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上传了一段“李元芳”张子健的近况视频,画面中的张子健已经53岁的年纪,和当初电视剧里意气风发的样子不同,如今的他一脸老太,两鬓斑白,脸上的鱼尾纹非常明显。

但是张子健整个人精神状态还是挺不错的,说话铿锵有力,面色红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元芳”这个角色,是观众们对张子健最深刻的影响,一句“元芳,你怎么看”怎么火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并成为多年的网络流行语。

除了《神探狄仁杰》以外,张子健还参演了《燕双鹰》、《白眉大侠》、《甘十九妹》等多部作品,让其名声大噪。

入行那么多年,张子健一直非常低调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

在如今流量小生横行的时代,老戏骨们的演技反而成了稀缺的东西。张子健不会耍宝,也不会才艺,只是凭借着在作品中的演技赢得观众们的认可。

有人说他当初走进演艺圈不是为了赚钱,就连好友张嘉译都说:“不向钱看,不为名奔,很多人搞不懂他为什么还在这个圈子里混。”

后来张子健因为二婚这件事多少影响了一些人气,加上他不再走英勇智慧的路线,转头去拍摄一些农村生活剧,慢慢便沉寂了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53岁张子健的近况,许多网友不禁感慨:元芳也老了啊!

和元芳一样,职场上也有“老去”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年、二十年前那个满怀激情的青年,如今也不得不面对中年危机的烦恼。

这群人,往往多是70、80后,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不仅得面对生活的重担,还要面临来自职场新人的竞争。

应对中年危机,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更新知识技能

有人说,一个大学应届毕业生,工作两年后,只有不到50%的知识还能用得上;工作五年后,90%的知识都用不到。

这说明今天这个时代,知识与技能的更新迭代都很快,市场对我们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如果不学习,很容易出现前浪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状况。

想起几年前,河北唐山收费站,一位36岁的中年女员工面临失业,感慨说:“我都36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虽然从人性的角度可以同情,但是站在职场的角度看,却成为了一种悲哀。

二、积累资源

有的职场中年人,过了35岁年龄,一旦失业就只能拿着个人简历跑人才市场应聘。

这个时候,如果想到身边有人脉关系,可以帮你介绍个机会,也许就不会那么狼狈。

对于中年人而言,拼体力显然不是年轻人的对手,只有寻求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才是自己的立足之道。

而资源恰恰就是职场上最为宝贵和重要的财富,资源可以包括业务资源、人脉资源、心理资源等等。

尤其是人脉资源的积累,到了一定的年龄,解决问题往往不是自己一个人埋头苦干,而是打个电话寻求他人的帮助。

三、手中有余粮

当今社会,比起中年失业还要可怕的是失业后手中无粮。

我身边一个朋友,30几岁依然单身,每次相亲对象问起他的经济条件,虽然收入不算很低,但就是拿不出存款,甚至房子的首付款都没有存够。

工作那么多年,他的钱要么消费在旅游上,要么充值到了游戏中,根本没有长远的理财计划。

去年发生了疫情,他被公司裁员,口袋里的银行卡都不够日常支出,只能找亲戚朋友借钱。

可见不管任何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储备好现金,手中有粮,心里才不慌,才能更好地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在最后

53岁的“元芳”都已老去了,并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也许这便是职场最真实的更替规律,不是每个演员都能做成刘德华,也不是每个医生都能当成钟南山。

老当益壮这个词,它存在的意义只是在我们年轻时付出了多少、谋划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