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号称去年日本年度最佳的电影《间谍之妻》(スパイの妻) 终于上线了!

小众的黑泽清导演毅然「出圈」,用一部非常通俗的电影为日本军国主义时期的暴行谢罪。

体现了日本左翼导演的坚持与野望。

间谍之妻

- スパイの妻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黑泽清的纯粹,欧洲各大电影节纷纷给予嘉奖。

影片提名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 金狮奖,最终帮助黑泽清拿下最佳导演(银狮奖)

在日本,权威电影杂志《旬报》也力挺《间谍之妻》,冠上了日本年度最佳影片的称号。

《间谍之妻》由此成为黑泽清继《东京奏鸣曲》《岸边之旅》《散步的侵略者》之后,最富国际盛名的影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以日本女性视角讲述了日本军国主义盛行,太平洋战争即将爆发前的一段「间谍」故事。

黑泽清自揭历史伤疤,罕见揭露日本远东军「731部队细菌战」的骇人罪行。

这段影像证据也成为全片间谍类型元素的「麦格芬」。

故事的发展到中后期都围绕这段证据如何送到国外,证据的真真假假作为戏剧冲突和剧情伏笔。

即便到了影片最后一秒,证据的去向,以及对人物的影响都未能得到一个既定的答案。

黑泽清严格执行了经典悬疑片的套路,模糊了真假,把悬念保留到了最后一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依然有不少骨灰级影迷认为《间谍之妻》是黑泽清「历史最差」。

目前该片豆瓣得分维持在7.4分,在黑泽清一众影片中算得上高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评价呈现两极化,主要在于黑泽清放弃了自己的招牌类型,以更加主流、甚至是讨好的方式,「安全通俗」地讲述了一个简单故事。

黑泽清自我祛魅,失去了神秘感和不稳定因素,令部分死忠粉大失所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日本心理恐怖片旗手

说到黑泽清,不少影迷都对他的恐怖片记忆犹新。

从表征社会孤独症的《X圣治》、网络时代隐喻的《回路》,还有《光明的未来》《阁楼》《降灵》等......

破败的房屋和楼宇、黑暗的房间、斑驳的墙壁、肮脏的塑料布、地上的尘土和水洼......

这些不规整的、不透明、不干净的空间中,潜藏着无穷的视觉层面的潜力。

在《X圣治》、《回路》、《呼喊》的一些段落中,它们被发挥至极致,给观众留下至今难以遗忘的恐惧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电影《X圣治》剧照

黑泽清作品中那般强烈的奇诡与惊悚风格,几乎全来自精妙的镜头调度,绝非依靠视觉闪现或声效轰炸。

那些诡异和惊悚元素的输出有时候甚至以「消音」的方式呈现,将神秘感和不安全感如毒液一般注入到观众的脑神经上,看得人心理防线直接崩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导演 黑泽清

近年来,黑泽清开始转型。

他将原先的恐怖片手法融入到了社会和家庭议题中,证明了原来在恐怖片中有效的技法,也可以完美地移植进其它类型的电影中。

于是我们看到了《岸边之旅》《散步的侵略者》等类型更为复杂的实验性影片。

这些影片既保留了黑泽清复杂和不可解的神秘超验之感;

在故事上又千奇百怪,将普通生活和体验恐怖化、神秘化,形成了独特的黑泽清美学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电影《散步的侵略者》剧照

到了《间谍之妻》,黑泽清似乎在主动稀释这种美学风格。

在高度年代剧场景的布景与舞台剧形式的调度下,视觉上的不安全感和神秘感渐失,一切都敞开和透明,充满着刻意的展示和裸露,场景变得单调、虚假、简洁到令人感到震惊。

因为这实在太不「黑泽清」了!

哪怕到了影片结尾,女主角从精神病院走入被战争摧毁的城市「地狱」时,那种刻意遮挡、视角狭窄,突出神秘感的黑泽清风格也显得不够彻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的结局更是放在了开阔的,一眼可以望到头的海边沙滩上。

女主角肆意宣泄内心的苦闷和伤痛,这类不含蓄的表意方式,明显区别于黑泽清之前的风格。

这也是最被黑泽清影迷诟病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自我解构与主动抽离

《间谍之妻》从故事上,可以与李安《色,戒》同类相比。

故事都以女性作为主要视点,讲述她们在历史中的自我成长,而且都与「情」有关。

《色,戒》侧重情欲与忠诚,而《间谍之妻》则强调爱与正义。

两部电影都是家国大义与私情寡欲的矛盾辩证,历史作为大他主体凌驾于一切,默默在背后发力,隐秘控制着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电影《色,戒》剧照

福原聪子 (苍井优 饰) 原本是衣食无忧的阔太,嫁给做外贸生意的商人福原优作 (高桥一生 饰) 安心当起了男人背后的小女人。

平时打理好家中事务,时不时充当丈夫镜头前的女演员,偶尔给员工发发过年礼品......

家是她最坚实的堡垒,抵御着外界的不安与动荡。

而她,只需要好好爱自己丈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日本军工主义盛行,邪恶轴心同盟建立,太平洋战争一触即发。

看似强盛的日本,其实正走向「四面楚歌」的困境中心。

一次偶然出行,优作 用镜头记录下了远东军在满洲的暴行,即震惊世界的「731生化研究」。

这段骇人历史,在影片中以默片的方式出现,短短几十秒也看得人冷汗直冒。

被虐待的平民,冲着镜头冷笑的细菌战研究员,堪称年度最恐怖的场景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默片是《间谍之妻》的叙事核心与悬疑部分的麦格芬。

影片一开始就播放了一段,由优作 拍摄、聪子 主演的间谍默片。

它本是作为娱乐员工的平日消遣,但最后却成为了「偷龙转凤」、「金蝉脱壳」的叙事麦格芬,也是聪子 对于爱情与大义,真相与虚伪的残忍顿悟。

无论是戏中戏,亦或强烈的舞台剧风格,其实都是何泽清保持主动抽离,自我风格解构的一种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悬疑片的核心在于「真亦假时假亦真」,真假难辨是悬疑片的最高境界与叙事技巧。

导演利用舞台剧的形式、以及不断出现的默片戏中戏,将观众自戏剧化的情境中抽离出来,以便更好审视家国之间的微妙联结。

故事的主线是如何将暴行证据送到国外。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人物之间完成了多次牺牲。

一开始是,优作 从满洲带回来的神秘女人意外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导致宪兵队开始调查,爱慕聪子 的儿时玩伴津森泰治 (东出昌大 饰) 更是差点误会优作 出轨,对聪子 产生怜悯和同情。

私欲由此开始膨胀。

泰治 的拼命调查,初衷是想保护聪子,证明自己的爱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聪子 起初也是怀疑优作 的不忠,产生了嫉妒而显得失去了理性。

但在聪子 看到影像证据后,她的思想改变也并非完全出于国家大义,而是依然停留在小情小爱之上。

她愿意牺牲自己的主体性,化身间谍的妻子,甘愿成为丈夫的附庸,帮助他实现心中理想,完成正义的任务。

为此,她牺牲了优作 的亲人,间接导致优作最后选择暂时牺牲自己的妻子——为爱痴狂的妻子聪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次的牺牲诠释了家国大义与个人欲望之间的抉择。

聪子 两次遭遇背叛,一是丈夫选择牺牲她;

二是泰治 粗暴地断绝关系、当着众人给了她一个耳光,骂她叛徒。

影片的主题得以呈现,即通过结构和抽离,展示的帝国人妻的悲剧性人生。

正视史实性上的军国残虐与女性受害的同时,揭露出历史话语构建上的战胜者正义论与受害者的女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用前半段塑造出一个貌似充满能动性的女性角色;

再在后半段展示她为何仍是历史的「演员」,一个没有名字的「间谍的妻子」,而非掌控一切的导演。

而丈夫优作 才是那个始终掌控着镜头,摆弄着棋局的操控者。

作为「爱」的聪子 注定败给象征着「正义」的优作 ,沦为「家国同构」历史性局限的牺牲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片尾的那几段有关人物未来的交代,更是显示出黑泽清的解构和抽离。

之前,前来看望聪子 的医生说,「目前的消息都是不可靠的」,优作是否死亡不得而知。

片尾,文字对于优作 是否死亡叙述的模棱两可,而聪子 去往美国究竟为何也不得而知。

夫妻两人是否能破镜重圆,全凭观众想象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充斥着表演的谎言,电影的虚实与身份的真伪,全都无足轻重。

连生死都可编造,众人只能活在随时可能被击溃的背叛与毁灭的棋局中。

当恐怖如鬼魂般的真相从幕布里的人体实验与大空袭的燃烧弹中侵入,列岛被地狱之火笼罩, 婚姻与国家、爱情与理想的伪装面具焚烧殆尽,于无尽的黑夜和废墟中,显现出史实与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