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8岁杨绛自学西语翻译《堂吉诃德》

1956年,中宣部副部长林默涵邀请杨绛重译《堂吉诃德》。

为了尽可能贴合原著,杨绛决定从西班牙语直译,因此在48岁那年,她开始自学西班牙语,最终在1978年,交付出版了中国首部由西班牙语直接翻译中文的《堂吉诃德》。

杨绛版本的《堂吉诃德》,被读者广泛认可,累计发行70多万册,是销售量最好的中译版本,连西班牙王室也给出很高评价。

这样一个译本,却被一位西班牙语教授批成了反面教材。

他叫董燕生,是全国高等院校的西班牙语基础教材编纂者。他拿到杨绛的《堂吉诃德》后,带到课堂上,为学生们讲解其中的翻译错误,让大家引以为戒。

而杨绛知道自己被批评后,回应“董燕生先生对我的批评,完全正确……董先生在西语水平方面完全可以做我的老师,可惜我生得太早,已成了他的‘前辈’。他‘不畏前辈权威’,勇于指出错误,恰恰是译界的正风,不是歪风。”

杨绛先生当时已有80高龄,却秉持着坦然的态度,悉心接受后辈意见,为翻译界留下了一段佳话。

文学创作不分国界,但对普通读者来说,想阅读国外著作,只能通过中译本了解精华内容。

一本经典名著,想要原汁原味呈现在外国读者面前,对翻译工作者的要求可想而知。

从引进、翻译、定书名定稿,再到最终出版,翻译家们跟着经历了这本名著不一样的一生。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著有怎样不同一般的深刻认识和分析?名著主线思想之外,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附加内容,怎样才算真正理解一本书?

由天喜文化出版的《世界名著大师课》系列丛书,或许能为我们窥知一二。

《世界名著大师课》的作者团队,是我国多位享有盛名的翻译家、权威学者们,他们熟读外文原著,这次集结成队,对各国文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多本名著进行解读。

丛书按照国家分有不同册,如英国卷、法国卷、俄罗斯卷等等。这次分享的是《世界名著大师课:法国卷》。

《世界名著大师课:法国卷》由柳鸣九、郑克鲁、余中先、郭宏安等十多位名家撰写,解读如《红与黑》《巴黎圣母院》《追忆似水年华》等名篇。

除了作品的中心思想,各位名家还在书中,为我们加入了名著之外的作者经历、时代背景、创作技巧等相关知识,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名著和作者的同时,对青春成长、梦想奋斗、人情财富、爱恨生死等现实生活有更深刻的感悟。

快节奏时代,更需要我们慢下来,阅读经典名著,在反复咀嚼中,看清生活真谛。

如果忙碌不得空,也可以看看权威解读,另一种方式接触经典。

读完这套书,不光让我们能对名著有一个大体认识,对于怎样读名著,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阅读能力,也会有一个全面提升,如果你时间匮乏却很想读书,又或者热爱阅读,但却理解不透深意,一定不要错过这套大师解读套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读名著的意义

1.什么是经典名著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认为:“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的书。”

“世界名著无例外地是以其真实、深邃的内容和不可替代的精美形式相结合而著称,并能通过不同语种的译本对不同国度的读者产生相应的魅力。”——翻译家绿原

一本好书,首先要能激起我们阅读的兴趣,其次,要能经得起反复阅读,在一次又一次的推敲琢磨里,不同读者会看出不同的感悟,从而对人生有了不同的见解和体会。

与一本书结缘,不论过程如何,结果怎样,阅读它的本身,都已然在我们生命中留下一个节点。

当我们被其中的只言片语所击中,便是不经意间,为之后的轨迹埋下另一种可能的种子,在恰当的时候,它将开启我们全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和篇章。

从这个角度来说,名著具有普世性价值和恒久意义,它们经久不衰,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

2.为什么要读名家翻译的名著

怎样的译本是一个好的译本?

个人认为,一个理想的翻译版本,应该是读者在浏览全篇后,被激起好奇,希望能了解关于原书的更多知识。

歌德曾说:“译者应当被看做是职业媒婆,她们将一个半遮面的美人向我们满口称赞挑起了对于原著的不可遏制的渴望。”

对于那些负责、有深厚功底的名家来说,翻译一本外国名著,他们需要钻进书中,深挖背后思想,再贴合时代背景和本国语言特色,使用最精确的词汇,准确表达原著含义。

这些权威人士,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储备,所以能在翻译工作中旁征博引,有的放矢拿捏翻译作品的力度。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国读者,一窥外国名著的精彩,从而产生共情,影响和改变。

读一个外国人的作品,对我们 21 世纪的人来说,不仅是一次提高文化修养,提升欣赏品位的机会,还为解决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参考和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怎样读名著

在这套《世界名著大师课法国卷》中,柳鸣九在内的多位权威文学大师,为我们悉心解读了数篇法国经典名著。

这群学者,许多都有翻译名著的直接经历,他们自身用了很长时光去揣摩翻译原著,所以他们更清楚要用怎样的方式,介绍人们读名著,才能读透,读深,读懂全篇著作。

换言之,这些大师对名著的解读,就是让读者用最快的方式,了解关于原著的最多内容。

不能光看故事内容,那是不够的。看故事内容,我知道这个小说写了什么,意义何在,它艺术上有些什么手法。既然是世界名著,它一定是有所成就的,一定有意义表现在什么地方。你不能就这么简单几笔:描写细腻,人物刻画很突出,语言很华丽。这样太简单了。


要仔细地分析人物是怎么写的,雨果是这样写让·瓦尔让的,是那样写其他人物的,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启发。我希望通过这些分析讲解,能够增加你的知识,扩大你的视野。

在解析故事内容的同时,名家们还会新开章节,为我们介绍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再结合社会现状,讨论当下的热点话题和社会现象,这样深入浅出,为读者理解人生和现实生活,打开更多的维度与视角。

比如《包法利夫人》中,包法利夫人和情人参加了一个农业展览会,作者福楼拜此时进行了一番电影蒙太奇式的描写,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的车琳教授介绍我们要这样阅读:

一边是农展会上地方官员在广场上致辞和颁奖,一边是罗道耳弗和爱玛在会议厅窗户前谈天说地,谈情说爱,两边的话风马牛不相及,却被穿插在一起,这段对话要隔行跳读才能联系上各自的逻辑,这种相互交叉便产生了一种特别的现实效果和讽刺效果。

除了针对作品本身的细致解读, 车琳教授还为我们展示了文学名著带来的深远实际影响:

2016 年,中国作家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被拍成电影,在国外发行时,片名被翻译成《我不是包法利夫人》(I Am Not Madame Bovary)。这个译法有一定道理。首先是因为这两个东西方女性人物形象存在共同点,她们都是不忠女人的转喻,尽管她们之间也存在诸多差异;之所以没有把“潘金莲”原样搬到英文片名中,是因为翻译的时候有意采用了归化方法,即用目的语(这里就是指英语)的语言和文化元素来代替陌生的来源语(即中文)的语言和文化元素,以减少英语国家观众理解上的差异和困难,而“包法利夫人”在英语片名中的出现,足以说明这个在国外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的经典性。

典型的人物形象通常能够体现出普世性的人格特征,在千载之下传承,每一代人都能够找到对应的共鸣,这就是经典文学作品所创造的价值。

而在很多解析最后,解读者还为我们推荐了名著的经典名家翻译版本(有些没有,是因为解读者本身,就是名著翻译者),方便读者看完解读后,自己重新体验名著的魅力。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

由天喜文化出版的《世界名著大师课·法国卷》,让读者在各位名家的带领下,得以用最短的时间,尽情饱览数十篇法国名著的精华内容。

要想体验和感受世界文化,有很多种方式。读书无疑是经济、快捷而又回味无穷的一种。有人说,读一本经典名著,有时胜过一次肤浅地环游世界。

卡夫卡曾说:“ 一本书应该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的大海的斧头。”

愿在新的一年里,这套《世界名著大师课·法国卷》能带你去往文学名著的百花深处,找寻灵魂的栖息地,对抗时代的焦虑和浮躁,仰望文学的灿烂星空。

阅读名家名著在手,让我们既有实际的六便士,也能抬头望见内心深处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