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五哥读书。今天我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叫《马背上的朝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作者张勉治,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历史与艺术史系的副教授,对16到19世纪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有很深层次的研究,《马背上的朝廷》这本书也是他研究成果的结晶。

本书分析了巡幸的历史,也为我们展现了乾隆皇帝,巡幸的过程,以及乾隆南巡期间与扬州江浙盐商、江南文人的交往情况,为我们阐述了帝国核心与江南各种势力之间长期持续的博弈关系。

关于书名, 马背上的朝廷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为什么要这样来形容呢?这还要从康熙和乾隆皇帝的巡幸说起。在巡幸的过程中,皇帝常常带着侍卫、大臣、家眷、随从等一行人,队伍规模不仅壮大,时间跨度也较长,这样一来,皇帝和大臣难免就要在马背上处理公务。

对于清朝皇帝的巡幸,我们最为熟悉的当属乾隆皇帝的南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江南。从民间的传说和现在的影视剧,我们对乾隆的下江南似乎并没有太高的评价,认为他只是为了游山玩水,拈花惹草,是一种贪图享乐的表现。但是,我们也知道乾隆皇帝是一位相当贤明的君主,他和康熙一起开创了康乾盛世。因此,这两种印象中间就产生了自相矛盾的地方。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劳民伤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下江南,并非我们表面看到的那样,而是有更深层次的政治目的。关于这一点,目前相关的学术界并没有太多深入的研究,直到本书的出现,才为大家揭开其中的历史真相,解开那个让我们感到困惑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面,我们将通过四个方面来了解本书的核心内容。

第一,江南在清朝时期的重要性。

第二,巡幸的军事意义。

第三,巡幸的政治意义。

第四,乾隆皇帝巡幸的意识形态。

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江南在清朝时期的重要性。

康乾时期,巡幸几乎成为流行,仅乾隆皇帝,一生中就有多次巡幸江南,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江南在清朝时期有着非常独特的意义。

在当时,江南地区包含现在的两个省,分别是江苏省和浙江省。江南地区历来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货物集中,商业活动密集,在清代也是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除了经济地位,清朝的江南在政治上更是不可小觑。我们都知道,清朝的江山是从汉人的手里夺来的,尽管满族已经坐在了统治的位置上,但毕竟全国最多的民族还是汉族人。为了尽可能多地培养满族的政治力量,以求让满族的势力渗透到国家的各个地区和领域。也因此,在清朝时期,汉族人做官非常困难,想要做高官就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江南这个地方不一样,在当时的后五品官员里,江南地区的汉人比例非常高,而且,在文化上,江南也是明清两代的一个文化中心,而江浙一带的汉族文人,又是清朝文化精英里,一支重要的中间力量。总之,在清朝时期的江南地区,不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汉族人都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清朝的历代皇帝对汉人的提防,也是一刻都不敢松懈的,也是因为这样,江南地区就成了他们最不放心的地方了。

事实也是如此,江南地区对清朝的皇帝来说,的确有一定的威胁性。清军入关后,江南的汉族文人反清情绪高昂,而文人在封建社会里又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这就直接威胁到了清朝的政权。

这里,我们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江南大贤沈德潜在朝廷为官时,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甚至一度成为乾隆皇帝眼前的红人。但另乾隆没想到的是,沈德潜在告老还乡后,又成为了江浙地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人物。再加上沈德潜与反清人士有过密切接触,还写过很多带有反清情绪的诗词。这在当时可是朝廷的大忌,非常容易引起皇帝的猜忌,因此,即便沈德潜当时已经离世,却还是被乾隆定罪,甚至还要开棺曝尸。

通过这件事,大家会更明白乾隆为什么那么重视江南。从距离上看,江南离北京一千多公里,虽然当时的交通、通信水平不高,但如果那些反清人士揭竿而起的话,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因此,面对江南的这种局面,当朝皇帝能做的,就只有加强对它的控制。

那么,怎么控制呢?下一道圣旨过去吗?或是派几个嫡系官员过去吗?乾隆皇帝当然没那么幼稚,他也清楚自己的手下都是些什么人,想要看清真实的状况,就只能亲自走一趟,也就是所谓的巡幸。是当朝者一种统治的手段,那么,它能发挥出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先来看本期的第二个部分:巡幸的军事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从本质上讲,皇帝的出巡可以看做是类似现代的旅游,但也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出去旅游时,大概会带点日常的用品,如果图方便,带上足够的钱也是可以的,如果要长途跋涉,或许还要做好露宿野外的准备,比如带上帐篷、照明设备等。在这方面,皇帝的出巡也一样,但是规模却是不可比拟的,皇帝的出巡更像是一次军队的远征。

在本书中,作者详细列举了乾隆皇帝每次南巡时所携带的物资、随从等资料,根据这些资料我们能看到,乾隆皇帝每一次南巡花费的时间都在三四个月左右,随从人数也超过3000人。

我们先来看看乾隆皇帝在1751年第一次南巡时的情况。据资料记载,乾隆的第一次南巡,一共走了2920公里。这么多人,这么远距离的长途跋涉,还要保证皇帝和其他随从官员的安全,必定要经过周密的安排。因此,在这个队伍里,出巡的负责人是八旗军队的高官,也是能征善战的将军,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在出巡的过程中,八旗军不仅要以作战的标准来护航,还要做一些战争时期做的事,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后勤工作,还要考察沿路的情况,比如说:他们要记下经过的地方,还要提前打探好路线,看哪里有崎岖。另外,他们还要对行程做好周密的计算,比如:皇帝什么时间在哪里停,哪里住等。除了这些,他们还要根据皇帝的需求,安排好随行的人员,负责他们的住行和大臣们的办公地。当然,重中之重的还是要做好皇帝的安保工作。

关于这一点,本书还特别提到了一段野史。据说乾隆皇帝一行乘船在京杭大运河游玩时,由于两岸都站满了围观的群众,八旗军的精神就变得高度紧张。这时候,阁楼有一位妇人正在做饭,锅灶的火焰不停的跳跃,有一个弓弩手以为有人要行刺,于是就果断射出了一箭,结果妇人当场死亡。尽管这只是一段民间流传的野史,但也反映出当时八旗军超高的警觉性。

总之,在巡幸的过程中,久疏阵仗的八旗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是说到底,也只是八旗军被动间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并非乾隆皇帝刻意安排,但接下来的一番折腾就是乾隆皇帝有意为之了。

乾隆皇帝立下了规矩,在巡游的过程中,所有人都只能骑马,不能坐轿子,晚上也不能住城里,只能在野外扎营。并且在扎营时,他的要求又特别高,他让整个营地从内城到外城分为好几层,这样算下来,大大小小一共就有九百个帐篷,而营地的搭建、拆卸和物资的运送,必须按照战争时期的速度和规格去做。这样一来,整个随行的八旗军就一下子进入到战备的状态。

通过这件事,我们知道,清朝的皇帝巡幸,其实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一种手段,这个过程几乎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军事演习。乾隆皇帝之所以这么做,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他自己的担忧。

清军的核心力量是八旗军,但他们长时间没有参与战事,早已过上了养尊处优的日子,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就会大大衰退。长此以往,一旦发生动乱,就不得不启用汉人的军队。这样一来,满族的影响力和统治力度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而且,当年满族在入主中原时,靠的就是所向披靡的武力,他们也是崇尚武力的民族,因此,当八旗军的战斗力逐渐衰退时,难免就引起乾隆皇帝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体来说,清朝皇帝的出巡并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在这个过程中,清朝的八旗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也是皇帝刻意为之的结果,目的在于提高八旗军的战斗力,保持满族人能征善战的传统,从而保障大清王朝长久稳定的发展格局。

说完了巡幸的军事意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本期的第三部分:巡幸的政治意义。

如果单纯是为了提高八旗军的战斗力,提升军队的总体素质,那么狩猎将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让皇帝免受舟车劳顿之苦,而且花费也远远低于路途遥远的巡幸。但皇帝们都很明白,也很清楚这一点,因此,军事演习并不是巡幸的唯一目的,它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做沿途的视察,全面动员各地的官员,提高官员们的忠诚性和积极性,这有利于皇权的稳定,所以,巡幸在历史上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

我们都知道,得民心者的天下,满清政府作为外来者,想要稳固自己的江山,最重要的就是消除汉人的成见,将满族的思想和文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统治者的心目中,军队作为强有力的国家机器,当然是以稳固皇权为保障,但如果能够兵不血刃而达到天下归心的效果,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在这种前提下,巡幸就成为最佳的选择。通过巡幸,皇帝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对地方精英人士的控制。

前面我们说,乾隆皇帝巡幸江南的队伍有几千人之多,时间跨度也特别长,甚至还要在野外安营扎寨,那所需的物资就可想而知了。据史料记载:在乾隆第一次南巡时,光马匹就用了两万匹,这几乎是一场大规模战役的用量。除了马匹,还用了两千多头骡子和骆驼,另外还有三千多艘船只,一万八千辆马车。从这部分内容,我们看到了,皇帝巡幸时物资规模的庞大。但是,这么多的物资,皇帝并不会自己带,他把这些交给了地方去置办。在沿途的各省,他都设立了专门的办差机构。这样一来,一方面拉近了他和地方官员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考察了地方筹备战备物资的能力。

另外,在巡幸的路上,乾隆皇帝还要视察当地的水利情况,祭祀地方的神祗。总之,一路上他总是尽可能地去折腾,他折腾出来的每件事,都需要当地官员的配合。如此这样,官员们的办事能力和地方势力就能很好的暴露出来。探清了官员们的老底,乾隆皇帝做到了心中有数,管理自然就加强了。

除了对官员的考察,乾隆皇帝当然也不会放过当地的精英人士,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商人和文人。虽然这批人大部分都不是朝廷的官员,但鉴于他们的影响力,尽管不能直接管理,但也不是没有办法。那么,乾隆皇帝用了什么方法来实现对商人和文人的管理呢?这就要运用区别对待的方式。

对待商人,乾隆皇帝把白银作为突破口。商人是他南巡时最主要的投资人,仅在第四次南巡时,黄淮的盐商就给他捐赠了467万两白银。商人们捐出了白银,当然也得到了好处,一方面,他们提高了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他们扩大了经营范围。看起来,这似乎是一种单纯的行贿和受贿,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权钱交易。但是,我们要知道,在封建王朝里,天下都是皇帝的,如果真的只是想要钱,他根本不需要通过受贿这种方式。他之所以接受商人的行贿,实际上是在试探当地商人们的心,那些愿意出钱买路的人,自然是跟他站在一起的人,而那些实力雄厚又对他爱答不理的人,自然就成了他提防的对象。

对待文人,乾隆的手段也相当高明。我们都知道,历代皇帝大多都是诗词书画样样精通的人,乾隆皇帝也不例外,而这些正是文人之所好,每到一处,乾隆皇帝都会写一些诗词,作一些画,然后把这些作品赏赐给当地的文人们。面对皇帝的赏赐,人们当然是受宠若惊,而皇帝的赏赐又恰恰是文人们喜好的东西,这就自然拉近了与文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书画题词,乾隆皇帝在巡幸的路上还设置了选拔官员的考试,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文人墨客可以不用参加科举考试,直接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当上官。通过这种选拔官员的考试,乾隆皇帝可以一举两得,一方面,他的确选拔出了一些有用的人才,另一方面,提高了自己在江南汉族文人心中的威望。总之,乾隆皇帝在对待文人时,主要还是以拉拢为主。

当然了,在治理商人和文人的问题上,乾隆皇帝并不希望他们任何一方能够一支独大,因为商人们的势力一旦变大,势必会引起一些腐败的问题,加重官商勾结。而文人们的势力一旦变大,将会直接威胁到皇权的影响力。因此,乾隆皇帝就使出了杀手锏。我们都知道,封建社会的风气是重文轻商的,在传统的文人眼里,商人是很不入流的,而商人又竭尽全力想要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乾隆皇帝就是利用这一点,将商人和文人紧紧拉拢到自己身边,同时也拉近了商人和文人间的距离。这样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让他们相互制约,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更加依赖皇权。

总体来说,乾隆皇帝南巡的政治意义在于,一方面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对商人体系和文人体系进行了整顿,其目的还是扩大满清政府和皇权的影响力。

接着,我们来看第四部分:乾隆皇帝巡幸的意识形态。所谓意识形态,其实就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皇帝的巡幸无论是对朝廷还是整个国家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但是,每当皇帝准备出巡时,总是会有汉族文臣站出来反对。

我们的康熙皇帝就遇到了这样的遭遇。

1668年,康熙第一次提出南巡,众多汉族文臣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甚至用酸腐陈旧的观点掉起了书袋子,他们说,皇帝出巡就是单纯的玩乐,而圣明的帝王不应该为了玩乐而荒废国事。甚至还列举了巡幸路上可能遭遇的危险,包括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死在巡幸路上的事。作为一国之主,康熙皇帝怎能不顾社稷的安危而以身犯险呢?迫于舆论的压力,康熙皇帝只好取消了那次南巡的计划,并且嘉奖了提出反对意见的大臣。

事实上,从汉朝开始,反对皇帝出巡就成了汉族文臣的一个传统。除了危险因素外,在历代文人的眼中,皇帝的出巡更是一种铺张浪费、劳民伤财、不顾大局一意孤行的表现。特别是在宋朝后,皇帝更看重文治的力量,削弱了军队和贵族的权力,大力扶植文官集团的力量,因此,带着军事色彩的巡幸就更加遭到文官系统的抵制。

因此,当康熙皇帝提出南巡时,又着重强调武力的重要性,这就相当于要跟整个文官系统为敌,势必就会引起文官的反对。另外,皇帝出巡进一步扩大了皇权的影响力,让地方的官员们失去了很多自主权,这也会引起地方势力的反感。总之,清朝皇帝的巡幸是阻力重重的。

但是,康熙皇帝并没有死心。从历史上看,在康熙之前,巡幸已经有过众多的先例,康熙皇帝也看到了其中的好处,因此,虽然南巡的计划搁浅了,但他仍旧琢磨着这件事。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他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他可以借着巡幸这个话题,展开和汉族文臣的辩论,这样就可以将满族的思想和文化渗透于各个大臣心里。

从后面的历史我们看到,康熙皇帝的巡幸最终还是实现了。这就说明,在这场辩论中,康熙皇帝是胜利的一方。那么,在如此猛烈的反对声浪中,康熙皇帝是如何做到的呢?分析下来,他有两个可以利用的工具。第一,皇帝巡幸虽然不被人看好,但的的确确是一项重要的国家仪式。第二,关于巡幸的争论,历史上有很多资料可以参考,康熙皇帝以史为鉴,就有利于找到反驳群臣的理由。

经过研究,康熙皇帝果然找到了合适的理由,那就是祭祖和祭天,而地点是盛京和泰山。后来,他还搬出了上古时期舜帝出巡的事迹,说自己出巡完全是继承舜帝留下来的传统。面对这个理由,文官们无从辩驳,因为这也是汉族人的传统文化。

顺着这个观点,康熙还将自己的出巡进行了一系列的包装,比如敬天、法祖、勤政、亲民等。本书中,作者也举例说明了这一点。比如:

康熙皇帝巡视到五台山时,在路上射杀了一支猛虎。这本身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整个队伍那么多人,康熙皇帝杀死一只老虎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但这件事经过人们的传播和演绎后,康熙皇帝的形象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几乎被说成了景阳冈打虎的英雄,包括传说康熙皇帝射杀猛虎,是因为那里猛虎猖獗,当地的百姓整天提心吊胆,当康熙皇帝出巡路过,射杀了老虎,百姓才得以安宁。类似这样的传言在民间大肆传开。也因此,那个地方被命名为射虎川,并且还立起一个石碑,篆刻着康熙皇帝的英勇事迹。

总之,康熙皇帝为自己的巡幸找到了合适的理由,并且在巡幸的过程中为自己树立起完美的形象,也成了后来的乾隆皇帝效仿的对象。

在乾隆皇帝准备南巡时,乾隆皇帝首先挑起了舆论的争辩,这样,他就可以借着跟大臣们讨论出巡的机会,狠狠地批评一下文官们。有一次,乾隆皇帝搬出了汉高祖刘邦和陆贾争论的例子。在争论中,刘邦的观点是重武轻文,但陆贾却说应该重文轻武。而乾隆在群臣面前总要显示出更加英明的一面,他就说:“刘邦和陆贾说的都不对,历来开创王朝都是靠武力,丢掉江山的原因就在于军事力量的薄弱。”最后甚至还总结道:在和平时代要靠文官来治理天下,但武力上也不能放松,这是国家稳定的保障。

以现在的眼光看,乾隆皇帝的观点是非常英明的,但是,放在当时的环境中,他所说的话就存在着另外一层意思。因为,乾隆皇帝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在和文臣们争论,而不是简单地抒发自己的观点,他这样说,深层的意思是在表达:文官们一味地强调文治的重要性,忽略了武力的作用,这会让朝廷的力量越来越薄弱,最终也会威胁满清政府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在文官们听来,这些话就更加刺耳了,他们认为,皇帝是在批评他们追求安逸,不负责任,甚至置国家的安危于不顾。在皇帝的眼中,自己已经罪大恶极,哪还敢再提出反对意见。因此,乾隆皇帝的巡幸就还算顺利。

乾隆年间,因为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的努力,终于将巡幸演变成一种传统。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接下来,乾隆皇帝就要充分挖掘巡幸的意义了。

为了更加彰显自己看重武力的观念,乾隆皇帝还立下了文官也得骑马的规定,这并不是说乾隆皇帝有意折磨文官们,而是要在各个细节的地方充分改变文官们的意识形态。

尽管江南是乾隆皇帝最为放心不下的地方,但他第一次巡幸并没有选择江南,而是选择塞外打猎,这是他别有用心的安排。对于塞外打猎,当文官们提出反对意见时,乾隆皇帝就搬出了祖父康熙的例子,说这是要恢复康熙留下的传统。他这样说就是要表明,出巡是满族的优良传统。于是,他就很巧妙地将满汉的对立加入到巡幸的争论中。当然,他最后总是占上风。后来,在他巡幸盛京时,说自己不仅是效仿康熙皇帝,同样也是效仿满人的祖先金世宗。此时,他已经把巡幸上升到了另外的高度,那就是,巡幸是游牧民族王朝的传统。

有了这些幌子后,当乾隆再去南巡时,跟大臣们在争论中就更占上风了。当时有一个汉族文官指责他下江南纯粹是为了游山玩水,且路途遥远,是一种劳民伤财的行为。面对这样的指责,乾隆皇帝很容易找到反驳的理由,但是他在陈述的时候,故意把这个大臣的规劝解读成汉人的娇气与懒惰。因为有了之前满汉对立的铺垫,他的这种说法就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了。

在后来的巡幸中,乾隆皇帝除了整合资源,整顿军力,加强管理外,更是把巡幸赋予了一些抽象的美德,并在巡幸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所为所谓,解决了一些现实的争议,更重要的是表达出一种观念,就是汉人已经丢掉了,自己祖先留下的传统美德,而满人却继承了下来。按照这个逻辑,不仅拉近了满汉之间的距离,也更加让满人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汉族的各个方面,从而达到从思想上统治汉族的官员和老百姓。

总体来说,无论是康熙皇帝还是乾隆皇帝,都是高瞻远瞩智慧超群的皇帝,他们深得汉族文化的精髓,不仅将颇有争议的巡幸发展成王朝的传统,还赋予巡幸不同的意义,并且能够穿透表层的意义,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作用,他们不仅善于利用现有的传统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更能够改变某些传统的定义。尽管民间流传着关于乾隆南巡的各种谣言,也让乾隆皇帝精心打造的完美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但这终究是客观的历史战胜了意识形态,并不能否决乾隆皇帝就是马背王朝的佼佼者。

至此,我们本期的核心内容就讲解到这里,下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本书的核心主要描述了,清朝皇帝之所以热衷于巡幸,并非出自个人游山玩水的需求,而是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政治意义和意识形态上的意义,到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更是把巡幸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巡幸俨然成了皇室统治国家和人民的一种手段。而江南在清朝时期有着非常独特意义,因此才会让乾隆皇帝多次巡幸。

五哥读书,每天一本好书精读。和我一起,精进学习,自我迭代。

本文由董浩读书app创始人、《粉丝经济学》作者吴高远先生(网名五哥)原创撰稿。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