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第二期节目中,来自南京市聋人学校的教师陈燕惊艳亮相。通过手语,她和一群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学生们进行交流;通过诗词,她建立起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她,身上自带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用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学生深沉的爱,感动了屏幕外的无数观众。本期推送,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陈燕的故事,致敬了不起的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吟诵古诗词,热爱随心起

“明月光,地上霜,望明月,思故乡。”这是年幼的陈燕写下的第一张毛笔字。陈燕关于诗书最早的记忆,起源于她酷爱古典文学的父亲。尚处于牙牙学语的她,每日听着父亲对她吟诵古诗词,对诗词的热爱自此深埋心中,并逐渐生根发芽。

带着这份热爱,陈燕报考了南京大学文学院,踏进这座百年学府,研习古代文学专业。大学期间,她课业优异,多次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与经典文化相关的比赛,均获优异成绩。工作后,还获得过南京市“教师中华经典诵写讲”比赛一等奖。

“我走上讲台,却走不进他们的心”

在别人的眼中,陈燕是自带光环的优秀学霸——曾是南京大学团委宣传部部长、《南大青年》编辑部常务主编、校研究生会文体部部长……但就在2013年,陈燕毕业后推掉了重点高中的任教邀请,来到明故宫旁的南京市聋人学校,今年已是她在这里工作的第八年。

说起从事特殊教育的原因,陈燕解释道:“上学时候的一些社会实践经历,让我开始注意到听障人群。”通过残联组织的活动,她看到了残障人士自强不息的风采,在学校的手语社,她更是第一次接触和学习了手语,这样以手写心、表情达意的方式让陈燕逐渐地产生了兴趣。

对残障群体的关注,以及对手语和诗词的着迷,陈燕决定走进聋人学校,用诗词作为和学生沟通情感的桥梁。然而当她真正开始工作后发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比想象中要大得多。学生们的听觉障碍和学业水平过低,导致沟通不畅,之前就读的特效都是自编教材,别说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就连日常基本常识都不知晓。“当时的我觉得满腹经纶却无从‘说’起,无人‘听’懂,这样的学生,我如何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上了讲台却无法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这样的苦恼也曾给陈燕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就在她焦头烂额之际,是苏轼的一句话点醒了她——“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尽自己的所能、用自己的所学去教学生。抱着这样的决心,陈燕开始用诗词搭建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

手语虽无声,诗词却有温度

“教授这些特殊的孩子,我们不能就着字面意思用手语翻译,而要参透其中的意境。比如遇到一些写景的诗句,我就会带着学生到户外,散散步,看看风景,感受诗词里描写的意境。”相比起普通的孩子,让听觉有障碍的孩子亲身去体验传统文化之美,能更直观地让他们去了解诗词本身的含义。

为了让这些聋人学生系统性学习中华经典,学校还开设了“诵诗习字”课程,一边带领孩子们诵读经典,一边研习书法艺术,以诗歌温润心怀,以书法涵养性灵,同学们也因此爱上了诗词,爱上了书法,爱上了中华经典与传统文化。

而伴随着轻快舞动的手语,诗词帮陈燕推开了无声世界的心门,真正成为她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不仅如此,在陈燕的悉心教导下,她当班主任带的第一届学生,在高考时都考上了本科。

去年8月,在省语工委、市教育局及教育工委、市教研室和学校等各级各类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陈燕报名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现场选手选拔赛。从市赛到省赛,历时3个多月的重重选拔,最终陈燕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全省数百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央视演播大厅的“入场券”,代表教师行业,成为《中国诗词大会》现场百人团中的一员。

听说老师要参加《中国诗词大会》,陈燕的学生们伴着手语,用并不标准的发音吟诵诗歌,为老师加油鼓劲。站上央视的舞台,陈燕一路过关斩将,最终闯到擂主争霸赛。在挑战上一期的擂主时,最后以微弱的分差惜败。虽败犹荣,陈燕的故事感动着屏幕外的千万观众们,而诗词带给她和学生的温暖还将继续。最后离开舞台前,陈燕这样总结自己的比赛之路:“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对我们来说,诗词大会,就是不可一日无此君。”

素材来源:南京大学