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复利研究院

作者:老陈

马老师求锤得锤……

01

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监管

马云凭借一己之力掀起的寒风,还在继续凌冽地刮回去……

今天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召开,在我看来,这次会议信息量极大,尤其是涉及金融的部分,其中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

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金融监管!

这就让人很好奇,在中国,金融本来就是强监管,有哪个金融活动不在监管之下呢?

接着往下看,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是几乎所有关键词都是若有所指,“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全部金融活动”

以上所有关键词似乎都在指向一个平台——马老师手下那只巨大的蚂蚁,这只蚂蚁在去年10月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似乎都没有得到“充足”的监管,所以现在该来了。

马老师带来的蝴蝶效应,目前看来还没有任何结束的迹象,反而越来愈大。

时间倒回到10月24日,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马云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讲话最为辛辣的部分在于:

中国金融没有系统、国内的金融监管是以管火车站的方式管理机场、中国的银行是当铺思维。

简单来说,就是中国的金融体系不行,金融监管更不行,我们要新的金融体系和监管体系

讲话一出,立刻引发了举国性的讨论。

马云虽然之前行事一向高调,但从不是口无遮拦,尤其在“你懂的”问题上,马云更是不会随意表态。

然而这一番大大咧咧的讲话,实在引发不少关注,当让也包括监管层,而且监管层立刻几乎是立刻就做出了回应。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蚂蚁的IPO暂停了、两次被四部委约谈、蚂蚁表示拥抱监管,并且坚决整改。

就在大家以为事情该告一段落的时候,公司又出现了重大人事变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个角度来说,马老师的讲话很成功,他以一己之力就推动了金融监管的进步,不过第一个被重点监管的就是蚂蚁,颇有点黑色幽默的感觉。

但是如果仔细深扒蚂蚁的盈利模式,你就会发现,中央财经委员会定调将所有金融活动都纳入监管是完全正确的,蚂蚁如果再不管管,它的杠杆都要把地球翘起来了。

02

不想被监管的蚂蚁,到底有多狂?

大家都知道,蚂蚁有十亿的用户,上市前估值超过两万亿,号称全球最大金融科技独角兽,但是真正来钱的地方还是靠放贷。

蚂蚁主要靠两块盈利,一是花呗,二是借呗。花呗主要靠用户赚利息,这个赚不了大钱,所以主要还是靠借呗。

现在小额贷款也是通过赚利息,但是这个利率很高,可以达到15%,但这个是撑不起蚂蚁两万亿的估值。

如果一年放出贷款3000亿,那一年营收也就450亿,刨去坏帐和成本,可能400亿也赚不到。但蚂蚁真正要做的是利用30亿资本金放贷,贷款利息15%,放贷成功后拿到债权抵押融入新的资本金,再拿去放贷,然后再用新的债权抵押融资,以此循环。

当然实际操作会复杂的多,而且因为把债权抵押给银行会打七折,再融资额度最多也就玩三轮就结束了。

为了能全额抵押拿钱,蚂蚁把债权进行分拆,设计成三级金融产品:

A级债权,利率6%,占比80%,偿债优先级最高,无抵押折扣;

B级债权,利率9%,占比15%,偿债优先级第二;

C级债权,利率15%,占比5%,偿债优先级最低,通常打包成理财产品出售。

这样蚂蚁就能实现债权的完全再融资,不停循环操作,实现了30亿资本金放贷3000亿的效果,杠杆高达100倍,利润也被放大了100倍。

但是根据11月4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公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称小贷办法):

要求小贷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单笔联合贷款中,网络小贷公司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而根据蚂蚁的招股书:

截至2020年6月末,蚂蚁商诚小贷注册资本40亿元,总资产215.5亿,净资产182.4亿,净利润6.2亿。蚂蚁小微小贷的注册资本为120亿,总资产241.8亿,净资产175.9亿,净利润4.3亿。

根据蚂蚁集团招股书,“花呗”+“借呗”的消费信贷余额总计1.73万亿元,其中 98%的信贷余额均由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实际进行贷款发放,或已经完成证券化。

若简单换算蚂蚁集团可能用358.3亿的表内贷款,撬动了近1.73万亿的联合贷款,出资比例可能低至2%。

如此高的杠杆率,怪不得马老师会拒绝监管。

根据金融监管研究院院长孙海波的测算,如果按照《小贷办法》将蚂蚁出资比例提高到30%,蚂蚁小贷资本金可能需要扩充到1400亿元的规模

补充如此巨量的资本,降低天量的杠杆,蚂蚁将会少赚多少钱,估值会降低多少,换做我,我也不会愿意接受监管。

不过,这次中央明确定调,所有的金融活动都要纳入监管,一锤定音,蚂蚁也不要想打着金融科技的名义,干着不受监管的“放贷”生意。

03

这番话不光是说给马老师听的

当然,在这么高级别的会议上,做出如此重磅的表态,仅仅是指向蚂蚁一家是不够的,这话应该是说给所有做金融的人听的。

平心而论,马云的金融生意做的很大,但是还算是比较规矩的,然而,有些人做的太出格了,甚至已经沦为了某些个人的利益输送机器!

咱们举两个最经典的例子,证明一下金融资本的肆无忌惮:

一、宝万大战

2016年的宝万大战中,姚老板疯狂举牌万科,耗资430亿,钱从哪来的?

答案:

几乎全是通过金融机构借来的!

这些资金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保险资金:

宝能旗下前海人寿的保险资金104.22亿元,其中包括万能险账户保费资金79.6亿元和传统保费资金24.62亿元。

第二、券商资金

宝能旗下钜盛华以自有资金约39亿元,以1:2的杠杆撬动券商资金约78亿元。

第三、银行资金

一方面,宝能通过引入建设银行理财资金约78亿元替换前期的券商收益互换等带来的资金。

另一方面,通过银行理财资金向自己控制的钜盛华增资。2015年11月,宝能出资67亿元作为劣后,浙商银行132.9亿元作为优先,通过华福证券、浙商宝能资本构建有限合伙基金,规模最终达200亿元。这笔资金通过增资、股东借款等形式进入钜盛华。此后,钜盛华用其中的约77亿元作为劣后,广发、平安、民生、浦发等银行出资155亿元作为优先,共计约233亿元。

整个举牌过程中,姚老板几乎没有花到自己的资金,虽然最终并没有获得万科的控制权,但是整个举牌过程浮盈近500亿。

之后,钜盛华九大资管拟清盘万科10%股份,仅这一次出售,浮盈就超过160亿元!

因为出手太过凌厉,迅速,姚老板甚至还得了个“野蛮人”的称号。

二、明天系的壮大

如果说姚老板的目标只是万科的话,那么肖老板的目标,恐怕只能是星辰大海了,他什么钱都想赚。

明天系金融帝国版图

上面这张图仅仅只是明天系庞大金融帝国的一部分,有很多说不情道不明的公司,和和这个庞大帝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中,明天系最大的手笔是搬空包商银行和天安财险。

2005年到2019年的15年里,“明天系”通过209家空壳公司,以347笔借款的方式,从包商银行套取信贷资金,形成的占款高达1560亿,且全部成了不良贷款。

包商银行的1560亿,加上天安财险的547.4亿,一共2107.4亿。

这些天量的资金去哪了?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金融是国之利器,但是某些人却将其沦为了个人提款机!说得再严重点,有些人正在利用金融手段在肆无忌惮地洗劫中国经济!

由此来看,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是必须的。

04

搞金融的要记住四句话

国务院副总理LH曾经说过四句著名的大白话,我个人认为这可以说是中国金融叶四条最高准绳:

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四句话在我理解来就是,不要奢望各种杠杆空转赚快钱,不要想着借新还旧无限拖延,不要想着投资利润留给自己风险留给债主,以后该破产就破产,做坏事的该抓就抓。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话真不知道是说给谁听的。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