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诗词大会的几位嘉宾中,康震老师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由他主导的图片线索题,一直深受观众喜爱。

寥寥几笔,便将一句诗或者一句词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无论是对诗词的感悟力还是绘画功底都令人叹服。

然而也正是这一环节,一度令他陷入争议。

起因便是他画了一幅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当时他画了一个古人坐在一块石头上,欣赏着不远处那鲜艳如火的枫林。

这幅画有什么问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幅画还是很有意境的,而且也很容易让人猜到谜底,令很多人耿耿于怀的是这幅画对“坐”的误解。

杜牧这里的“坐”字应该理解为“因为”,而不是“坐下”,所以便有专家认为他这幅画容易对观众造成误导。

对于外界的质疑,康震老师也一直没作回应,但是在后来的中秋诗会中,他又一次画了这句诗,此次他的画中,主人公不再坐在石头上,而是立于马车旁。

其实我觉得,作为一个专门研究古代文学的博士生导师,康震不可能不懂“坐”的含义,他此前之所以那么画,也许是为了让选手更好猜出答案。

而且谁能肯定杜牧当年欣赏枫林的姿态一定是站着,而不是坐着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这一点上来说,康老师也不算画错。

无论如何,康老师的图片线索题一直是诗词大会的一大亮点,即使第六季节目组特意做了些改动,这个环节依然保留。

而在姗姗来迟的第二期节目中,康震老师的画作又一次引起了争议。

这次节目组给出的诗句更简单,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出自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康老师是如何描绘这两句诗的呢?他先是画了一个古人,这个古人依旧是坐在石头上,然后画了一座亭子,接着又画了一个水桶,一口井。

画到这里,康老师暂停了一下,展示了这幅画的关键字“前”,再加上主题字“地”,即使最后的月亮还没画出来,但是选手依然马上给出了答案。

看到这里,很多人又开始嘀咕了,“床前明月光”不是在室内吗?床呢?难道康老师又犯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次康老师还真没画错,因为“床前明月光”的“床”字本身就很有争议。

有人认为这是通假字,通“窗户”的“窗”,站在窗前看月亮,倒也解释得通。

也有人认为这“床”是当时的坐卧的器具,比如“榻”或者“胡床”(也就是小马扎),这种解释可能比较符合很多人心中的画面。

更多的人认为这里的“床”指的是“井栏”。

古代的井栏四四方方,而且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都修得很高,看上去就像当时的“床”,所以又被称为“银床”,纳兰有词云“银床淅沥青梧老”,就是说井边的梧桐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渐渐老去。

李白在另一首诗《长干行》中也曾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里的“床”也是指井栏。

其实这三种说法都解释得通,但如今学术界一般更倾向于“井栏”的解释,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主要还是跟这首诗的主题有关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很明显这是一首“思乡诗”,而“井”本就很容易勾起思乡之情,李商隐有诗云“万里忆归元亮井”。

根据整首诗所要抒发的情感来说,显然解释为“井栏”才更符合诗人当时的心境。

看了诗词大会康震画的“床前明月光”,才明白这些年我们都错了。

-END-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