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小说中,经常出现“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说法。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其原话为“兵交,使在其间者可也”,意思就是,两国交战之时,双方的使者是可以自由来往两国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使者的生命安全必须要得到保护,无论是哪一方,都不应伤害对方派来的使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这一做法经常被古装电视剧情节所借用,所以渐渐地,“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概念成为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今,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做法时,不免要提出一些疑问:不斩来使的合理性在哪里?使者有什么特别之处,才得以让血战的双方都纷纷退让,不敢伤其分毫呢?

所谓“使者”,即为得到了某种命令而必须完成某种任务的人,战争爆发之时派出使者,无外乎几个目的:或者是为了议和而谈条件;或者是为了彰显我方的实力而宣战。乍一听,使者只是像一个“不入流”的传声筒,为了传达统帅或者国家君主的意思而存在,就为了完成这小小的任务,有时候甚至还要搭上身家性命,着实算不上什么好差事。但是,对于国家来说,使者的意义却不可被低估。

使者不是一个简单的“传话人”,而是交战双方的沟通桥梁。

在两军交战之时,将士们只管厮杀,鲜少有人能够跳出战争,为双方争取一个更好的局面,因为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上,是没有人会想着听听别人怎么说的。而使者正好承担着这个十分关键的任务,他们是战争双方交流的重要环节,通过派遣使者前往敌方,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也可以为双方争取最大的利益以及和平局面。甚至,在中国历史上,由使者来左右战争局势的案例比比皆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初,秦国在西面崛起,秦军攻城略地,蚕食了六国不少土地。尽管如此,六国却是敢怒不敢言,因为每一个国家都与秦国有过殊死搏斗,结果却是败得惨不忍睹,只能在秦国面前忍气吞声。

此时,六国之中出现了一个叫苏秦的谋士,他游走于六国之间,希望能够让六国联起手来,合力抗击日益强大的秦国。通过他的多番游说,六国终于达成合纵联盟,同时六国委任他为六国合纵的国相, 协调各国一起对抗秦国。据说,此时的苏秦一人就可以同时佩戴六个国家的相印。

与此相似的,还有张仪以使者的身份游走各国,以“横”破“纵”,瓦解六国的“合纵联盟”;齐国使者晏子出使楚国,不惧楚王威严,机智地回击了楚王对自己的人身攻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晏子使楚”随之成为一段佳话;还有蔺相如识破秦王“以璧换城”的阴谋,不惧危险,巧夺和氏璧......

可见,使者在国与国的交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国际上他们被视作国家的代表。也就是说,伤害使者就等于伤害一个国家的脸面,无异于公然挑衅。要是在和平年代,杀害使者势必会掀起战争;而在两国交战之时,杀害使者则意味着断了双方的退路,双方再无议和的可能,这必然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因此,战争的双方在一般情况下也不愿将自己往绝路上逼,为了给对方、也给自己一条后路,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尊重这一国际惯例,绝对不会伤害使者的性命。即使是自大狂妄如楚灵王,也不敢轻易侮辱晋国的使者韩起。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如此“友好”的情况之外,也不乏十分血腥的案例。在有些时候,双方也会罔顾这一国际惯例,动手杀害或者是大肆侮辱来使。

东汉汉明帝和汉章帝时期,朝中有一位很有名的将领,名叫耿恭。耿恭一生几乎都在沙场上度过,为了保卫东汉的领土而与匈奴厮杀。

有一次,耿恭出击匈奴,没成想却中了匈奴的埋伏,被围困在一个小城之中,身边只有随从将士几百人而已。匈奴本想趁此机会杀掉耿恭,除掉东汉一名大将,也算是为这么多年栽在耿恭手里的匈奴人报仇雪恨。可匈奴人想不到的是,耿恭虽然被围困,但却凭借有利的地势多次瓦解了匈奴人的攻击。

匈奴人久攻不下,于是就想着招降耿恭。尽管耿恭在过去的时间里杀害了许多匈奴人,但是毕竟他为人正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连匈奴王也听说过他的名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匈奴人便派出一名使者前往,试图说服耿恭投降。那使者对耿恭说道:“你们被围困在这里,也撑不了多久了,被我们的将军抓获只是时间问题,何必做无谓的困兽之斗呢?如果你现在能够向我们投降,单于将会给你封王,不仅如此,你还能娶到我们部落里最美的女子为妻,如此一来,岂不美哉?”说完,使者十分得意,他认为匈奴王给耿恭开出的条件如此丰厚,他一定会乖乖跪下来投降。

但耿恭听完之后没有马上表态,而是邀请使者与自己登上城楼高处,在那里,匈奴人刚好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随后,耿恭便抽出随身长剑,一剑刺死了匈奴使者。之后,耿恭又命人用火炙烤匈奴使者的尸体,然后把他送回匈奴处。耿恭此举,是为向敌人展示他忠贞卫国、与敌虏势不两立的决心。

后来,岳飞在《满江红》中也曾运用了耿恭的这一典故,写下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诗篇,以表达自己对金人占领国家领土的痛恨。

无独有偶,明朝嘉靖年间,蒙古人曾经派遣过使者石天爵、满受突等人前往明朝的大同镇。蒙古人希望能够让使者说服明朝政府与蒙古通商,解决蒙古内部物资不足的问题。没成想,明朝政府见到蒙古使者之后,不但没有礼待,反而不由分说地将他们审问一通,最后还以“祸国治罪”将蒙古使者斩首于市。

此时蒙古的大汗是俺答汗,当他得知自己派去的使者不仅没有带回好消息,还被明朝人残忍杀害,他十分生气,不日便命人率兵从大同镇南下,攻打明朝。蒙古人一路烧杀抢掠,无数明朝百姓深受其害。明朝政府粗暴对待蒙古使者的行径给明朝招来了重大的边境危机。假如当时的明朝政府能够预见蒙古人的反应,想必也就不敢轻易地杀害蒙古使者了吧。

我们不得不承认,使者的身份和地位与国家的实力息息相关,在战国时期,这一特点就更加明显。但是在国际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家似乎都更加愿意坚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这一惯例,毕竟使者代表的是国家的脸面,如果因为国家强大而肆意伤害小国的使者,想必也会招来不小的麻烦,毕竟狗急了还会跳墙,更何况是人呢?

文/元气少女QMQ
参考资料:《古人如何对待“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小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