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村老年人指的是年纪60岁以上,农村户口的群体。60岁以上群体,大多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经历过饥荒年代,以及随后七十年代动乱年代。

八十年代是他们的适婚年龄,七十年代农村结婚还要看家庭成份,成份高的相亲不受待见,结婚普遍晚,大龄光棍常见,好在五六十年代没有计划生育,提倡人多力量大,家庭子女多,加上八十年代后不再看成份。

因经历单身没媳妇的恐慌,单身男子对结婚对象不挑,成婚率渐增,单身男当上门女婿可以接受,女方是离异的也能接受,女方离异带小孩的也能接受。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指的是没有男孩,不结婚,孩子都没有,更别提男孩女孩,没经历过大龄单身,是无法理解那种深入骨髓的恐慌。物质贫乏年代,相亲见面礼一支笔,一个本子也很常见,男方有房就可以,即使房子旧点小点也可以接受。

有个自行车,缝纫机就算是大家电,能有电视更好。婚后,在仅有的自家土地上辛苦劳作,伺候庄稼。种地收获粮食是唯一的指望,想多收粮食,就要多翻土,多施肥,勤除草。施肥种植种子的时候是用的猪圈里的粪土,在成长阶段要施农肥,在农作物结穗后要打农药防虫,农肥、防虫药需要用钱买,日常开支也需要钱。

随着商品流通加速,物价上涨,对金钱需求与日俱增,只是卖粮食已经供应不上。村中攀比是很正常的现象,他家吃的好了,穿戴漂亮,建新房了,那家自然也要跟上。

说是攀比有些不太准确,应该说是仰望,家庭实力通过吃穿住用行来体现,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的过程,涉及到后期自家子女婚嫁,口碑,自是无比重要。

八十年代进行的计划生育,这批人正是生育年龄,好不容易结上婚,看到有后的希望,生育政策出台,限制人口出生率,家里没男孩的想再生个男孩,有男孩的想再要个女孩。于是超生游击队开始。

政策层层下压,执行很彻底,毕竟涉及到帽子,超生怀孕想生的,东躲西藏,抓到直接呵呵掉,有小孩不允许生的直接上节育环或是绝育手术。

这一代人因为小时候上学的少,因此无比渴望孩子能上学读书,做个有文化的人,但是想上学就要花钱,并且家里少劳动力,当然男孩上学优选,毕竟女孩要嫁出去,以后生的孩子是外姓人,就算是想读书,农村的教育资源很差,升学率低的可怜。

想让孩子上学,又想要改善生活,只能多辛苦劳作,外出打工,做点小生意,即使这样仍然紧巴巴过日子。

进入2000年,他们的孩子开始相亲,订婚,结婚,曾经他们的结婚标准已经大变样,这时是要有新房,彩礼三五万很常见,彩电,冰箱,洗衣机,家具都要齐全,土里刨食,半辈子积蓄进去,还要欠债。

迈入2021年,他们已经成为60多岁的老人,辛苦一辈子,退休金一个月60元,如今的60元能买什么?

生活水平提高了,辛苦一辈子,不愁吃,不愁喝,只是上年纪后,疾病不可避免的到来,脑梗,高血压,糖尿病,各种老年病。

更多的是空巢老人,子女在县城或是市里买房的话,平时不回老家,老人恋家,不想住到城市,于是晚年独守着根。

即使上岁数了,老人能自己动的时候,也是找些零活,打打工,或是捡些废品卖,不靠子女供养。

如果没有劳动能力,那就要女子每个月给钱供养,根据家庭条件不同,子女给老人一两百一个月,如果老人没有积蓄,一个月就只能花子女们供给的几百块钱,钱不够就省着花。

如今农合一个月二百八,加上水电费,开销也不小,每个月吃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没有收入就只能省吃省用。能吃饱,但是日子过得很窘迫。

子女孝顺的老人,晚年日子要好过一些,尤其是遇到脑梗,身体行动不便需要长期伺候,遇到其他大病,因病致贫的大有人在。

只能说老人的日子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