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苦于相关专业多年的人都在批评这些专业的弊端,然后说干得好!撤销的好!

但是,一个可能让很多人失望的事实是,大部分专业都被撤销了,这基本上和就业不好没有关系,甚至和学校烂的专业培养计划没有任何关系。

大多是大学主动做出的调整。

比如取消一个,然后马上新建一个,或者取消多余的,然后教育部同意。

被撤销的专业还有很多,不是就业问题,也不是学校太差的问题,只是学校没有条件开设这些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有的学校有的经费非常低,却要靠烧钱实验的来设置专业,我注意到的是,在生化环材料中,材料化学的点名率更高。

这个专业一言难尽,是个不伦不类的专业。问了业内相关大佬,得到的解释是材料科学作为近几年新开的专业,一般都列工科。这时候就需要平行从事一个理科专业,于是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物理就产生了。

当时觉得这几个专业没有区别。

本科生学的都是泛化学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大多都差不多。研究生只是导师招生的一个名字,做什么要看导师的项目而不是专业名称。

近年来,化学化工专业申请资金做各种材料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操作。所以裁掉材料化学的边缘专业基本是合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取消专业,我想到一件事。记得我们本科的时候换过校长,新来的官员上任三把火!一上来的时候是一场激烈的改革,第一件事是停止大约三分之一专业的招生。

当时这些被废除的专业的学生瞬间炸了锅,空间里的各种转发叫这个专业出了多少人才,为什么出了多少贡献。总之他们拉了很多舆论,抗议学校的改革,周围被取消专业的学生也掩饰不住脸上失落的表情。

但只要你仔细想想,你就会明白,这件事对学生影响不大。但是学生的反应是最激动人心的,好像专业取消是天塌下来给他们看的东西。大多数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实这是一个看似有共性,又似乎和学生利益有关的东西。事实上,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并非如此,无论是就业还是学习,都没有人在乎你的专业是否还存在。专业取消有时会导致对学生毕业要求降低(因为是最后一两个学生),甚至在就业上得到学校的重视,但可能是好事。

真正感兴趣的是这些学科的教职员工,他们被迫换岗离职,还有可能离开居住的城市,和家人分开,运气不好也可能直接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老师不会因此失业。我只说身边经历过的,见过的,一些高素质的教师听到了这个消息,开始寻找他们的下一个工作。

因为学业原因,基本都是跨省找工作。普通教师被调到辅导员、实验室技术员、后勤等岗位,然后离开了自己的岗位。有个认识同一所学校的一位英语老师。

因为考核的原因,他们保持了编制,但要去学校超市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