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德华主演的《人潮汹涌》成了后起之秀

票房上成功反超同期的《侍神令》,排片也仅次于贾玲的《李焕英》

红了30多年的刘德华,至今还把持着香港电影男演员的龙头交椅,

这是香港电影的奇迹,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香港电影的破落。香港电影越烂,刘德华越红,刘德华红得越久,香港电影越差。

原因也很简单:

这跟刘德华本人没关系,刘德华越红和香港电影越差,两者也不是因果关系,

刘德华和香港电影命运的对立,实际上是香港电影的缩影,是——

香港电影后继无人了,天王巨星断层了。

2002年,刘伟强的《无间道》像极了香港电影的“谢幕曲”——

王晶说,香港电影的市场的没落的导火索是‘失去台湾省市场’

这话其实说得没错。

1992年前后,刘德华的天幕,李连杰的正东,王家卫的泽东相继创立,

他们的幕后金主是台湾省的八大片商。

那会八大片商有钱随便一出资就是好几百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金年代,赚钱实在是太容易

拿出个全明星阵容,就能骗上台商数千万的投资

怎料想,1993年,台湾八大片商制裁香港电影

他们跟香港电影协会协商如何抑制成本,压低演员片酬,大八片商没有在无理取闹,香港欠下250多部港片未能如期交货...

八大片商也是需要对投资人和市场负责,于是逼着香港电影交片,香港电影迫不得已交出了一大批“烂尾”电影,但实际上电影早就烂了。

1993年之后,香港电影逐渐走向了没落。

市场太小

香港虽然是我们的门户,经济发达,社会发达,文化多元,但是它的市场太小了

过去香港电影市场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东南亚和东亚市场。

但是在90年代中后期,马来西亚和泰国经历了货币风潮,90年代末期又有亚洲金融危机

东南亚和东亚市场不再购买“港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货币风潮,金融危机过去以后,

那已经是快千禧年间了,千禧年,印度电影开始红火,泰国电影日起,韩国电影如日中天

内地电影那会也有着,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姜文,这些大导演。

香港电影几乎失去了整个东南亚和东亚市场,

过去它的生存空间,全部被崛起的内地,印度,泰国,韩国给挂完了,

日本虽然那会式微,但是有个北野武,外边的电影也进不去。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墙推众人倒

香港本土市场遭到了好莱坞的侵蚀

1993年《侏罗纪公园》在香港创造了6000万的票房,打破了香港电影几十年票房冠军神话

而2002年《无间道》香港本土票房也不过5500万。

香港电影市场,年年遭遇好莱坞的压境,港片节节败退,

至今为止,仍是好莱坞电影占领了香港电影市场。

资本没有国界

香港电影市场的衰萎,院线和投资商见风转舵,缩减了香港本土电影资金,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黄百鸣的东方院线停办,陈荣美“双线联映”影院改成商场...

黄金年代的“霸王”邹文怀的嘉禾也放弃了院线经营。

标志着主宰香港电影业的院线制宣告瓦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才流失

香港电影少了本地院线和台湾省八大片商的支持,电影人的处境很困难。

没钱,没技术,没设备,没机会,没机遇...

越来越多电影人出走,香港电影人才流失,其中流失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老派导演和巨星的出走。

过去香港电影黄金一代的导演能跑得都跑路了,

吴宇森,许可,黄志强去了好莱坞,

周润发,李连杰,成龙也去了好莱坞拍片发展。

留下的巨星少之又少。

第二:年轻人看到电影式微,放弃尝试。

跟黄金时期不同的是,那会香港电影做武师,做替身演员捞钱也多。

那时,香港电影是黄金年代,是热门行业,捞钱多,给的也多...

但天变了,香港电影的衰落,让更多的年轻人不再主动踏入电影行业。

而那些黄金一代的电影导演,都在吃老本,没什么很大的创新。

就比如,新世纪后的吴宇森,大陆给的资金够多了,动不动上亿的制作成本

在明星阵容上,只要能花钱请到的都请到了。

梁朝伟,金城武,林志玲,胡军,张丰毅,张震,赵薇...

花大价钱搞拍了《赤壁》,结果本亏了,口碑也没了。

过去拍武侠的徐克也是,香港电影式微后,徐克北上大陆淘金

大陆的金主们有的是钱,不少金主甚至都是徐克的影迷,只要徐克提要求,全部满足

可是徐克来到大陆后拍的电影,是有不少赚钱的,但拍的都是啥《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女人不坏》《深海寻人》...

在思想性上远不足他早年间的《龙门客栈》的水平。

把香港电影插上“呼吸机”留住一口气,真的得感谢后黄金时期的几个人——

曾志伟,陈可辛的“UFO”

王家卫,刘镇伟的“泽东”

杜琪峰,韦家辉的“银河映像”

刘伟强的“最佳拍档”...

还有留在香港的巨星,刘德华,张国荣,梅艳芳,梁家辉,刘青云...

那些黄金一代的“香港电影人”早已纷纷北上或是西去

留下的这些人致力为维持港片水准,带着香港电影的艺术品位到了97回归前。

2002年《无间道》之后,香港的电影已经变质了。

不一样的导演,不一样的演员,不一样的故事,总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比如,王晶,他虽然俗,也经常拼凑自己过去的电影或者致敬前辈的电影,但他总能够给人带来创意的惊喜。

2002年后,王晶也变了,他没有什么新意了,电影都是炒自己过去电影的冷饭,剧本甚至也不改换个壳,换个演员就拍了...

那会不仅香港电影是这样,

好莱坞电影也这样,大家都是拍类型片,也都是为了迎合观众,主动讨好观众...

电影失去了血肉,失去了灵魂,每个人都在拍警匪,每个人都在拍电影里的超级英雄,

像《英雄本色》里“小马哥”那样的小人物却越来越少了...

当电影变成工业上的流水线可以被批量生产的商品,于是个性与“定制”就显得格外珍贵。

过去的香港电影之所以繁华,

是因为在那个年代,即便生产了一大批烂片,但是那些电影人是有理想的,是有梦想的。

香港出现了一大批极有才华的电影人。

吴宇森的电影,绝对看不出来是杜琪峰拍的,徐克的电影,绝对看不出是张彻拍的..

王晶的电影,绝对看不出来是周星驰拍的,王家卫的电影,绝对看不出来是许鞍华拍的...

而如今的香港电影,放在内地市场,观众早已无法辨别拍摄的导演

看来看去虽是港片的味道,但是早已经不知道电影导演是谁,拍来拍去都是一个味

一个色调,一个内核,一个剪辑,一个设计...

唯有不变还能认识的是,刘德华,刘青云,古天乐他们...

只是,刘德华红得越久,香港电影越烂,后继无人。

97是最后的机会

97回归前,电影人对香港未来的不确定性,纷纷选择了出走,北上内地或西去好莱坞拍电影

那我们来讨论97回归到底对香港有没有影响?

答案是肯定有影响的。

虽然香港主流话语权不承认这点,但实际上97回归对香港电影的影响是巨大的。

但我必须要指出的是:

97回归,这一历史事件,从来就没有破坏过香港电影。

它好似一枚催化剂,加速了香港电影必须反思和进步的迫切性。

在催化剂“发酵之前给足了香港电影足够长的时间去改变与自省,但它没有及时意识到这点

许多人香港电影人总喜欢拿“迁就”内地观众口味和内地电影审查态度说事,

实际上,香港电影的问题,早就上世纪90年中期就暴露了出来。

烂片盛行,盗版光碟冲击,敷衍观众,迷失初衷...

在香港电影黄金年代末期,最盛行的早已不是杜琪峰的“枪战片”,

而是以何蕃,王晶为代表的香港“风月电影”,以“欲望和大尺度”为卖点,小成本博千万票房

像极了末日来临前最后的捞钱狂欢。

即便在上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最好的年代,它也不是优秀的。

题材的单一,武侠片,枪战片,几乎统治了香港电影的主流,但是其精神格局和意识形态却停留在了“小马哥”

往后但枪战片几乎是“小马哥”的翻版,杜琪峰虽创造了“黑色暴力美学”的枪战电影,但此时却已经无力回天。

哥们义气,江湖道义充斥的香港电影,这是过去农商时代的封建与落后留下的传统精神文化产物,它注定是跟时代的法制时代是脱钩的...

2002年《无间道》之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电影都在发展

即便是向来以“赚钱”为目的的好莱坞没,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看到了全球电影市场,

用技术跟所谓欧洲“精神电影”持平——

唯独,香港电影却留在了原地踏步。

香港电影后期阶段性的调整,虽不代表港片类型电影的完全覆灭,但是我们可以肯定是香港电影早已消散在了历史的云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