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裤黑鞋武装,头盔一戴,骑上电动车,外卖娘子军又开始新一天的跑腿。

从事外卖工作5年的刘海燕,正是这群娘子军的组织者。

从前,全站一两百人里只有她一个是女的,现在也有10个左右了,这给了海燕很大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就是开车吗?女人也能开。爬楼梯,女人也能爬,我没觉得送外卖只有男人能干,女人也能送外卖。”采访的过程中,海燕一直没有停下手中的活。

对于外界对女外卖员的歧视,辩解越多,还不如干点实事,海燕用行动向镜头前的每一个人传递自己的真实想法。

当大家都觉得送外卖应该是男性群体的专利,女外卖员就显得格外刺眼,歧视的声音总能让听者有意。

“外卖是个体力活,你一个女的能干吗?”

“原来你是女的啊,怪不得送得这么慢。”

“这么重的餐,女人拿不动的,换个人来吧!”

在这些倡导着“男女平等”“互相尊重”的城市里,女性外卖员受到的歧视不止于此。

但据《2020年外卖骑手职业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有约600万外卖骑手,其中约13%是女性,并且女性群体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众所周知,外卖行业很奔波劳累,所以这里似乎不应该出现女性的身影;可生活本身是公平的,给每一个人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

当女人也想送外卖,能不能干?能干!

不轻易向困难低头的娘子军,注定会成为这个行业里一道靓丽风景线。

01.体力不够,勤奋来凑

青岛的冬天,0度的气温,冷风呼呼地直钻文瑾的关节。

自去年外贸公司因经营不善宣告破产以后,文瑾成为了失业人员。

成为外卖骑手是因为这个职业门槛低、收入快。比起以前枯燥的办公室生活,现在开着电动车满大街走让她觉得很自在。

但随之而来的,是每天风吹日晒、一年四季严寒酷暑的“折磨”。

文瑾一大早穿上了加厚羽绒服,戴好口罩、手套、头盔,全身上下只露出了一双眼睛。即便如此,还是抵不住开车时候的寒风。

而她还要在这样低的气温里工作将近10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午12点,用餐高峰,写字楼上上下下的电梯里挤满了人,停靠频繁,文瑾为了争取时间,只能选择爬楼梯。

一次性拿不完的,就得多跑几趟。最多的时候,一天她要跑几十个来回。腿都酸了,但下一个订单又来了……

“真的很不容易,没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但是既然选择了,就可以去试一下。”

感受过外卖员与办公室文员的生活,文瑾才知道没有钱是好赚的。

作为一个女生,体力上真的会有不适应,但不代表她做不到。

“我现在就想每天比前一天多跑一单,挺有安全感也挺幸福的,挺好!”

同样在与时间赛跑的,还有另一位女外卖员高丹。

从接到订单开始,45分钟倒计时开始了。

在这段倒计时里,高丹要赶往饭店,等待取餐,赶路前往目的地,爬楼,上电梯,送到顾客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节约时间,高丹每次都会兼顾好几个订单,计算出最优路程。但是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在饭店等餐时,接到了顾客取消订单的通知,高丹只能空跑一趟赶到下一个取餐点;

送到顾客手上的饭菜没有配齐,少了5个白米饭,高丹只能重新往返跑一趟。

一天里,这些意外的“磕绊”让她丢了不少订单,也加大了她体力的消耗。

同样的送餐时间45分钟,对女外卖员是不小的难度:她们想要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顾客的用餐体验,又想多跑几单,还要注意交通安全,不敢横冲直撞。

最终,高丹没有停留多一刻,马上骑车赶回饭店。

把时间耗在了路上的,还有外卖员良菊。

在她面前有一条很高很陡的天桥,良菊每次都很害怕经过这条天桥,但从这里走是最短路线。

“我摔过2次。”视频里,倒地的画面让镜头外的人都感觉到疼,良菊却必须最快站起来。

“第一时间想着餐呢,检查了它没事。我们感觉是次要的,它才是宝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外卖员,一点矫情、委屈的时间都没有,从她们接到订单的那一刻开始,就必须每分每秒与时间赛跑。

在时间面前,男人女人都是平等的,并没有因为她们是女人,时间就走得慢一点。

不就多跑几趟,多摔几次,累一点,辛苦一点嘛,女外卖员没问题的。

02.好看不重要,好评最实际

虽说是“女性群体”,但没有时间打扮,常年穿着工作服的女外卖员,在电梯里被喊“叔叔”已经不是什么新奇事了。

跟随刘海燕回家,卫生间的架子上并没有女生精致的护肤用品。

每天出门前简单涂一点补水的,已经是她对自己最大的呵护。

至于手,她很实际,“如果手要保护,就不好工作了。”

干外卖5年,手和脸已然成了2个颜色,黑了不止一个点点。

海燕没有在镜子前站太久,简单收拾一下又要出门跑单了。对她而言,顾客给差评比自己变黑变老更可怕。

董宏燕也是“外卖女团”的一员,不同的是,她只是兼职送外卖,实际上她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

没有全职外卖员的订单压力,宏燕骑行的速度相对也会慢一些,即便如此她还是连人带车摔倒过。

腿都青了,外卖也撒了好一些出来,当时的宏燕很害怕。

“我把我的号码给了他,告诉他如果要理赔的话可以联系我。但是顾客只说‘没事没事’,我就特别感激。”

腿肿了没事,摔倒了难看也没事,顾客体验才是真的要事。可能是应对的突发情况多了,年纪轻轻的宏燕有着不同于外表的成熟。

外卖就是一个服务行业,是服务顾客的,不是服务自己的。

为什么女生要选择外卖行业?

当初选择这一行的时候,宏燕也没敢告诉父母。

“我只跟他们说是当家教老师。还是怕他们担心吧,交通各个方面。”

况且,不得不承认,在老一辈眼中,外卖员依旧是“上不了台面”的职业,女孩子去送外卖,家里人说出去也没面子。

对于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女团”而言,其中的价值只有自己能够明白。

“我就想知道自己有多少可能性,每一次把餐送到顾客手上都会有说不出的满足感。”这也是支持良菊一直做下去的理由。

或许送外卖不如很多工作体面,工作服没有别人的职业装好看、有个性,每天素面朝天也没有职场白领来得精致,但这些我们以为对一个女人会很重要的东西,在她们看来,根本无伤大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这行不需要花瓶。

打扮得再漂亮,该接的单还是要接,该跑的路还是要跑。假如她们穿裙子、高跟鞋,还要时刻补个妆……打扮的成本除了钱,还有她们渴求却不得的时间。

选择外卖行业的女生,出发点就这么简单:“我能赚到钱,拿到好评,比什么都重要。”

03.给家里攒钱,能挣一点是一点

在大众认知里,外卖员不管体面与否,能赚到的钱是不少的。

据《2020年外卖骑手职业报告》显示,外卖骑手的工作吸纳了大量的二产、三产从业人员,其中有33.94%的外卖骑手因为上一份工作收入低、收入没有保障而离职,占比最高。

而从骑手收入来看,基本都能维持收入水平在4000——8000元,其中有30.97%的骑手能拿到8000元以上的收入,占比较大。

因为想赚钱,所以送起了外卖,也是很多女外卖员的初衷。

同样是大学生的李思雨,也在假期兼职送外卖。大学学习需要一本笔记本电脑,自己送外卖赚一点钱就能够减轻家里的负担。

而海燕却没有那么轻松。

先前家里做生意,赔了十几万,出来送外卖就是想尽可能多赚点钱。

“能力范围之内,哪个赚钱就干哪个。”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对钱有渴望的人的潜能。

作为“娘子军”的组织者,海燕甚至比男人还拼。

接单、抢单,不停歇地连轴转,她试过跑单跑到了全站第一。

能证明自己,替女外卖员群体争口气的时候,她说话也特别有底气,“我不比男人差!”

而在她带的娘子军里,还有一位撑起了半个家的外卖员伍艳。

每天下午3点左右,伍艳都会专门接一些回家方向的单子,还能顺便回家做饭。

伍艳的家不大,墙面油漆斑驳,桌面上的2个芒果也有烂的痕迹。孩子不住家的时候,就她和老公两个人在家里,吃着简单,但总算热气腾腾的饭菜,才有家的烟火气。

深圳的消费水平太高了,同样的价钱,在家里吃还是要比外面省钱许多。

以前在工厂干活的时候,晚上8、9点才能下班,一个星期也看不着孩子几面,总有一些内疚。

伍艳是一个很传统的女人,她的要求不高,能兼顾家里就不错了。

“女人嘛,家里面肯定还是要照顾的。”

送外卖的时候,伍艳经常会觉得累,常常要爬楼梯,走路也要用跑的。但回到家,多吃几口饭就跟没事了一样,转头又继续坚持。

事实上,“外卖女团”里,不管是为家里减轻负担的大学生,还是赚钱、照顾家人两不误的女人,都是为了家,家好了人就好了。

一年365天,年复一年,这个“外卖女团”,每天风雨无阻,就为了给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送上饱腹的必需品,再多的质疑,也会被她的速度与激情所折服。

一个女人,戴上口罩、跨上电动车,城市里的每一条马路、街道都能成为她的主场。

日子虽然很简单、很平淡,但她们却活成了能够自给自足,跟上时代步伐的“新女性”。

选择没有一开始就是完美的。

外卖行业也会有不断上升的空间:“外卖女团”还要继续习惯高强度的体力输出;熟练车技,尽可能保障行驶的安全;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至于在迷路、手机没信号的时候无助地在马路旁不知所措……

作为顾客的每一个人,也在不断的学习路上:学会平等地看待男外卖员和女外卖员,能够对这个“为你服务”的群体多一点理解和尊重。

毕竟,努力奋斗的人,都值得尊敬;坚持奋斗的“外卖女团”,更值得肯定。

手机上,订单仍在继续;目的地,顾客开始等待;而道路上,“外卖女团”还在一路飞驰。

-END-

作者:译瑶,新媒体作者。

平台简介:

著有《如果觉得委屈就成为你想要的光》《我与你的惊喜是刚刚好的相遇》《管他努力有没有回报,拼过才是人生》《写作变现:新媒体爆款高效进阶》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