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9日讯 3月9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十三五”时期坊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关情况做了相关介绍。“十三五”时期,潍坊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成功获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获批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荣获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称号,成功创建“国际和平城市”;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先后荣获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非遗保护先进集体、全省文旅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为文旅融合发展增活力添动力

“十三五”时期,潍坊市积极推动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完成市、县两级文化和旅游机构合并。创新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单设副处级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新设正处级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探索创新行业发展模式,组建市级投融资平台,大力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双十工程”。4个项目获山东省政府文化创新奖。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为文旅融合发展塑造灵魂内涵

“十三五”时期,新创作一大批文艺精品,《失却的银婚》《板桥县令》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失却的银婚》入选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潍坊市美术馆展出项目连续三年入选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目录。国家级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正式获批入选山东省2019年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潍坊聋哑学校“非遗手工艺项目职业教育实践案例”获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全国年画发展联盟落户潍坊,连续两年承办年画传承发展大会。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获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潍坊市成功创建国际和平城市。

优化公共服务效能 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10家、一级图书馆9家,等级馆数量居全省前列,潍坊被列为山东首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公共文化服务考核始终居全省前列。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旅游厕所987座。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逐步提升,文化惠民力度大。连续举办五届市民文化节和四届文旅惠民消费季。连续两年囊括“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系列活动全部四项第一,被评为山东省全民阅读示范市。每年送戏下乡演出6000多场次、放映公益电影7万多场。4个镇入选全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为文旅融合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十三五”时期,潍坊书画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青州市中晨书画产业园获批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潍坊市被誉为“中国画都”。版权登记量持续增长,《幸福俏冤家》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获2019年度山东省影视精品专项资金项目。积极发展精品旅游业,青州市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临朐县、安丘市先后成功创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青州古城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成126个景区村庄,5个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在全省率先推出“夜享风筝都”夜间文旅消费品牌。突出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双百工程”,每年梳理在建重点文旅项目100个以上,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双招双引实现历史性突破,成功引进诸城雪松恐龙探索王国等一批重点项目。

深化交流合作 为文旅融合发展营造浓厚氛围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组织参加北京、山东国际旅游交易会等活动,举办北京文化旅游资源推介会,首次在Facebook、Twitter等境外平台推出“云赏潍坊”同步推广活动。先后举办第二届世界老年旅游大会、情系齐鲁—两岸文化和旅游联谊行等系列活动,连续举办四届峡山金风筝国际微电影大赛,利用媒体平台进行了广泛宣传。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为文旅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十三五”时期,潍坊将85个审批服务事项编入“一次办好”清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积极开展行业培训,1名导游入选文旅部“金牌导游”人才培训项目。同时,持续开展文旅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利剑行动”,扎实推进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2019年全国境外卫星电视管理会议上潍坊市作典型发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机制,承办全国版权执法监管工作培训班。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荣获2020年“中国版权金奖”保护奖。成立了全国首个乡村版权保护组织—杨家埠木版年画社。

闪电新闻记者 于刚 潍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