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献帝建安五年,袁绍与曹操为争夺北方霸权,在官渡进行了一场著名战役—官渡之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是拥兵仅两万多人的曹操出奇制胜,打败了集结了十万兵马的袁绍,成为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近两千年来,为后世所津津乐道。大家在评论这场战争的时候,要么就是用结果推过程,无限的夸耀曹操是怎样的厉害,下面谋士是如何的聪明,而袁绍则是谋而无断,底下更是一群无能之辈云云;要么就是指出曹操很多获胜的疑点,让阴谋论者大行其道,最著名的就是许攸的投营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三国演义》小说中,淳于琼奉命令督领二万人马去守乌巢,天天饮酒毫无防备。曹操率领军队去偷袭,淳于琼醉卧而不能迎敌,战败被擒,粮草被烧。曹操命人割去其鼻手指,绑在马上,放回袁绍营中,以羞辱之。袁绍怒不可遏,斩杀了淳于琼。在官渡之战中,袁绍让淳于琼率兵万余,驻守在乌巢,负责看管大军粮草。在这个时候,袁绍的重要谋士许攸投靠了曹操,而且告诉了曹操袁军粮草内部的一些机密。于是曹澳留曹洪、荀攸等守营,自将步骑五千人,“皆用袁军旗帜,衔枚缚马口”,晚上就从小道出营,人抱束薪,路上有人便问就答道:“袁公恐曹操钞略后军,遣兵以益备。”听的人信以为真,都自若,毫无防备。曹军到了乌巢、围屯,四处放火,袁军营中惊乱。到了天亮,淳于琼望见曹操兵少,就在营外摆开阵势。曹操率领军队猛烈攻击,淳于琼退保营寨,曹操于是就进攻营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淳于琼终究抵挡不住曹操的猛攻,终于被曹操攻破营寨。淳于琼被曹操俘虏,鼻子被割掉。那个时候淳于琼被带到曹操帐下。曹操问他:“何为如是?”淳于琼答道:“胜负自天,何用为问乎!”胜败乃天意,没什么好说的!曹操本来不想杀他的,许攸阴险的提醒曹操:“明旦镜,此益不忘人。”从此之后他照镜子看到自己的鼻子被割了,不会忘记今天的耻辱和仇恨,于是曹操杀掉了淳于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操在官渡之战完全没有战略规划,甚至没有想法,完全是打到哪里算哪里。曹操一直想撤退,荀彧坚决反对才留在官渡的。没有规划的战役根本无法做到大规模歼敌。只能做到赶跑。许攸来投,完全是意外中的意外,没有这意外就曹操可能就败了,火烧乌巢的目标是粮草而不是袁军的兵力。没目标没规划也没行动的战斗,充其量只是烧掉了粮草,赶跑了袁军,根本做不到歼灭袁军。官渡保卫战的意义是提高曹军的士气,减轻心理负担,休养的机会,由单纯的被动挨打改为两方互有攻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渡之战后袁绍其实还是很有实力的。但是紧跟的仓亭之战彻底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局面。可惜仓亭之战史书没有详细记载,甚至没有提,只有提了一下,但是却说明了此战是曹军主动北上发动的战役。而则详细描述了这场战役,双方兵力规模比官渡之战更大,袁绍作战比官渡之战更为谨慎,于是曹操用了两个著名的计谋——和。引诱袁绍到黄河边,曹军,几乎全歼袁军,袁绍跟儿子只身逃走,次年五月袁绍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