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侃是江西都昌人,东晋时期名将。陶母湛氏,以教子有方、宽厚待人著称,与孟母、欧母、岳母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

陶侃出身寒门,完全靠德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他历任浔阳县吏、武昌太守、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等职,被封为长沙郡公。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是他的曾孙。

陶侃一生勤谨节俭。在州府如果没有特别的政事,他每天早上要将一百块砖搬到屋外,晚上再搬回屋内。有人问他这样徒劳做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太过优游安逸,恐怕难以承受大事。”

军府造船,他命人将木屑和竹头收起来保管好,时人难以理解。元旦时,皇帝朝会群臣,下雪刚晴,大殿前雪化路湿,难以行走,他叫人运来木屑洒在地上,众人纷纷称妙。将领桓温攻伐蜀地,陶侃贮存的竹头又派上大用场—— 做成竹钉组装船只。

他的部下有人喜欢喝酒、玩牌,荒废光阴,他命人将酒器和赌博用具全都收缴,投到江里。

陶侃也少不了喝酒应酬,但从不贪杯过量,自我约束甚严。一次在武昌与僚属宴饮。有人劝他,自家人在一块喝酒,不妨再喝一些。陶侃潸然泪下,良久才说:“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喝酒后犯过错,于是与我父母双亲有约,如今父母虽然不在了,但我与父母的约定还在,所以不敢超过限量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侃治理荆州,致力于稳定社会秩序,发展农业生产,务勤稼穑,劝课农桑。

他有一回出游,看到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把没有成熟的稻谷,便问:“你采这个做什么?”那人说:“我路过田边,看见这稻谷绿油油的,很好玩,就随便拔了一把。”陶侃闻言大怒:“你不种田,不劳作,不知道稼穑的艰难,却毁害别人的稻谷来玩耍,实在可恶!”命手下将此人捉住打了几板子,让他长长记性。

荆州在他的治理下,军民勤于农稼,家给人足,从南陵到白帝城数千里中,路不拾遗。

陶侃的德行得益于母亲湛氏的教导。童年时的陶侃比较淘气贪玩,湛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陶侃放学后,蹲在母亲的织布机旁玩,眼睛盯着穿来穿去的织布梭子,甚是好奇。湛氏见状,便停下织布机,用手中的织布梭,告诉陶侃什么叫“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陶侃瞪大眼睛听着,看着,恍然明白,原来时光的流逝就像母亲手中的梭子、射出的箭一般快,从而懂得应该珍惜光阴、用功读书的道理。从此,他发奋苦读,成为栋梁之材。

陶侃后来当大官了,也常劝人珍惜时光:“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