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安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编剧蒋胜男提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

很快,相关话题很快登上微博热搜榜榜首,总阅读量达到了6亿次,总共有2.5万人参与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图来自微博

虽然我国公务员数量众多,但考虑到人口基数,公务员依旧属于“少数派”。再看蒋胜男代表的提议和网友的评论,可以发现该提议引起如此大的热度,不仅在于公务员群体“引流属性”,根本原因是其戳中了每一个“打工人”的“中年危机”。

也就是说,“35岁以下”的要求不仅存在于公务员考试,更是在社会招聘中广泛存在。通过翻阅各类社会招聘广告,可以发现“28岁以下”的用人要求也大量存在。

从这个角度看,蒋胜男代表提出的“取消公务员考试35岁的年龄限制”表面上看是为了破除体制内的“用人歧视”,发挥35岁以上成熟公务员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等优势条件。

事实上,“取消公务员考试35岁的年龄限制”倘若成行,对我国人才招聘市场将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究其原因,一来公务员群体在很多方面可以成为非常完美的社会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例如公务员收入基本属于地区的中等水平,代表当地绝大多数居民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公务员在我国本身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很多私企的福利待遇体系,便是参考公务员执行的。

既然具有代表意义,那“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有必要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聊一聊公务员35岁限制出现的逻辑。

随着“逢进必考”的实施,客观上导致公务员系统入编方式更为狭窄。原先较为分散的人事权也集中组织人口部门。

一个单位若想进人,必须通过上报、审批、通知、招考、审验等程序,从提交申请到人员到岗,最快也需要大半年时间。

客观上干部队伍入口的放缓导致很多机关,尤其是基层机关干部老龄化日益严重,常常出现“干活的时候没人,发东西的时候人却很多”的窘境。

老同志的确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但日益精细化的机关工作更多需要的是基础工作者,而这些,你很难让一个十几年工龄的人静下心来一一处理。

如果你是单位主要领导,是选择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选择35岁以上的人呢?

有时候,执行力更加重要。

所以,“公务员报考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并非某些人的“职业歧视”。它更像是自然形成的生态法则,在新时代下的机关工作中,优先选择了执行力更强的年轻人而已。

“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看起来很美,若要真正落实,除了要保持公务员考试对我国毕业大学生有效引导和消化作用,另一方面,则要好好考虑考虑:如何调动起35岁以上公务员的积极性?至少不能出现取消年龄限制后干部队伍的退步。

最起码,不倚老卖老,不会因为干了十几年没有得到预想的升职而混日子,也不会将自认为琐碎的事情应付了事。十几年乃至二十年保持一颗服务为民的初心,保持持续工作产出。倘若如此,35、45、55都不过是数字而已了。

但做到这些,哪有那么容易啊!

如果没有最起码的觉悟,甚至感受不到来自“后浪”的压力,依旧“抽烟喝茶看报纸”,又凭什么拒绝“35岁”的限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