的占比增大后,谋取相应的政治地位,对贵族把持的传统政治生态发起挑战。这种挑战在中文里被称之为“革命”。

革命的火种首先在法国被引燃,史称“法国大革命”,这场革命的发起又与美国的成功独立有着直接的关系。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西方社会在自然科学、哲学、政治学、文学等方方面面都迎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这一社会思想解放进程被统称为“启蒙运动”。奠定现代西方政治结构基础的“三权分立”、“天赋人权”等思想,都始现于这一时期的欧洲。

尽管欧洲率先发起了启蒙运动,让自己处在革命的前夜,但毕竟历史包袱太重。相比之下,一张白纸好作画的美国,却率先以三权分立等理念为基础建国。那些前往北美帮助美国打独立战争的法国人,尤其是志愿参与的贵族回到法国后,加速了法国的革命进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有了美国这块试验田的成功,才直接在欧洲诱发了法国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六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统治法国整整2个世纪的波旁王朝被推翻。1793年,波旁王朝的第五代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成为法国历史上唯一被执行死刑的国王。尽管后来拿破仑和波旁王朝又在法国两次尝试恢复君主制,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可以说,路易十六的死实质已经宣告君主制在法国的没落。

不过路易十六却并非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140年前,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同样被试图结束君主制的革命者送上了断头台。当时的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尚未强大到能够彻底推翻旧体制。正因为如此,英国的这次革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君主制很快复辟得以延续至今。

英国的君主制没有被推翻,并不代表没有被修正。鉴于复杂的历史背景,英国贵族很早在13世纪末就开始尝试,用议会来约束君权,并成为最早实行两院制议会的现代国家。查理一世死后十一年,君主制虽然复辟成功,权力却被进一步削弱。及至17世纪末,英国资产阶级和新兴贵族发动非暴力的“光荣革命”,通过议会制定产生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将使其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由议会掌控国家权力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相比英国君权的不断削弱,法国却朝着集权式的“绝对君主制”方向生长。著名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执政时间长达72年,“朕即国家”便是这位君主的名言。法兰西王国也有被称之为“三级会议”的议会。议会代表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为代表神权的教士阶层;第二等级为贵族代表;第三等级为市民代表。

法国“三级会议”的最大问题不在于结构上,而在于它的存在只是君权的辅助。君主往往只有在需要援助时才会召开会议,并没有常设的组织机构。甚至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有长达175年时间没有召开过三级会议。从这个角度来说,三级会议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议会。

英、法两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同发育方向,让英国在新兴阶层茁壮成长后,能够在体制上软着陆;反观法国不服西方水土的集权式发展,则让新兴阶层失去了修复君主制的愿望,更愿意参照美国模式来一场彻底革命。时至今日,英国仍然是君主立宪制的代表,法国则认为是自己给整个欧洲带来了一场革命,并据此以自由世界的旗手自傲。

路易斯安那购地案

让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受独立战争影响而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后来给美国送上了一件大礼。建立一个新世界,远比打破一个旧世界要难得多。法国君主制度被打破后,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拿破仑正是在这一背景上站在了法国和欧洲的舞台中央。

尽管法国大革命受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影响,但事实上早在独立战争之前,法国内部矛盾便已激化到即将爆发的地步。战争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最好手段,波旁王朝选择参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利用法国上下普遍的反英情绪转移焦点,而战争也的确让法国内部矛盾趋于缓和。不过等尘埃落定之后,该来的终归还是来了。

科西嘉人的成功与其说是政治上的成功,不如说是军事上的成功。技术进步能够带来革命的逻辑同样适用于军事领域。炮兵军官出身的拿破仑,横扫欧洲大陆的秘诀在于对炮兵这一兵种的重视,以及将火炮集中使用。这点与二战时期的德国,用集团化的装甲部队横扫欧洲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拿破仑主政时期的法国,是这个国家历史上最辉煌,也是最危险的时刻。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极大的激发了法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让他们愿意接受拿破仑的引领。哪怕这位伟大的军事家,后来尝试重新恢复君主制。然而当拿破仑被欧洲诸国围攻,在战场上落败之后,无法再通过对外战争转移矛盾的法兰西,便抛弃了它的皇帝。

与整个欧洲为敌,是拿破仑帝国的危机所在。站在拿破仑对立面的,不仅有法国的宿敌英国,也有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保持中立的俄国、普鲁士等国,包括此前的盟友西班牙。不过这个黑锅并不能由拿破仑本人来背,法国大革命结束君主制,将国家带入共和时代的做法,给其它尚处在君主制体制的欧洲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不安感。拿破仑后来的称帝,实质也是一种妥协。最起码可以让自己表现的,与欧洲其它国家统治者拥有共同的价值观。

对于北美大陆来说,这场由拿破仑触发的“世界大战”,最大的影响在于改变了“西属路易斯安那”的归属。出于对君主制的维护,西班牙一开始也加入了反法联盟。不过在拿破仑翻越比利牛斯山脉入侵西班牙后,西班牙被迫选择与法国签订和平条约。将“西属圣路易斯安那”还给法国,成为了双方和平条约的一部分。

帝国的边界是要通过一场场战争的失败来确定的。如果总是从一场胜利走向另一场胜利,无论多冷静的人都难免会产生一种能够无限扩张的错觉。带领法兰西重返新大陆的拿破仑,无疑对恢复、扩张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还是抱有很大期待。拿破仑的想法是以法属殖民地属性的“海地——路易斯安”那为轴线重建新法兰西。

现实很快便浇灭了拿破仑的热情。早在1791年,海地岛便爆发了反对西班牙和法国统治的黑人、混血种人起义。就如之前所解读的那样,这个轮廓线有点像恐龙的岛屿被一分为二,法国人控制着岛屿西部,西班牙人则在岛屿的中、东部殖民。在法国的革命派宣布废除奴隶制后,起义者一度与法国殖民当局结盟,共同对抗西班牙人以及试图剩乱取利的英国人。

独立后的海地将法国殖民者驱逐出了这座岛屿。与西班牙交割好路易斯安那之后,拿破仑派出了一支四万人规模的法军前往海地,试图收回法国的殖民权。事实证明,堪称陆战之王的拿破仑,低估了跨海远征的难度。延续将近一年的战争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法国远征军几乎全军覆没。

法国的失败很大程度是因为拿破仑试图在海地恢复奴隶制,这使得原本加入法国阵营的部分黑人和混血人种将领,转而投向革命者一方。海地的甘蔗经济,是拿破仑重建新法兰西的核心经济来源,而甘蔗种植园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拿破仑认为只有维持过往的奴隶制,方能让海地经济恢复造血功能。

这场战争的失败,让拿破仑在新大陆重建“新法兰西”的想法破灭。缺少了海地的蔗糖收入,法国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在路斯易安那的殖民工作。有鉴于此,次年(1883年)拿破仑便答应将自己手上这部分路易斯安那,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史称“路易斯安那购地案”。这样即可以获取欧洲战争急需的军费,又可以从新大陆的泥潭中抽身出来,让坐大后的美国去牵制英国。

此前由于美国与英国做生意,美、法双方在海上发生了一系列小型军事冲突,虽然并非宣战却也一定程度处在战争边缘。在法国看来,既然美国是在法国的帮助下独立的,就应该在英、法发生战争时坚定站在法国一边。美国商船与英国做生意,法国舰队就有权力施以惩戒;而在美国人看来,自己已经与英国达成了和解,又在这场欧洲人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与英国人做生意并没有什么不妥。

放弃在北美大陆的存在,能够消除美、法间潜在的地缘冲突,维系法国和美国的战略同盟关系并让美国有力量牵制英国。事实证明完整得到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确大大提升了美国的自信心。以至于后来接连向西班牙控制的佛罗里达,以及英国控制的加拿大发起挑战。至于拿破仑自己则在做完这次交易之后在法国称帝(1804年4月),并继续在欧洲扩张他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