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发表于1919年,距今整整一百年,在众多作品中,鲁迅先生对《孔乙己》偏爱有加。当得知要出外文译本时,鲁迅先生首选《孔乙己》,足以见得鲁迅先生对自己这篇不足两千八百字小说的喜爱。

鲁迅的学生孙伏园曾经问过鲁迅对在于自己的作品觉得哪篇最好,他说最喜欢《孔乙己》,所以才会出外文译本。1924年,孙伏园又问他《孔乙己》好在哪里,鲁迅说说能在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漠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失显露,有大家的作风。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孔乙己》“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漠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失显露”,这标志着他小说艺术的成熟。通篇读下来,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心情复杂,觉得他可悲的同时还不免夹杂着几分可怜。这可能就是鲁迅先生的高明之处,他试图通过孔乙己悲惨的命运反映当时社会的腐朽,通过嘲讽刺痛当时国民麻木的思想。相比于《狂人日记》、《药》等文章,这种情绪相对含蓄,却不失力量,直慑人心。下面我们就进行一次“心灵距离”的探微,通过文章的细节来品味鲁迅先生为何对孔乙己如此偏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从未丢失的本心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店里的谈笑声,也赶来凑热闹,围住了孔乙己。看着天真的孩子,他便每人给一颗茴香豆。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愿散去,眼睛直直的盯着盘子子。孔乙己有些慌了,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看到围住自己的孩子,孔乙己的第一反应是给他们每人一颗茴香豆,虽然只有区区每人一颗,但对于本就不富裕的他来说,每人一颗已经是他能给予的极限了。看着想继续索要的孩子们,孔乙己罩住盘子忙说不多了,在别人看来可能是孔乙己十分吝啬,但恰恰从反面体现出了孔乙己的慷慨大方。当一个人自顾不暇时却愿意分享,这种善良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

他说话时也是弯下腰的,说明他觉得他和孩子是平等的,这种自身的修养是骨子里的善良。孩子们的索取也被一些人看做贪婪,可在我看来作为孩童的他们完全是出于本能,当看到孔乙己为难时孩童并没有纠缠,而是笑着散开了,他们的天真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这种腐朽的社会环境下,孔乙己和孩童们还保持着善良的初心,鲁迅先生大概是想透此让读者看到希望,初心若在,国不会亡。

二、看似愚昧的坚持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每当有人指责他偷窃的时候,他总是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虽然做些偷窃之事,但在“我”的眼里孔乙己的品行却比人都好,因为他从不拖欠酒钱。偶尔囊中羞涩实在掏不出酒钱,他也会暂记在粉板上,不出一个月的时间一定会还清。

长衫是读书人的象征,孔乙己始终不愿褪去的长衫是他对自己读书人身份执着的坚守,看起来十分愚昧跟不上潮流,实则是对读书人身份的尊重。说他清高也好,做作也罢,但你不能否认的是他对自己得的生活做出了选择,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他的坚守并不局限于读书人的身份,还有儒家的品格。他始终以儒家的品行要求自己,从不拖欠酒钱,即使没有现钱,不出一月他也会结清。此种坚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其实是不可多得的,只不过他选择了错误的道路,但坚持的品格没有错,精神没有错。这也许就是鲁迅先生想表达的读书人美好的一面,他作为一个读书人同样拥有的美好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始终未变的热爱

中秋过后,正合眼坐着的我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温一碗酒”。站起身来一看,原来是孔乙己坐在门槛上。他的模样落魄不堪,身上的长衫也不知去向,只穿了一件破夹袄,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这次他没有点茴香豆,老板问他欠的十九个酒钱时,他显得有些颓然,道下次还清。但此次的酒钱他还是付的现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用满手是泥的手递给我,原来他便是用这手走来的。

即使遭到各种嘲笑,即使生活窘迫不堪,但孔乙己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热爱。喝酒应该是孔乙己除了读书唯一的乐趣了,腿折了用手爬到店里喝酒,大多数人可能都觉得他嗜酒如命,可是从侧面也反映出他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情,他还有爱,他还有愿意为之努力的东西,哪怕只是一碗清酒。文中最后一句留下了开放式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在我看来孔乙己没有死,最起码他自己不愿意就这么死去,因为在他一定觉得生活是美好的。如果一个人真的对任何事物失去了兴趣,大抵他已经“死”了。

总结

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他对这篇文章中自己的写作笔法、行文技巧的满意,也不单单是因为文章所隐喻暗讽的主题令他有直抒胸臆的快感,其实孔乙己这个人物本身也是很受鲁迅先生喜爱的。

因为孔乙己是读书人,是鲁迅先生众多小说主角中为数不多的读书人,鲁迅先生自己是读书人,对读书人自然有特殊的情怀,特别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时期,看到读书人在此中的挣扎鲁迅先生怎能不扼腕,怎能不心痛。鲁迅先生大概也是想通过《孔乙己》对当时的读书人说一些心里话,让他们勿忘初心,跟上时代的潮流,更好的活下去。

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我认为造成他如此悲剧的原因不单单是他自己,更主要的是当时那个腐朽的、不公平的封建社会。每个时代都有孔乙己这样的人存在,每个时代的孔乙己结局也不尽相同,因为他们所处的文化氛围,社会环境完全不同。

鲁迅先生痛恨的是封建教育和科举制,痛恨的是那部分麻木自私、毫无同情心的国民,痛恨的是造成国家如此落魄的祸首们。对于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保持着善良的初心、从未放弃过生的希望的孔乙己,鲁迅先生是恨不起来的,顶多算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为鲁迅先生也喜欢穿长衫。

参考文献:

[1] 鲁迅.孔乙己 [M]//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 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N].晨报副镌,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