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有对中年夫妇,老公是做生意的,一年到头在外面忙着,老婆是全职家庭主妇。家里有一个儿子,当妈的很疼爱,再加上读了不少育儿书籍,知道不能打骂孩子,所以平时对儿子没有打过一次。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却越来越不听话,特别是上了初中,基本上父母说往东他就会往西。所以有一次,做生意的爸爸让他好好写作业,但儿子不当回事,爸爸气得打了他一巴掌。儿子当场就愣住了,从此不跟爸爸说话,父子关系僵到了极点。

所以这个爸爸逢人就吐槽:对孩子一定要从小严加管教,不要舍不得打,不然以后迟早后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位里还有一个张大叔,标准的70后,家里同样有二儿子。张大叔在教育方面有自己一套,该打就打,所以儿子从小没少遭他的“毒手”。但跟很多人料想的不一样,张大叔的儿子不但没有跟他关系闹僵,反而很懂事,越来越优秀,最近还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让周围的同事羡慕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啥会这样呢?

在我们传统观念中,打孩子是不对的,是一种粗暴教育的体现,随着我们时代的进步,这样的行为应该被舍弃。

而且现在许多育儿书籍也推崇理性教育,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应该不打不骂才对。

然而现实并没有那么简单,许多遵循“不打不骂”的父母发现这样做效果不佳,而依旧沿用打骂教育的家长则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打骂”只是一种教育方式,不要魔化,也不能神话,要视情来用。

首先,要从教育孩子出发,来考虑教育的方式。如果孩子被宠溺过了,就要用严格一点的方式,可以教育、批评、责罚,必要时打骂,总之要让孩子改正错误,变得懂事和优秀。

其次,打孩子要避免夹杂家长个人的情绪发泄。不能因为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承受了过多压力而拿孩子出气,也不能没有原则的随意打孩子,否则收不到好的效果,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亲子关系越来越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要记得有罚有赏。对孩子犯错时要责罚,当孩子进步时要表扬,而且平时要多关心爱护孩子,这样才能让亲子关系融洽。

正如有位作家说过:教育孩子一定要能经常存下“爱”,这样他会越来越优秀。

所以,懂得了这些,相信打不打孩子应该不是主要问题了,一切从孩子的成长出发,该打时要打,但要注意如何打,还有打了也要有赏。

今日话题:你有没有打过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