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一位动物爱好者擅长亲手孵化和喂养各类动物幼崽,大概是因为类似的工作做多了,这位大叔对自己的动物知识很有信心,没想到却在他家宠物松鼠身上翻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养松鼠生宝宝,铲屎官操碎了心

铲屎官大叔饲养了一对松鼠,雄松鼠颜色偏深,雌松鼠颜色偏浅。他在院子里搭了一个很大的笼子,供这对松鼠夫妻生活,松鼠和大叔的关系也很好,平时随便撸随便喂,也绝对不会和大叔闹脾气。

有一天铲屎官照例去和他的小松鼠玩耍,他注意到雌松鼠肚子似乎变得比以前大了,难道它怀孕了吗?铲屎官感到很兴奋,又怕打扰雌松鼠生宝宝,所以决定给它们一点自己的时间。

过了一阵,铲屎官又去看望松鼠夫妻,松鼠的窝发生了变化,看得出两只松鼠对这个窝进行了翻动,看来小松鼠应该是已经诞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铲屎官赶快走进去检查松鼠宝宝的数量和状况,(注意松鼠爸爸就在旁边忙着自己玩耍吃东西,根本不理会铲屎官的动作,可见真的是对他很熟悉很放心了。)

铲屎官从窝里找到两只松鼠幼崽,结果发现它们身上都是跳蚤,冰冷而虚弱,虽然还勉强活着,但看起来状况很差。

铲屎官觉得是时候行动起来了,自己必须得帮助松鼠夫妻做点什么。他把松鼠窝拿回家,把松鼠幼崽从里面拿出来,帮它们把身上的跳蚤都清理干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把松鼠妈妈垫在窝里的材料都倒出来,果然是因为垫材里混了很多跳蚤,松鼠宝宝才会那么痛苦。铲屎官找来一些不容易生跳蚤的材料,重新帮松鼠妈妈做了一个更加暖和舒适干燥干净的窝。做好了这一切,铲屎官还觉得挺开心的,感觉自己这次一定做了一件大好事。

铲屎官一番折腾,松鼠妈妈却不买账

铲屎官忙活了这一通,心想看到崭新的窝,松鼠妈妈一定会很开心。第二天他兴冲冲去看情况,却发现松鼠妈妈一点也不对他的辛勤手工感恩,反而把一只颜色偏淡的松鼠宝宝从窝里叼了出来,在笼子里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也不知道是要做什么。

铲屎官这下可紧张了,他担心松鼠妈妈趁自己不注意的时候把松鼠宝宝给丢了,但又不能直接走进去把宝宝从妈妈的嘴里抢下来。他提心吊胆地观察了几天,终于有一天松鼠妈妈下决心把松鼠宝宝扔在了地上,转头就回窝去了。铲屎官急匆匆地打开笼子走进去,把松鼠宝宝握在手里,它几乎不动了,身上凉得吓人,体型也比正常情况要小。

动物幼崽本身没有什么自保的能力,不过处在迅速发育成长期的它们,生命力又相当顽强,条件再恶劣,只要有一点救护措施,就能让它们缓过来。

救助这类哺乳动物的幼崽,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它们保暖,其次可以帮它们做做心肺按摩。很多动物幼崽看起来好像已经没气了,其实只是因为失温而休克。铲屎官也是这样想的,他第一时间就把松鼠宝宝握在手里,捧在嘴边哈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房间以后,铲屎官找来一个电热风扇,对着松鼠宝宝一顿猛吹,手都快举酸了。就在铲屎官心里暗想自己是不是救得太晚时,松鼠宝宝突然在他手心抽搐了一下,结果爪子又动了动。它醒了!

铲屎官把松鼠宝宝放在了毛巾中继续保温,小家伙在温暖的环境里马上美美地睡起来。铲屎官开始思索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步骤,他要怎么才能保证松鼠宝宝不会再次被松鼠妈妈抛弃。

铲屎官再去看望松鼠,惊讶地发现松鼠妈妈把另一只颜色较深的宝宝也叼了出来,这下铲屎官可着急了,他把松鼠妈妈、松鼠宝宝连同它们的小窝一起,搬到了室内。

铲屎官在室内也有松鼠笼子,冬天天冷的时候,他会把松鼠夫妻从室外搬回来。没想到这次这里却派上了“育儿室”的用途。

那么铲屎官究竟犯了什么错,他的补救措施又是否有效呢?

松鼠妈妈行为异常的原因

松鼠妈妈为什么会突然把宝宝从窝里叼出来?其实这是松鼠应激反应的一个表现。松鼠在自然界生活的时候,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发觉不对就要感觉采取措施。松鼠自保的措施包括躲起来,用牙齿反击,以及搬家。

因为平时谨慎惯了,松鼠的胆子也比我们熟悉的猫狗要小很多,我们觉得很无所谓的事,它们特别容易就会被吓到。而怀孕育儿期间,松鼠妈妈的情绪相比平时更加激动了,只要有外界的刺激,它就会本能地表现出应激反应,这时候它们是不理智的,没道理讲的。

松鼠妈妈这次的表现就是很明显的应激反应,平时随便铲屎官撸来撸去的小家伙,却狠狠咬了铲屎官一口,把铲屎官的手都咬出血了。说明它确实情绪很紧张。

那么铲屎官做了什么,让它应激了呢?

那就是翻动了它的窝,换了垫材。

前面也说了,松鼠不是人,遇到任何问题它们不会去理智思考和逻辑推理,它们只会本能反应。本来就很紧张的松鼠妈妈发现窝被动过来,它叼着松鼠宝宝是想要搬家。可是铲屎官给它的笼子里并没有第二个可以筑巢的地方,可怜的松鼠妈妈在笼子里上蹿下跳四处奔跑,就是想要寻找一个新的藏身之处,这就是铲屎官所观察到的“松鼠妈妈想要抛弃宝宝”的真相了。

被妈妈这么折腾好几天,松鼠宝宝又累又冷,休克了。松鼠妈妈以为它熬不过去了,就把它放弃了。然而又故技重施,叼着另一个宝宝钻出笼子,想要把硕果仅存的孩子保护好。

所以当铲屎官紧急把松鼠一家挪回到房间里,一方面新笼子比较小,反而让松鼠妈妈感到安全,另一方面,铲屎官的行为终于圆了它的“搬家”梦,它的情绪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虽然错估了松鼠妈妈的心理承受能力,好在铲屎官最后的救援措施还是相当到位的,两只松鼠宝宝都安然无恙,松鼠妈妈也回到了平静的日常生活。

两只小松鼠后来怎么样了?

松鼠妈妈和松鼠爸爸的颜色一浅一深,两个宝宝的颜色也是一浅一深,深色的很健康,浅色的那个状态就差一些。动物在幼年时期发育最迅速,如果在这个阶段不小心遇到营养不良的问题,哪怕只有1、2天,也足以让它们的个头和同龄的宝宝拉开不小的差距。而且这样的动物幼崽身体会更虚弱,更容易生病,力气也比较小。

为了让浅色的这只松鼠宝宝赶上发育进度,铲屎官每天额外给它加餐,喂的是松鼠专用奶粉。一天,两天,松鼠宝宝的体重没有增加;三天,五天,它看起来好像更加虚弱了;一周,两周,功夫不负有心人,铲屎官终于看到了松鼠宝宝身上的明显变化,它的体重慢慢涨起来了,虽然还是追不上另外一只,但它变得比以前有力气有精神了。(铲屎官手上的创可贴,是当初松鼠妈妈咬出来的伤口)

在铲屎官持续不懈的努力下,松鼠宝宝终于健康地活了下来,这对铲屎官来说,是再好不过的结局了。

看这俩孩子玩在一起开开心心的模样,相信铲屎官这次也会吸取教训,以后在对待动物怀孕生产的过程时,要更加小心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