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朱偰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说出过这么一番话: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历史上不管从悠久程度又或是意义,古都之中都少有与南京比拟者。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受益于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才能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南京也罹祸于这种地理环境与意义,多次遭受兵燹之灾,84年前的那场无端之灾更是令人心痛。说来有网友曾发过质疑,太平军都能保卫天京两年,为何国军连两周都没能守住?而且太平军面对的还是兵力数倍于己的兵力,国军守军的兵力却反是敌人的数倍,结果还只守了十三天。这是否因为蒋中正贪生怕死,不敢坐镇南京死守所造成的?

这问题很复杂,但从整体局势来讲,即使他坐镇南京也是守不住的。首先如同前面所说的地理位置,南京的风水佳境确实好,孙中山先生看了都决定将此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可风水好,并不代表能在兵事上占据优势,这点历史事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在军事上极其容易易攻难守,就拿冷热兵器交汇的明初来说。

朱棣奇兵出击徐州,大军一马平川直接兵临南京城下,江南平坦的地势注定它无法持久。其二是很不想承认,但还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点,以兵力优势碾压的时代早已过去。天平军能守住很大原因是他们与清军的实力差不了太多,1937年的情况完全不同,不管从武器还是从士兵的军事素质来看双方的差距都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保卫战之前的淞沪战争就能看出,淞沪战争中日军投入人数大约在二十多万人左右,中国军队投入的是最精锐的中央军。中央指导总队、八十七师、八十八师等等,不光是最精锐的军队,还有八十多万人。这一战兵力也称得上是悬殊吧,接近四倍,可结果呢?三个月伤亡近三十多万,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不过这一战的目的本来就不是守住上海。

坚持三个月是为了改变形势,以及为转移工厂与物资拖延时间,至于它能坚持这么久。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因着派出了最好的部队,一个是战前有准备。南京保卫战不同,天时地利人和一个没占,前脚刚打完淞沪会战。便匆忙准备守南京,守军又大多是从淞沪会战后退下来的,他们都还没得到及时的修整。

兵力很有限,败军士气也很低落,刚打了胜仗的日军则士气激昂。再说人和,事实上当时老蒋只是名义上统一了而已,底下的军阀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有些在初期,甚至不允许北上的军队在他们的地界停留,让他们派兵死守更是难。当然,也有少部分如川军坚持抗战的,可那也只是少部分。

双方的差距还不光是士兵的军事素质,武器装备更大,这样的军队与冷兵器时代不可相提并论。守军只有陆军,还是败退下来没得到修整的败军,而日军武器装备先进。陆海空三位一体配合精湛,天京能守数年,经营许久的城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37年不同,在日军掌握了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这城墙压根起不到什么作用。海军更是他们素来的优势,一旦开战,海军立即就可以封锁水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剩下的三面也被合围的时候,城内的守军便可谓叫天天不应了,这种种劣势并非老蒋镇守就能改变的。当然,以上劣势也无法抵消守军在作战中,拙劣的表现。尤其是指挥官,开战前唐生智表示与南京共存亡,可在开战后跑得比谁都快。他的种种愚蠢决定,比如说收船背水一战,令守军吃尽了苦头。

总结:南京必然是守不住的,但若不是指挥官的指挥失误,这一战不至于打得如此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